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仰韶文化 內容簡介
《20世紀中國文物考古發現與研究叢書》是一套學科發展史和學術研究史叢書。其內容包括對20世紀考古與文物工作概況的綜合闡述;對一些重要的考古學文化和古代區域文化研究情況的敘述;對文物考古的專題研究;對重要的文物考古發現、發掘及研究的個例紀實。本書對中國新石器時代中*重要的仰韶文化作了科學的總結,是仰韶文化發現、發掘和研究八十年來的學術回顧史。重點介紹了仰韶文化的考古成就與原始社會史的密切關系,展示了對仰韶文化研究的發展脈絡以及爭論觀點,廣納各家之見,博采諸家之長,并對新世紀的仰韶文化研究進行了展望。書中配有彩圖8幅,插圖30幅,資料翔實,圖文并茂,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參考價值。
仰韶文化 目錄
前言
一仰韶文化的發現(1921~1931年)
(一)仰韶文化遺址的調查和發掘
(二)安特生對仰韶文化的初步研究
1.中國石器時代的確立
2.關于彩陶的討論——安特生研究仰韶文化的失誤
3.安特生研究失誤的根源
(三)仰韶文化發現的重要意義
1.**次宣告中國蘊藏著豐富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
2.標志著中國史前考古學及中國近代考古學的誕生
3.為中國歷史研究帶來了新的信息
4.為考古工作創立了許多優良傳統
二仰韶文化研究的初步發展(1931~1937年)
(一)仰韶文化遺址的調查和發掘
(二)考古新發現促進了對仰韶文化研究的深入
1.仰韶文化與商周文化的關系
2.后崗三疊層的發現是解開中國史前文化之謎的鑰匙
3.仰韶文化與龍山文化二元對立學說的形成
(三)地層學和類型學的改進為中國考古學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1.地層學方法的改進
2.類型學方法的初步形成
三仰韶文化研究的緩慢進展(1937~1949年)
(一)陜甘青地區仰韶文化遺址的調查和發掘
1.戰爭對中國考古學的摧殘
2.陜甘青地區仰韶文化遺址的調查和發掘
(二)仰韶文化研究的緩慢進展
1.關于仰韶村和不招寨二遺址文化性質的討論
2.關于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的相對年代問題
3.關于安特生甘肅仰韶文化六期說的討論
4.安特生對中西史前文化關系的新認識
(三)中國考古學技術方法的發展對仰韶文化研究的促進
四仰韶文化研究的蓬勃發展(1949~1971年)
(一)仰韶文化遺址的調查和發掘
1.仰韶文化遺址的大規模調查
2.仰韶文化重要遺址的發掘
(二)仰韶文化研究的蓬勃發展
1.仰韶文化性質的進一步澄清
2.仰韶文化一般特征的新認識
3.仰韶文化類型的劃分和分期的討論
4.仰韶文化社會發展階段的討論
5.仰韶文化前身的探索
(三)中國考古學技術方法的提高促進了仰韶文化研究的深入
五仰韶文化研究的豐碩成果(1971~2000年)
(一)仰韶文化遺址的調查和發掘
1.仰韶文化遺址大規模的普查
2.仰韶文化遺址發掘的重要收獲
(二)專題研究和綜合研究的豐碩成果
1.關于仰韶文化起源的研究
2.關于仰韶文化區系類型及年代和分期的研究
3.仰韶文化的社會經濟狀況
4.仰韶文化的房屋建筑與聚落形態
5.仰韶文化的埋葬制度
6.仰韶文化居民的體質特征及種系
7.仰韶文化居民的社會組織及社會發展階段
8.仰韶文化居民的科技知識及文化藝術
9.仰韶文化與周鄰地區諸原始文化的關系
(三)中國考古學技術方法的成熟促進了仰韶文化研究取得豐碩成果
1.地層學方法在仰韶文化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2.類型學方法對仰韶文化研究的深刻影響
