-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數學有什么用?學校里沒教過的數學趣史(補上數學學習中缺失的重要一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4212381
- 條形碼:9787574212381 ; 978-7-5742-1238-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數學有什么用?學校里沒教過的數學趣史(補上數學學習中缺失的重要一課) 本書特色
★幾乎所有人對數學的討厭都不是因為數學本身,而是不明白為什么要學數學。天才數學家,為你補上中學數學開課前蕞重要的一堂數學啟蒙課。
★一部不做運算、只講故事的簡明數學史。摒棄一切公式與計算,用一個個歷史段子讓你知道數學從何而來、有什么用。
★透視社會生活背后的數學邏輯。導航軟件、刷短視頻、天氣預報,我們的日常都是數學算法在支撐。數學不僅是一門抽象的學科,而且還導演著這個形形色色的世界舞臺。
★沒有對數學本質的理解,我們的認知會是不完整的。數學的終極之用是一種變復雜為簡單的思維方式,可以培養我們的邏輯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提高分析和決策的能力。
數學有什么用?學校里沒教過的數學趣史(補上數學學習中缺失的重要一課) 內容簡介
從美索不達米亞的居民開始使用數字起,幾千年前來,數學就是歷史發展不可阻擋的力量。現在,我們在日常中貌似已經用不到數學,但其實數學無處不在:各種網站的推送、列車時刻表、搜索引擎、電腦、飛機的自動駕駛,甚至咖啡機,靠的都是隱藏著數學運算。數學可以在生活的每一處地方找到,了解一些關于數學的知識以及它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也變得越來越重要。事實證明,如果不知道數學計算背后的原理,我們的認知是不完整的。本書中回答了這些問題:沒有數字的生活是什么樣的?每個人都要懂積分嗎?我們如何把握不確定性?數學能幫助我們更有效地治療癌癥嗎?天才數學家斯蒂芬·布伊斯曼在這本書中將數學與哲學、心理學和歷史聯系起來,為每個人解釋數學世界的美妙。本書獲得“2018年度荷蘭十大非虛構圖書”。
數學有什么用?學校里沒教過的數學趣史(補上數學學習中缺失的重要一課) 目錄
**章 我們身邊的數學 5
來自視頻網站的推薦 9
數學無處不在 12
第二章 從哲學中分離出來的數學 15
把數學當成一個宏大的故事 19
美的價值 21
第三章 沒有數學能生活嗎? 29
在一座遠離皮拉罕的島上 31
不需要測量! 35
處理小數量 37
我也不太清楚!腦和大數字 40
識別幾何形狀——連雞都會 45
數學額外帶來了什么嗎? 49
第四章 數學推動文明 50
泥板上的數學 51
美索不達米亞的課業 55
埃及的面包、啤酒和數字 59
一向講理論的希臘人 65
講究實踐的中國數學 69
第五章 唯一不變的是變化——微積分的力量 74
牛頓 VS 萊布尼茨 78
越來越小的步長 80
數步子 84
沒有什么比天氣更善變 87
建筑、政策制定和物理學中的微積分 89
每個人都需要微積分嗎? 94
第六章 把握不確定性——概率和統計一瞥 97
數學游戲 98
扔硬幣 102
兩位托馬斯 105
都是游戲?實踐中的數學 109
更多數據! 112
約翰·斯諾到底發現了什么? 114
尼古拉斯·凱奇與溺亡人數 117
假新聞?用統計學扭曲世界 119
不用挨個問每一個人 123
第七章 萬物皆可“圖”——認識圖論 128
單行道 131
互聯網上的旅程 138
影片推薦的底層邏輯 142
用數學更有效地治療癌癥 143
臉書、友誼和人工智能 145
幕后的圖 149
第八章 數學的終極之用 152
數學中的錯誤 154
這一切是巧合嗎? 155
數學帶來的幫助 158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一樣 160
數學有什么用?學校里沒教過的數學趣史(補上數學學習中缺失的重要一課) 作者簡介
斯蒂芬·布伊斯曼:20歲即獲博士學位的數學奇才。
出生于1995年。本科就讀于荷蘭萊頓大學讀計算機科學和哲學專業。
18歲獲得哲學碩士學位。僅用1年半、20歲時即獲得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的博士學位。目前從事數學哲學領域的研究。
他的著作包括:《和阿基米德喝咖啡:理解數學才能更好地理解世界》《人工智能變得越來越智能:看看屏幕后面》《數學:我們如何在不刮胡子的情況下使用數學》等。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巴金-再思錄
- >
山海經
- >
經典常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唐代進士錄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