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中國的鄉村建設 (全二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708805
- 條形碼:9787522708805 ; 978-7-5227-0880-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的鄉村建設 (全二冊) 內容簡介
20世紀的上半期,在中國興起了一場由知識分子主導的聲勢浩大的鄉村建設事業,學術界稱之為“鄉村建設運動”。作為一種改良主義實驗,它希望在維護既存社會制度的前提下,采用非暴力的方式,通過興辦教育、倡導合作、地方自治、公共服務和移風易俗等措施,拯救日趨衰弱的農村經濟,刷新中國政治,復興中國文化,實現“民族再造”或“民族自救”。在實踐層面,“鄉村建設運動”的思想通常與國家發展的戰略、政策、措施密切相關,并呈現出“群體性”和“多樣化”的特點。“鄉村建設運動”在中國百年鄉村建設歷史上具有承上啟下、融匯中西的作用,有其獨特的學術內涵與時代特征,是我們認識傳統中國社會的重要基礎,也是繁榮哲學社會科學、實施新一輪鄉村振興戰略不能忽視的學術遺產。
王鴻一是“鄉村建設運動”的主要引導者。1936年4月,公葬王鴻一先生辦事處印發《王鴻一先生遺文》。本次編輯,以該書作為基礎本,以臺灣山東文獻社1978年出版的褚承志編《王鴻一遺輯》作為對校本,收入《20世紀“鄉村建設運動”文庫》。 20世紀的上半期,在中國興起了一場由知識分子主導的聲勢浩大的鄉村建設事業,學術界稱之為“鄉村建設運動”。作為一種改良主義實驗,它希望在維護既存社會制度的前提下,采用非暴力的方式,通過興辦教育、倡導合作、地方自治、公共服務和移風易俗等措施,拯救日趨衰弱的農村經濟,刷新中國政治,復興中國文化,實現“民族再造”或“民族自救”。在實踐層面,“鄉村建設運動”的思想通常與國家發展的戰略、政策、措施密切相關,并呈現出“群體性”和“多樣化”的特點。“鄉村建設運動”在中國百年鄉村建設歷史上具有承上啟下、融匯中西的作用,有其獨特的學術內涵與時代特征,是我們認識傳統中國社會的重要基礎,也是繁榮哲學社會科學、實施新一輪鄉村振興戰略不能忽視的學術遺產。
王鴻一是“鄉村建設運動”的主要引導者。1936年4月,公葬王鴻一先生辦事處印發《王鴻一先生遺文》。本次編輯,以該書作為基礎本,以臺灣山東文獻社1978年出版的褚承志編《王鴻一遺輯》作為對校本,收入《20世紀“鄉村建設運動”文庫》。
1936年1月,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分院印行高贊非等著《地方自治與民眾組織》。1936年3月,商務印書館出版薛建吾著《中國鄉村衛生行政》。1936年8月,大眾文化出版社出版千家駒著《中國的鄉村建設》,作為“大眾文化叢書”之一。1936年12月,北新書局印行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編、呂漁溪著《入鄉初步》。1939年3月,中華書局出版莊澤宣編《鄉村建設與鄉村教育》。本次編輯,將以上各書合為一卷,以《中國的鄉村建設》為名,收入《20世紀“鄉村建設運動”文庫》。
中國的鄉村建設 (全二冊) 目錄
中國的鄉村建設 (全二冊) 作者簡介
王鴻一(1874-1930),鄆城縣朱莊村人,后遷居劉樓村(今屬鄄城縣閻什鎮),民主革命時期著名的革新派、教育家、思想家、實業家、社會活動家。是曹州乃至山東辛亥革命活動的組織者和領導人,是菏澤地區新式教育的開拓者和奠基人,為魯西南的新式教育播下了火種,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培養了大批人才。
- >
山海經
- >
經典常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姑媽的寶刀
- >
二體千字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