3.現代科學技術在仰韶文化研究中的運用
六對今后仰韶文化研究的展望
(一)調查、發掘和專題研究的不平衡
1.各地區文物普查、考古調查的不平衡
2.各地區發掘遺址和發掘規模的不平衡
3.專題研究的不平衡
(二)關于考古學理論對仰韶文化研究的指導問題
(三)仰韶文化研究中應用現代科學技術的問題
參考文獻
后記
一仰韶文化的發現(1921~1931年)
(一)仰韶文化遺址的調查和發掘
(二)安特生對仰韶文化的初步研究
1.中國石器時代的確立
2.關于彩陶的討論——安特生研究仰韶文化的失誤
3.安特生研究失誤的根源
(三)仰韶文化發現的重要意義
1.**次宣告中國蘊藏著豐富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
2.標志著中國史前考古學及中國近代考古學的誕生
3.為中國歷史研究帶來了新的信息
4.為考古工作創立了許多優良傳統
二仰韶文化研究的初步發展(1931~1937年)
(一)仰韶文化遺址的調查和發掘
(二)考古新發現促進了對仰韶文化研究的深入
1.仰韶文化與商周文化的關系
2.后崗三疊層的發現是解開中國史前文化之謎的鑰匙
3.仰韶文化與龍山文化二元對立學說的形成
(三)地層學和類型學的改進為中國考古學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1.地層學方法的改進
2.類型學方法的初步形成
三仰韶文化研究的緩慢進展(1937~1949年)
(一)陜甘青地區仰韶文化遺址的調查和發掘
1.戰爭對中國考古學的摧殘
2.陜甘青地區仰韶文化遺址的調查和發掘
(二)仰韶文化研究的緩慢進展
1.關于仰韶村和不招寨二遺址文化性質的討論
2.關于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的相對年代問題
3.關于安特生甘肅仰韶文化六期說的討論
4.安特生對中西史前文化關系的新認識
(三)中國考古學技術方法的發展對仰韶文化研究的促進
四仰韶文化研究的蓬勃發展(1949~1971年)
(一)仰韶文化遺址的調查和發掘
1.仰韶文化遺址的大規模調查
2.仰韶文化重要遺址的發掘
(二)仰韶文化研究的蓬勃發展
1.仰韶文化性質的進一步澄清
2.仰韶文化一般特征的新認識
3.仰韶文化類型的劃分和分期的討論
4.仰韶文化社會發展階段的討論
5.仰韶文化前身的探索
(三)中國考古學技術方法的提高促進了仰韶文化研究的深入
五仰韶文化研究的豐碩成果(1971~2000年)
(一)仰韶文化遺址的調查和發掘
1.仰韶文化遺址大規模的普查
2.仰韶文化遺址發掘的重要收獲
(二)專題研究和綜合研究的豐碩成果
1.關于仰韶文化起源的研究
2.關于仰韶文化區系類型及年代和分期的研究
3.仰韶文化的社會經濟狀況
4.仰韶文化的房屋建筑與聚落形態
5.仰韶文化的埋葬制度
6.仰韶文化居民的體質特征及種系
7.仰韶文化居民的社會組織及社會發展階段
8.仰韶文化居民的科技知識及文化藝術
9.仰韶文化與周鄰地區諸原始文化的關系
(三)中國考古學技術方法的成熟促進了仰韶文化研究取得豐碩成果
1.地層學方法在仰韶文化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2.類型學方法對仰韶文化研究的深刻影響
3.現代科學技術在仰韶文化研究中的運用
六對今后仰韶文化研究的展望
(一)調查、發掘和專題研究的不平衡
1.各地區文物普查、考古調查的不平衡
2.各地區發掘遺址和發掘規模的不平衡
3.專題研究的不平衡
(二)關于考古學理論對仰韶文化研究的指導問題
(三)仰韶文化研究中應用現代科學技術的問題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史學評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