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刑法學:罪體與罪責原理(下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775087
- 條形碼:9787519775087 ; 978-7-5197-7508-7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刑法學:罪體與罪責原理(下冊)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有四大特點:(1)全面考察了古今中外的刑法立法及刑法典的歷史文化體系,不僅梳理和建構了自人類社會產生以降的刑法學術史及基本理論知識體系,而且系統研究了世界各國刑法立法及刑法典的歷史與現實立法例,不僅告知讀者刑法立法及法典打造的基本方法,而且告訴讀者如何梳理和研究刑法學及其理論的系統知識,不僅教會其如何“喝水”,而且提示其如何“取水”,從而為培養更多的刑法理論與實務人才奠定基礎。(2)根據我國刑法文化的研究基礎,包括馬克思主義刑法觀和犯罪觀、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刑法學的理論知識體系和我國傳統刑律文化的積淀,以及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學習和借鑒其他國家和地區刑法立法、司法及其學術理論的觀點和經驗,試圖打造適合我國國情的現代化的刑法學科體系及其基本原理。(3)試圖打造全新犯罪論體系的基本概念與范疇(如以罰為前提的罪的概念,刑法之內的重罪、輕罪和刑法之外的微罪范疇等),梳理和完善刑法學的學科主線,重新闡述和解釋“罪刑關系”的實質含義,提出“罪責關系”的刑法學科主線新思路,預估和研判未來廣義刑法學的“罪罰關系”范疇,系統闡述“罪”與“罰”的基本原理及其學科體系。(4)定位于刑法理論體系化與法典編纂制定相結合的實用研究思路,大膽提出建立“大刑法學”或“廣義刑法學”的理論主張,不僅試圖更新傳統的注釋刑法知識體系,而且指出純理論刑法學可能存在的問題,使刑法學的研究內容介于理論與實務之間,試圖總結一套理論刑法與注釋刑法并重的現代化的刑法學理論知識體系。
刑法學:罪體與罪責原理(下冊) 目錄
第十九章 “罪”的歷史演進:犯罪的本質、法益侵害與立場選擇
一、“罪”的范疇及罪刑關系
二、“罪”的界定及類型劃分
三、“罪”的本質與刑法法益
四、行為無價值論與結果無價值論的立場之爭
第二十章 “罪”的體系發展:從行為中心論到行為與價值結合論
一、中外犯罪論體系及其分類
二、德日刑法的“三階層說”
三、英美刑法的“雙階層說”
四、中國刑法的“四要件說”
五、對不同法系或國家犯罪論體系的比較分析
六、我國行為與價值相結合的犯罪論體系建構
第二十一章 犯罪客觀要件:行為性質及此罪彼罪
一、侵害行為
二、侵害行為對象
三、侵害結果
四、因果關系
第二十二章 犯罪主觀要件:主體與罪過及違法性認識分析
一、犯罪主體
二、刑事責任能力
三、犯罪的故意和過失
四、犯罪目的與動機
五、意外事件
六、違法性認識與認識錯誤
第二十三章 犯罪量度要件:數額、情節、程度及其價值分析
一、犯罪量度要件的根據
二、犯罪量度要件的本質
三、犯罪數額
四、犯罪情節
五、危害程度或侵害程度
六、正當防衛與防衛過當
七、緊急避險與避險過當
第二十四章 “罪”的類型劃分:以“罰”的性質為標準
一、“罪”的傳統分類:以犯罪客體為標準
二、“罪”的現代分類:以侵害法益為標準
三、“罪”的未來分類:不同平臺下的多元標準
四、自然犯:以“人身自由刑”為主
五、行政犯:以“罰金刑”為主
第二十五章 “罪”的形態劃分:既未遂、共犯、單位犯罪與罪數
一、未完成形態:預備、未遂和中止
二、共同犯罪:共犯形式、犯罪人分類及刑事責任
三、單位犯罪或法人犯罪:認定條件及其刑事責任
四、一罪數罪
第六編 罪責原理:刑罰種類及其他承擔方式
第二十六章 “罰”與“責”的關系:刑事責任基礎理論
一、“罰”與“責”的關系范疇
二、刑事責任的淵源及其演變
三、刑事責任的概念及其界定
四、刑事責任的根據及其原理
五、刑事責任的定位及未來發展
六、我國刑事責任中的刑罰體系
七、我國刑事責任的其他承擔方式
第二十七章 刑事責任的刑罰承擔方式(一):生命刑
一、關于生命刑(死刑)的概念
二、中外生命刑(死刑)的立法模式
三、我國生命刑(死刑)的本體內容
四、中西方生命刑(死刑)的適用限制
五、各國生命刑(死刑)的核準
六、古今中外生命刑(死刑)的執行
第二十八章 刑事責任的刑罰承擔方式(二):自由刑
一、長期自由刑(無期徒刑、終身監禁、三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短期自由刑(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三、半自由刑(管制刑和“禁止令”)
第二十九章 刑事責任的刑罰承擔方式(三):財產刑
一、罰金刑:懲罰標準制定的非公正性
二、沒收財產刑:包括部分沒收和全部沒收
三、追征(追繳):沒收財產執行中的補救
第三十章 刑事責任的刑罰承擔方式(四):資格刑
一、中外資格刑的考察及其界定
二、剝奪人身權及相關權利的資格
三、剝奪相關行為權利的資格
四、剝奪公職權及政治權利的資格
五、剝奪公職外的職業權利資格
第三十一章 刑事責任的其他承擔方式:非刑罰處罰
一、申誡罰
二、名譽罰
三、賠償經濟損失與賠償損失
四、行政處罰與行政處分
五、保安處分及類似措施
第三十二章 刑事責任的實現:裁量、執行與變更
一、刑事責任的確認
二、刑事責任的裁量
三、刑事責任的承擔
四、刑事責任的變更
五、刑事責任的終結
六、刑事責任的消滅
后 記
刑法學:罪體與罪責原理(下冊) 作者簡介
李曉明,蘇州大學國家監察研究院院長、刑事法學研究中心主任,王健法學院教授、法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刑法博士點負責人,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兼職教授。兼任國際刑法學協會中國分會理事,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學術委員,中國犯罪學研究會常務理事、預防犯罪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檢察學研究會金融檢察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法學會廉政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江蘇省刑法研究會、檢察學研究會、廉政法制研究會、犯罪學研究會副會長等學術職務。曾擔任蘇州市政協委員及社會與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大成總部高級顧問,大成(蘇州)律師事務所刑事部主任、刑事合規與監督評估研究中心主任等社會職務。在《中國法學》《中外法學》《法學》等刊物發表論文100余篇,出版《中國刑法基本原理》《行政刑法學導論》《行政刑法新論》《控制腐敗法律機制研究》《國家監察學原理》等著作50余部。
- >
月亮虎
- >
我與地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