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西方史學名著譯叢:耶路撒冷史(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1114121
- 條形碼:9787571114121 ; 978-7-5711-1412-1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西方史學名著譯叢:耶路撒冷史(精裝) 本書特色
①本書是手史料,作者是受過嚴格修道院教育的教士,內容皆為親歷者所敘述,有相當的權威性和史料價值。
②本書在諸多次十字軍戰爭的文獻中篇幅長、記載為完整,是關于十字軍戰爭的讀物,兼具史料價值和可讀性,在眾多文獻中,本書居于顯著地位,不可或缺。
③圍繞耶路撒冷的歷史綿延幾千年,宗教沖突、城邦興衰、權力交替,遠非短短幾十萬字可以描述,相較于大而籠統的其他相關書籍,本書更具體、更詳實,更重細節,對其中的貴族、戰士、軍官、婦女等社會各階層的遭遇以及各場戰爭的刻畫都生動到位,更有可讀性。
西方史學名著譯叢:耶路撒冷史(精裝) 內容簡介
這本書由阿爾伯特著成,共12卷,記述了次十字軍戰爭及拉丁東方初20年的歷史。所謂次十字軍戰爭,始于烏爾班二世克勒芒會議首倡,是西歐軍事貴族集團持“收復主的圣墓,支援基督教兄弟”之名,向近東及耶路撒冷進軍所引發一系列戰事之總括。
11世紀中后期,大塞爾柱帝國迅速崛起,主宰耶路撒冷,拜占庭主動退出小亞,亞美尼亞復國無望,1092年,大塞爾柱帝國逐步瓦解,埃米爾紛紛自立,互相征伐,近東權力真空,給了西歐可乘之機,騎士制度、開荒拓殖、宗教虔誠的綜合作用下,東侵之路就此展開。在這場戰爭中,諸十字軍國家陸續建立,以耶路撒冷為首,形成了所謂的拉丁東方。
此次戰爭是200年間十字軍戰爭中對穆斯林取得勝果的戰事,在當時的西方基督教世界引發了空前轟動。阿爾伯特寫作本書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要將先人的豐功偉績記于筆下,為后人景仰,令其不朽。
西方史學名著譯叢:耶路撒冷史(精裝)西方史學名著譯叢:耶路撒冷史(精裝) 前言
譯后記
《耶路撒冷史》(HistoriaIerosolimitana),由亞琛的阿爾伯特著成,共12卷,記述了次十字軍戰爭及拉丁東方初20年的歷史。所謂次十字軍戰爭,始于烏爾班二世克勒芒會議首倡,是西歐軍事貴族集團持“收復主的圣墓,支援基督教兄弟”之名,向近東及耶路撒冷進軍所引發一系列戰事之總括。這場戰爭爆發的背景紛繁復雜,與東地中海劇變有著直接關系。11世紀中后期,迅速崛起的大塞爾柱帝國入主近東,主宰耶路撒冷,連敗拜占庭和法蒂瑪,如入無人之境。同時,拜占庭自馬其頓王朝終結后陷入頹勢,內亂頻仍,外患不斷,無暇東顧,主動退出小亞,半推半就地將突厥人迎入小亞。復國無望的亞美尼亞人則在謀求獨立與忍受外敵欺辱的夾縫中掙扎。1092年,隨著蘇丹馬立克沙逝世,大塞爾柱帝國逐步瓦解,埃米爾紛紛自立,互相征伐。拜占庭盡管不復昔日雄風,但皇帝阿列克修斯在平定西部紛亂后,決心重建東部行省秩序,興建海軍,剿滅海盜,收復島嶼,著手反攻。近東權力真空,區域霸權缺失,政局震蕩,給了有野心者外部干涉的可乘之機。
西方史學名著譯叢:耶路撒冷史(精裝) 目錄
卷隱修士彼得與平民十字
第二卷貴族十字軍與尼西亞之戰
第三卷從安納托利亞到安條克
第四卷安條克之戰結束
第五卷從安條克到耶路撒冷
第六卷創建耶路撒冷王國
第七卷戈德弗里病逝及鮑德溫一世加冕
