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有機磷化合物基礎與臨床毒理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421654
- 條形碼:9787122421654 ; 978-7-122-42165-4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有機磷化合物基礎與臨床毒理學 本書特色
有機磷化合物對人類產生的慢性毒性已成為全球關注的新問題,它們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從食物和環境傳播給人類。診斷人類慢性有機磷化合物中毒并不容易,需要經驗豐富的醫生,特別是臨床毒理學家和復雜的毒理學實驗室。本次翻譯的《有機磷化合物基礎與臨床毒理學》旨在匯集現有的知識,形成含有全面的有機磷化合物的基礎知識和臨床毒理學知識的書籍,可供從事農業、環境、毒理學、醫學和衛生等不同專業人員閱讀參考,同時也可作為有機磷化合物各個方面管理部門的實用指南。
有機磷化合物基礎與臨床毒理學 內容簡介
本書全面介紹了有機磷化合物的基礎知識和臨床毒理學,旨在為讀者提供有機磷化合物的化學基礎、中毒機制及中毒臨床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全書共分9章,主要介紹了:有機磷化學和化合物分類,有機磷化合物的使用歷史和有機磷中毒的流行病學,有機磷化合物的急性毒性、慢性毒性,有機磷暴露的毒性和新型生物標志物,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的臨床管理,有機磷神經毒劑中毒的臨床管理,與有機磷化合物相關的職業和環境暴露方面等內容。 本書適合毒理學、醫學、衛生、農業、環境領域的專業人員閱讀參考。
有機磷化合物基礎與臨床毒理學 目錄
1.1 引言 002
1.1.1 磷 002
1.1.2 有機磷化合物 002
1.1.3 有機磷化合物的應用 002
1.2 合成 004
1.2.1 早期合成與歷史評述 004
1.2.2 有機磷化合物的合成 004
1.3 分類 007
1.3.1 總則 007
1.3.2 作為農用化學品的有機磷化合物 008
1.3.3 作為神經毒劑的有機磷化合物 009
1.4 與乙酰膽堿酯酶的相互作用 012
1.4.1 乙酰膽堿酯酶的結構和活性介紹 012
1.4.2 有機磷與乙酰膽堿酯酶分子水平的相互作用 012
1.5 結論 015
參考文獻 016
第2章 有機磷化合物的使用歷史和有機磷中毒的流行病學 019
2.1 引言 019
2.2 歷史 020
2.2.1 有機磷化合物的合成與開發歷史 020
2.2.2 有機磷作為化學武器的使用歷史 022
2.3 有機磷中毒的流行病學 024
2.3.1 概況 024
2.3.2 暴露的來源和類型 025
2.3.3 局部狀況 027
2.4 結論 030
參考文獻 030
第3章 有機磷化合物的急性毒性 034
3.1 引言 034
3.2 中樞神經系統和外周神經系統中的乙酰膽堿 038
3.3 有機磷農藥的接觸途徑 041
3.4 有機磷化合物的急性毒性 042
3.4.1 有機磷中毒的副交感神經效應 043
3.4.2 對心臟和呼吸系統的影響 044
3.4.3 神經肌肉效應 045
3.4.4 中樞效應 046
3.5 中間綜合征或2型綜合征 047
3.6 低水平急性有機磷暴露 049
3.7 有機磷化合物毒性監測 051
3.8 總結和結論 052
參考文獻 052
第4章 有機磷化合物的慢性毒性 063
4.1 引言 063
4.2 有機磷化合物暴露 064
4.3 遲發性多發性神經病 065
4.4 慢性有機磷引起的神經精神障礙 067
4.5 有機磷化合物的神經毒性和精神毒性機制 070
4.6 心血管影響 072
4.7 有機磷化合物的眼毒性 073
4.8 有機磷化合物的免疫毒性 074
4.9 有機磷化合物的肝毒性 075
4.10 有機磷化合物的生殖和致畸作用 077
4.10.1 特定的有機磷化合物 078
4.10.2 其他有機磷化合物 080
4.11 有機磷化合物的致突變性和致癌性 080
4.12 有機磷化合物暴露可能引起的疾病 082
4.13 結論 082
參考文獻 082
第5章 有機磷暴露的毒性和新型生物標志物 094
5.1 有機磷毒性機理 094
5.1.1 引言 094
5.1.2 膽堿能綜合征 095
5.1.3 中間綜合征 096
5.1.4 有機磷誘導的遲發性多發性神經病 097
5.1.5 慢性有機磷引起的神經精神障礙 099
5.2 新型生物標志物 101
5.2.1 引言 101
5.2.2 血漿β-葡萄糖醛酸酶作為大鼠有機磷暴露的新型生物標志物 101
5.2.3 血漿β-葡萄糖醛酸酶測定 102
