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廣西崇左何村遺址發掘報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1079780
- 條形碼:9787501079780 ; 978-7-5010-7978-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廣西崇左何村遺址發掘報告 內容簡介
何村遺址位于廣西崇左市江州區瀨湍鎮九岸村何坡屯東部左江的左岸臺地上,是一處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貝丘遺址。 該遺址發現的遺跡只有墓葬一種。墓葬中的人骨往往和地層中的螺殼、蚌殼混在一起,沒有發現墓壙。人骨分布十分密集,很多不同個體的人骨無間隙相互疊壓。葬式以屈肢葬為主,還有肢解葬和蹲踞葬等其他葬式。屈肢葬有仰身屈肢、側身屈肢、俯身屈肢等形式。肢解葬多為頭部肢解,也有多處肢解者。 文化遺物包括石制品、蚌器、骨牙器、陶片四大類,其中石制品占絕大多數。打制石器加工方法以錘擊法為主,形態比較規整。磨制石器大多磨制不精,其中葫蘆形和喇叭形的研磨器,制作工藝復雜,線型流暢,通體精磨,代表該遺址磨制石器制作技術的高水平。蚌器中雙肩蚌鏟和單肩蚌鏟占大多數,二者制作精美。骨器和陶片數量少。 何村遺址所在位置正好處于左江上游與下游之間,對研究左江上游與下游之間的文化關系具有重要價值。遺址發現的陶片與左江流域巖洞葬的陶片相似,為研究巖洞葬與臺地遺址之間的關系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同時,墓葬材料比較豐富,在相對較小的范圍內,發現了100多個人骨個體,這些材料對于研究廣西地區史前人類喪葬習俗、人類體質等方面的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廣西崇左何村遺址發掘報告 目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隨園食單
- >
自卑與超越
- >
推拿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