第八卷1101年十字軍
第九卷拉姆拉之戰及哈蘭之戰
第十卷耶路撒冷王國拓疆與穩固
第十一卷的黎波里伯國建立
第十二卷鮑德溫一世去世及鮑德溫二世繼位
西方史學名著譯叢:耶路撒冷史(精裝) 相關資料
9.皇帝得知這個地方被嚴重損毀后,派魯道夫·佩德勞(RodolphPeeldelau)和達戈貝爾特(Dagobert)的兒子羅杰(Roger)——口才極好的兩個人,身居這片土地,有法蘭克血統——去見公爵。皇帝請求軍隊停止劫掠他的王國,不要再加以蹂躪,他立刻歸還公爵索要的那些囚犯。公爵同其他的首領做出了決定,答應了皇帝的使者,拔營,禁止劫掠,率領所有朝圣者前往君士坦丁堡。在那里,他們支起帳篷,住了下來,軍威強大、不可阻擋,土兵們穿著鎖子甲,全副武裝。在那里,被皇帝釋放的休、德羅戈、“木匠”威廉,還有克萊姆鮑德,同公爵相見,因他和他大軍的到來而欣喜不已,致以公爵和其他人許多親吻和擁抱。同樣地,上述過的,皇帝的那些使者急忙來見公爵,請求他帶上軍中的一些顯貴前往皇宮,去聽國王的話語;剩余的眾人則要留在城墻之外。
10.公爵剛接待完使者,一些來自法蘭克之地的陌生人就秘密地來到了公爵的營地里。他們急切地警告公爵,要當心皇帝的詭計和有毒的衣物,還有騙人的謊話,絕不要去見他,不論他做過什么誘人的承諾;要留在城墻外面,穩妥地接受皇帝所提供給他的一切東西。于是,在如此這般地受到陌生人預先警告后,公爵知曉了希臘人的詭計,沒有前往皇帝那里。皇帝因此對公爵和他的整個軍隊感到非常憤恨,不給予他們買賣的特許。公爵的兄弟鮑德溫意識到皇帝的憤怒,看到大眾的窘迫和必需品的極度匱乏,向公爵和軍中其余尊貴之人提議,應再次對希臘人的地方和土地進行劫掠,積聚食物,直到皇帝受這些妨礙所迫,再次給予買賣的特許為止。于是,皇帝看到了他們對自己王國之地嚴酷的劫掠及惡行,再次給予了所有人買賣的特許。那天正是圣誕節。于是,在如此莊嚴的時刻,歡樂而和平的日子里,在上帝的面前,皇室、公爵及軍隊的所有權貴間重歸于好,這對所有人來說都是美好的,值得稱贊且可以接受的。由此,和平達成了,軍隊終止了所有的劫掠和暴行。在這4天的圣日里,他們停留在君士坦丁堡城的防御墻前,處于完全的平靜和安逸之中。
11.4天后,皇帝的使團前來見公爵。因為正值雨季,大雪和冬季常見的嚴寒在困擾著他們。出于這樣的緣由和國王的好意,公爵獲準移走營地,同他的軍隊住在位于海峽岸邊的宮殿里。這樣一來,他們的帳篷就不會被浸濕、磨破,不會受損毀了。終,公爵和其他貴族決定服從皇帝的心愿,將帳篷移到了宮殿和帶有塔樓的居所中,這些建筑覆蓋了海岸邊30羅馬里的距離,基督徒的全部軍隊都住到了里面。從這天往后,依照皇帝的命令,他們獲得并買到了大量各種各樣的食物和必需品。不久之后,皇帝的使團又來找公爵,建議他前去覲見皇帝,去聽聽皇帝的講話。公爵拒絕了這個建議,因為他預先受到了那些陌生人關于皇帝詭計的警告。但是,他安排顯赫的人做使者,前往皇帝那里:有蒙泰居(Montaigu)伯爵科諾(Cono)、伯克的鮑德溫、埃施的戈德弗里。他們前去向皇帝解釋,如此講道:“公爵戈德弗里向尊貴的皇帝表示忠誠和順從。我本來要欣然而自愿地前去見您,環顧您宮廷的榮耀和財富。但是,我聽到的極多有關您惡行的事情讓我感到害怕,盡管我不清楚,這些是不是因為對您的嫉妒或恨而被編造并流傳開來的。”于是,皇帝聽完這些后,將大部分指控都推卸掉了。他說,公爵和他的伙伴永遠不要擔憂或相信任何關于他的謊言。公爵應該像兒子和朋友那般,去關照和尊敬皇帝和他的人。然后,公爵的使者回來了,將他們所聽到的,皇帝鄭重、誠信地親口承諾的所有事情盡己所能地講了出來。公爵仍舊不相信他甜言蜜語的承諾,斷然拒絕同他會談。在這樣的消息的來回往復中,15天過去了。
