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全球視角下的中國自然資源區劃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715630
- 條形碼:9787030715630 ; 978-7-03-071563-0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全球視角下的中國自然資源區劃 內容簡介
本書從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理論出發,結合自然資源的系統性、聯系性、累積性,綜合考慮自然資源各要素間的耦合關系、變化動因機制和演化趨勢,探索自然資源綜合區劃。實現從單一資源要素為主的劃分指標向山、水、林、田、湖、草等全要素整體性角度轉變,從單種資源區劃向自然資源綜合區劃轉變,支撐全面掌控國家自然資源變化規律與生態環境態勢。
全球視角下的中國自然資源區劃 目錄
目錄叢書序序第1章 自然資源區劃概述 11.1 區劃研究進展 11.1.1 國外區劃的發展歷程 11.1.2 國內區劃的發展歷程 21.2 區劃理論及技術方法 71.2.1 區劃的基本理論 71.2.2 區劃方法的演變 101.2.3 區劃方法的選擇 131.3 自然資源動態區劃內涵 151.4 自然資源動態區劃目的與意義 151.4.1 自然資源動態區劃的目的 151.4.2 區劃的研究意義 16參考文獻 17第2章 全球自然資源及動態區劃 212.1 全球自然資源概況 212.1.1 全球各大洲概況 212.1.2 全球土地資源概況 232.1.3 全球農業資源概況 242.1.4 全球森林資源概況 272.1.5 全球草原資源概況 302.1.6 全球水資源概況 312.1.7 全球氣候資源概況 332.1.8 全球礦產資源概況 352.2 全球自然資源動態區劃技術方案 362.2.1 全球自然資源動態區劃體系 362.2.1 全球自然資源動態區劃基礎數據 382.2.3 全球自然資源動態區劃分區特征 41參考文獻 44第3章 中國自然資源及動態區劃 463.1 中國自然資源稟賦 463.1.1 中國自然資源空間分布 463.1.2 中國自然資源動態變化 473.2 中國自然資源管理體系 513.3 自然資源動態區劃環境影響因子 513.3.1 氣候因素 523.3.2 地形地貌 533.3.3 水文條件 543.3.4 土壤特征 553.3.5 植被特征 563.4 中國自然資源動態區劃技術方案 573.4.1 基本原則 573.4.2 指標體系 593.4.3 區劃等級 613.4.4 數據來源 623.4.5 定量方法 633.4.6 技術路線 64參考文獻 66第4章 中國自然資源動態分區 694.1 總體概況 694.1.1 自然資源動態分區系統 694.1.2 自然資源動態區劃大區基本概況 694.2 動態分區特征 724.2.1 東北平原林耕資源大區 724.2.2 內蒙古高原草原區 824.2.3 華北平原草耕區 904.2.4 黃土高原林草區 964.2.5 長江中下游平原耕地區 1024.2.6 四川盆地草耕區 1054.2.7 江南山地丘陵森林資源大區 1104.2.8 東南沿海及島嶼森林區 1164.2.9 云貴高原林草耕區 1224.2.10 西北內陸荒漠區 1304.2.11 青藏高原草原區 1394.2.12 橫斷山林草區 148參考文獻 153第5章 思考及展望 1545.1 自然資源動態區劃的應用 1545.1.1 服務于自然資源統一管理 1545.1.2 為自然資源要素綜合觀測站布設提供科學依據 1545.1.3 促進區劃學科建設 1555.2 展望 1565.2.1 動態區劃理論體系不斷完善 1565.2.2 動態區劃技術方法不斷提升 1575.2.3 自然資源動態區劃規范化建設體系逐漸成熟 1585.2.4 自然資源動態區劃應用實踐領域不斷擴大 158參考文獻 158附圖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煙與鏡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姑媽的寶刀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