5.2.4 大鼠服用有機磷后血漿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增加的時程研究 102
5.2.5 大鼠反復服用有機磷化合物后血漿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的變化 103
5.2.6 血漿β-葡萄糖醛酸酶作為人體抗乙酰膽堿酯酶農藥暴露的新型人體生物標記物 104
5.3 結論 106
參考文獻 106
第6章 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的臨床管理 111
6.1 引言 112
6.2 流行病學 112
6.3 診斷 113
6.4 風險評估 113
6.4.1 患者差異 114
6.4.2 有機磷農藥種類 115
6.4.3 地方資源 116
6.4.4 臨床參數和預后 116
6.4.5 實驗室測試 118
6.5 管理 119
6.5.1 概述 119
6.5.2 醫護人員的保護 120
6.5.3 初步評估和復蘇 120
6.5.4 洗消 122
6.5.5 關鍵解毒劑 123
6.5.6 并發癥的診斷和處理 129
6.5.7 處置 130
6.6 其他治療方法 131
6.6.1 降低乙酰膽堿和兒茶酚胺的釋放 131
6.6.2 煙堿拮抗劑 131
6.6.3 碳酸氫鹽 132
6.6.4 增強清除率 132
6.6.5 神經保護 133
6.7 跟蹤隨訪 133
6.8 結論 134
參考文獻 134
第7章 有機磷神經毒劑中毒的臨床管理 139
7.1 引言 139
7.2 毒物效應動力學和毒物代謝動力學 140
7.3 臨床表現 142
7.3.1 急性臨床表現 142
7.3.2 晚期并發癥 145
7.4 檢測和鑒定方法 146
7.4.1 乙酰膽堿酯酶活性檢測 146
7.4.2 血漿和尿液中水解產物的測定 146
7.4.3 磷酰化結合位點的氟化重活化 146
7.5 神經毒劑中毒的管理 147
7.5.1 總則 147
7.5.2 治療 150
7.6 高危人群的管理 158
7.6.1 孕婦 158
7.6.2 兒童 158
7.6.3 老年人 159
7.7 伊朗在神經毒劑中毒管理方面的部分經驗 159
7.8 康復歸隊 159
7.9 預防 160
7.10 總結 160
參考文獻 161
第8章 與有機磷化合物相關的職業和環境暴露 168
8.1 有機磷農藥暴露的監管 168
8.1.1 有機磷化合物的風險評估 170
8.1.2 風險緩解和風險管理 172
8.2 化學戰中的有機磷神經毒劑 172
8.2.1 禁止化學武器組織和化學武器公約 172
8.3 職業和環境中的有機磷暴露 174
8.3.1 職業暴露 175
8.3.2 環境暴露 177
8.3.3 有機磷暴露的急性臨床表現 178
8.3.4 有機磷暴露的生物監測 179
8.3.5 有機磷的命運和行為 180
8.4 有機磷化合物的生態毒理學 181
8.4.1 鳥類和小型哺乳動物 182
8.4.2 水生生物 183
8.4.3 蜜蜂和其他有益物種 183
8.5 指導方針 184
8.6 結論 185
術語表 185
參考文獻 187
第9章 總結、討論和結論 194
中英文對照 199
有機磷化合物基礎與臨床毒理學 作者簡介
丁曉琴,軍事科學院防化研究院,研究員,1984年07月畢業于上海醫科大學藥學院藥物化學專業,在衛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診斷用品室工作兩年后,考入防化研究院碩士研究生,1989年獲碩士學位,2005年獲博士學位,師從陳冀勝院士。歷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和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長期從事軍事藥物化學領域的藥物設計與合成、計算化學、量子化學、履約等領域的研究工作。獲軍內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二等獎一項、三等獎七項。發表各類學術論文60余篇,SCI收錄20余篇,履約研究文集兩本。曾任中國化學會計算化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藥學會藥物化學專業委員會委員,計算機與應用化學雜志編委等。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姑媽的寶刀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莉莉和章魚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