9.皇帝得知這個地方被嚴重損毀后,派魯道夫·佩德勞(RodolphPeeldelau)和達戈貝爾特(Dagobert)的兒子羅杰(Roger)——口才極好的兩個人,身居這片土地,有法蘭克血統——去見公爵。皇帝請求軍隊停止劫掠他的王國,不要再加以蹂躪,他立刻歸還公爵索要的那些囚犯。公爵同其他的首領做出了決定,答應了皇帝的使者,拔營,禁止劫掠,率領所有朝圣者前往君士坦丁堡。在那里,他們支起帳篷,住了下來,軍威強大、不可阻擋,土兵們穿著鎖子甲,全副武裝。在那里,被皇帝釋放的休、德羅戈、“木匠”威廉,還有克萊姆鮑德,同公爵相見,因他和他大軍的到來而欣喜不已,致以公爵和其他人許多親吻和擁抱。同樣地,上述過的,皇帝的那些使者急忙來見公爵,請求他帶上軍中的一些顯貴前往皇宮,去聽國王的話語;剩余的眾人則要留在城墻之外。
10.公爵剛接待完使者,一些來自法蘭克之地的陌生人就秘密地來到了公爵的營地里。他們急切地警告公爵,要當心皇帝的詭計和有毒的衣物,還有騙人的謊話,絕不要去見他,不論他做過什么誘人的承諾;要留在城墻外面,穩妥地接受皇帝所提供給他的一切東西。于是,在如此這般地受到陌生人預先警告后,公爵知曉了希臘人的詭計,沒有前往皇帝那里。皇帝因此對公爵和他的整個軍隊感到非常憤恨,不給予他們買賣的特許。公爵的兄弟鮑德溫意識到皇帝的憤怒,看到大眾的窘迫和必需品的極度匱乏,向公爵和軍中其余尊貴之人提議,應再次對希臘人的地方和土地進行劫掠,積聚食物,直到皇帝受這些妨礙所迫,再次給予買賣的特許為止。于是,皇帝看到了他們對自己王國之地嚴酷的劫掠及惡行,再次給予了所有人買賣的特許。那天正是圣誕節。于是,在如此莊嚴的時刻,歡樂而和平的日子里,在上帝的面前,皇室、公爵及軍隊的所有權貴間重歸于好,這對所有人來說都是美好的,值得稱贊且可以接受的。由此,和平達成了,軍隊終止了所有的劫掠和暴行。在這4天的圣日里,他們停留在君士坦丁堡城的防御墻前,處于完全的平靜和安逸之中。
11.4天后,皇帝的使團前來見公爵。因為正值雨季,大雪和冬季常見的嚴寒在困擾著他們。出于這樣的緣由和國王的好意,公爵獲準移走營地,同他的軍隊住在位于海峽岸邊的宮殿里。這樣一來,他們的帳篷就不會被浸濕、磨破,不會受損毀了。終,公爵和其他貴族決定服從皇帝的心愿,將帳篷移到了宮殿和帶有塔樓的居所中,這些建筑覆蓋了海岸邊30羅馬里的距離,基督徒的全部軍隊都住到了里面。從這天往后,依照皇帝的命令,他們獲得并買到了大量各種各樣的食物和必需品。不久之后,皇帝的使團又來找公爵,建議他前去覲見皇帝,去聽聽皇帝的講話。公爵拒絕了這個建議,因為他預先受到了那些陌生人關于皇帝詭計的警告。但是,他安排顯赫的人做使者,前往皇帝那里:有蒙泰居(Montaigu)伯爵科諾(Cono)、伯克的鮑德溫、埃施的戈德弗里。他們前去向皇帝解釋,如此講道:“公爵戈德弗里向尊貴的皇帝表示忠誠和順從。我本來要欣然而自愿地前去見您,環顧您宮廷的榮耀和財富。但是,我聽到的極多有關您惡行的事情讓我感到害怕,盡管我不清楚,這些是不是因為對您的嫉妒或恨而被編造并流傳開來的。”于是,皇帝聽完這些后,將大部分指控都推卸掉了。他說,公爵和他的伙伴永遠不要擔憂或相信任何關于他的謊言。公爵應該像兒子和朋友那般,去關照和尊敬皇帝和他的人。然后,公爵的使者回來了,將他們所聽到的,皇帝鄭重、誠信地親口承諾的所有事情盡己所能地講了出來。公爵仍舊不相信他甜言蜜語的承諾,斷然拒絕同他會談。在這樣的消息的來回往復中,15天過去了。
