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中華名醫傳世經典名著大系:余聽鴻傳世名著(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4208674
- 條形碼:9787574208674 ; 978-7-5742-0867-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華名醫傳世經典名著大系:余聽鴻傳世名著(精裝) 本書特色
醫案記錄詳盡,辨證精審,用藥靈活多變,病情變幻多端,余氏用藥能洞中肯綮,反映了其豐富臨證經驗。
中華名醫傳世經典名著大系:余聽鴻傳世名著(精裝) 內容簡介
《余聽鴻醫案》醫案和論述大部分屬內科范圍,為其手錄治愈的重癥及疑難雜病,兼及平日得之師友問的治驗。全書共載病種九十二門、醫案一百十九則,內容主要涉及內、外、婦等科,病證范圍以關格、腫脹、濕溫、咳嗽、戴陽、泄瀉、時毒、發背、產后病等為多。醫案記錄詳盡,辨證精審,用藥靈活多變,如治關格、痹痿、上下脫、陰、陽斑等數案,病情變幻多端,余氏用藥能洞中肯綮,反映了其豐富臨證經驗。
《外癥醫案匯編》四卷,是近代中醫外科流派“心得派”的集大成著作之一。余氏精內外科,鑒于有許多需要內科配合治療的外科證,往往由于病家和專科醫生不明確綜合治療的必要性,每致意見分歧,貽誤患者。為了彌補這一缺憾,他選輯了清代名家如陳學山、薛生白、繆宜亭、葉天士和徐靈胎等的外證醫案七百余則,間附以自己的治驗案,分為十三部七十三門。主要論述和分析了腦疽、骨槽風、禿發瘡、夾喉癰、肺癰、胃癰、肝癰、腸癰、腎俞癰、失榮證、馬刀疬、瘰疬、流痰、發背、搭手、疔膿、下背疽、丹毒、乳癰、乳巖、腋癰、臍癰、小腹癰、腹皮癰、臍漏、子癰、囊癰、肛癰、肛漏、痔瘡等。總結其病之成因、證之變化以及內外方治之法,論其利弊,辨其異同,文字樸實,指示懇切,對外科臨床確能起著不少幫助作用。《余聽鴻醫案》醫案和論述大部分屬內科范圍,為其手錄治愈的重癥及疑難雜病,兼及平日得之師友問的治驗。全書共載病種九十二門、醫案一百十九則,內容主要涉及內、外、婦等科,病證范圍以關格、腫脹、濕溫、咳嗽、戴陽、泄瀉、時毒、發背、產后病等為多。醫案記錄詳盡,辨證精審,用藥靈活多變,如治關格、痹痿、上下脫、陰、陽斑等數案,病情變幻多端,余氏用藥能洞中肯綮,反映了其豐富臨證經驗。
《外癥醫案匯編》四卷,是近代中醫外科流派“心得派”的集大成著作之一。余氏精內外科,鑒于有許多需要內科配合治療的外科證,往往由于病家和專科醫生不明確綜合治療的必要性,每致意見分歧,貽誤患者。為了彌補這一缺憾,他選輯了清代名家如陳學山、薛生白、繆宜亭、葉天士和徐靈胎等的外證醫案七百余則,間附以自己的治驗案,分為十三部七十三門。主要論述和分析了腦疽、骨槽風、禿發瘡、夾喉癰、肺癰、胃癰、肝癰、腸癰、腎俞癰、失榮證、馬刀疬、瘰疬、流痰、發背、搭手、疔膿、下背疽、丹毒、乳癰、乳巖、腋癰、臍癰、小腹癰、腹皮癰、臍漏、子癰、囊癰、肛癰、肛漏、痔瘡等。總結其病之成因、證之變化以及內外方治之法,論其利弊,辨其異同,文字樸實,指示懇切,對外科臨床確能起著不少幫助作用。
《傷寒啟蒙集稿》是清代柯琴著、清代余聽鴻纂注的一本傷寒金匱類中醫文獻,七卷。卷一至卷六依次注解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太陰病、少陰病、厥陰病,卷七為制方大法。余氏注文強調四診不可疏忽,尤如喜與苦、欲寐不得寐、能食不能食,臨診尤須細心審察;對傷寒之陰陽、虛實、正反、真假,更須明辨不惑;隨癥立方既有章程,又當靈變。
《余注傷寒論翼》,傷寒著作。四卷,清·柯韻伯撰,余聽鴻注。余氏認為柯氏著述“條理疏暢,議論明晰”,遂將《傷寒論翼》的抄本予以補綴加注,而成此書。據余氏自稱,其補綴的闕字與柯氏原文或微有不合之處。
中華名醫傳世經典名著大系:余聽鴻傳世名著(精裝) 目錄
外證醫案匯編…………………………………………… 93
傷寒啟蒙集稿……………………………………………341
余注傷寒論翼……………………………………………463
中華名醫傳世經典名著大系:余聽鴻傳世名著(精裝) 作者簡介
余聽鴻(1847~1907),字景和,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生,宜興人。他早年至武進孟河天寶堂藥店學徒,潛心研讀《經》、《傷寒》、《神農本草》等醫古籍,入名醫費蘭泉門下為徒,專攻中醫內科。36歲時至常熟虞山鎮開業行醫,漸至遠近聞名。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唐代進士錄
- >
莉莉和章魚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