12.于是,皇帝知道了公爵的執拗,無法召他過來。他獲悉這些回復后,再次惱怒了,取消了大麥和魚的出售,接著是面包的供給,想用這種方式迫使公爵同意去見皇帝。但是,事情還不僅如此。就在皇帝設法軟化公爵態度的時候,一天,在皇帝本人的教唆下,500名特科波傭兵(Turcopoles)乘船航行,穿越海峽。在早晨,他們武裝著弓和箭袋,向公爵的戰士射箭。一些人被殺死,其他人受了傷。朝圣者遠離了海岸,在那里無法像慣常那樣購買食物。很快,這個殘酷的消息傳到了公爵的御座前。他立刻命令吹響喇叭,所有人武裝起來,回到君士坦丁堡城前,再次搭上帳篷。按照公爵的命令,號手發出信號,所有人沖出來,武裝起來。他們將曾住過的宮殿和塔樓中的一部分付之一炬,其余的一些地方被他們砸得粉碎。他們對君士坦丁堡的人造成了無可彌補的損害。
13.然后,就在這個時候,關于這場大火及建筑損毀的消息在宮廷中傳開了。公爵很是擔心,唯恐皇帝的戰士和弓箭手在看到建筑的火焰,還有這支憤怒軍隊的喧鬧后,會仗著強力,出人意料地搶先占據那座他們從君士坦丁堡前往宮殿駐地時曾經過的橋。于是,他立刻派遣自己的兄弟鮑德溫率領500名身穿鎖子甲的騎兵預先占領那座橋,以免皇帝軍隊的先鋒毀壞了它,從而令朝圣者無法從上面通過并回返。于是,就在鮑德溫剛剛站到橋中央之后,皇帝的特科波傭兵就坐船從左右兩側趕來了,以箭矢四面八方地攻擊這些正在通過的人,向他們猛攻。鮑德溫在橋上無力御敵,他急于躲開他們的箭矢。于是他迅速過橋,來到了橋另一邊的岸上。他面對著這座城市巍峨又工藝高超的防御墻,占據、看守著這座橋,直到全軍從橋上通過為止。公爵帶著他的人殿后。同時,無數的特科波傭兵及各樣出身的戰士,從朝向圣阿金特(St Argent)方向的城門沖了出來,攜帶著箭矢和不同的武器,想要擊敗鮑德溫和基督教眾的整個隊伍。但是,鮑德溫堅守在約定的地方,面對任何來犯之敵,都堅定不移,不可征服。終,從清晨一直到夜晚,人們過了橋,回到了城市的防御墻前面,安置好營地,駐扎下來。鮑德溫率領著500名穿鎖子甲的人,勇敢地進攻那些從城門跑出來的特科波傭兵和其他進犯者。到處都在激戰,雙方都死了很多人。法蘭克人極多的馬匹死于箭矢。但是后,鮑德溫占據了上風,將那些被打得落荒而逃的皇帝的戰士逼退到了城門里,令人信服地占據了平原,贏取了勝利。特科波傭兵及皇帝的戰士因自己被擊敗、逃跑而感到憤怒,反復從城門里沖出來,前去挑戰和進攻軍隊,一直到公爵到來為止。因為已經是晚上了,他讓所有人都平靜下來,督促他的兄弟帶著所有人返回營地,不要在夜幕下戰斗。同樣地,皇帝也擔心遭遇更大、更強烈的戰爭風暴,擔心他的人在昏暗的夜晚叛逃或被毀滅。他下令恢復和平,看到公爵也欲停戰,甚是高興。
西方史學名著譯叢:耶路撒冷史(精裝) 作者簡介
阿爾伯特是為方便研究,被默認為此書的作者,其名姓僅出現在之后的支系手稿中,依據現代學界研究,阿爾伯特應生存于11世紀末到12世紀初萊茵蘭的亞琛附近,可能是圣瑪利亞大教堂的教士。
譯者為王向鵬,河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研究生導師,副教授、副院長,主要從事世界中世紀、十字軍、拜占庭及東地中海文明的教學和研究。
- >
月亮虎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朝聞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莉莉和章魚
- >
姑媽的寶刀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