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最后的言者:為了保羅·策蘭(拜德雅·卡戎文叢)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187287
- 條形碼:9787532187287 ; 978-7-5321-8728-7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最后的言者:為了保羅·策蘭(拜德雅·卡戎文叢) 本書特色
★保羅·策蘭紀念文集 ——“在詞語的喪失中,述說世界,在死亡真理的瞬間,述說世界的創造。”保羅·策蘭逝世五十余年后,在心靈的陸地,憑他者之手、友愛之網,重新打撈詩人投于黑暗之海的話語漂流瓶。 ★用文本見證詩人之命運 ——詩歌、隨筆、文論、訪談、回憶、圖像,一同織成銘記的文本,承擔對詩人保羅·策蘭之命運的見證:見證他個體生命的真實經歷、追隨他日常的步伐,走入他的憂郁和孤獨,他的創傷和病痛,他無可挽回的秘密的死亡…… ★借他者回應見證之要求 ——由詩人的眾多文學和思想友人共同書寫:德里達、布朗肖、列維納斯、博納富瓦、雅各泰、齊奧朗、阿米亥、雅貝斯、米肖、斯塔羅賓斯基……一次又一次傾聽和閱讀,艱難地回應著見證的要求,縱然無法聽清破碎的言語,讀解瓶中的密信,卻也無限地切近那條不斷召喚相遇的子午線。 ★保羅·策蘭:詩是孤獨的,它是孤獨的且在路上。寫詩的人護送它走到底。
最后的言者:為了保羅·策蘭(拜德雅·卡戎文叢) 內容簡介
本書精選了紀念20世紀*重要的德語詩人保羅·策蘭的詩歌、文章共計50篇,是國內首次編選成書的保羅·策蘭詩歌研究文集,從文學、歷史、文化、語言等迥異的視角出發,見證了保羅·策蘭的生命歷程、思想與詩學,極具嚴肅性和復雜性。本書繼國內已出版的詩歌選集、傳記譯介之后,成為一部策蘭及其詩歌研究的重要資料,為國內的策蘭研究提供了珍貴的文本,尤其是精選了國外在策蘭詩學研究領域具有巨大影響的名家代表作,展示了策蘭研究在過去半個世紀內取得的豐碩成果。
最后的言者:為了保羅·策蘭(拜德雅·卡戎文叢) 目錄
最后的言者:為了保羅·策蘭(拜德雅·卡戎文叢) 相關資料
※ 雅克·德里達:“詩人是永遠和一種垂死的語言打交道的人,他復活那種語言,不是還給它一條勝利的路線,而是讓它不時地歸來,如同一個幽靈或鬼魂:他喚醒語言,并且為了真正鮮活地經驗這種覺醒、這種語言的重生,他必須十分貼近語言的尸體。他必須盡可能地接近語言的殘余、語言的遺骸。”(《語言,永不為人所有》) ※ 莫里斯·布朗肖:“‘言說,你也言說,哪怕你是后的言者。’這就是一首詩——或許,我們現在能更好地理解它了——給予我們閱讀、給予我們親歷的東西,它允許我們從中再次抓住那詩歌的運動。”(《后的言者》) ※ 伊曼努爾·列維納斯:“對策蘭來說,詩是絕妙的精神行動。這樣的行動,既不可避免,又不可能……的詩并不言說存在的意義,它不是荷爾德林的“人詩意地棲居于大地”的變種。的詩言說一切維度的缺陷,它‘沿著不可能者的不可能的道路’,走向烏托邦。”(《保羅·策蘭:從存在到他者》) ※ 埃米爾·齊奧朗:“策蘭已一走到底,他窮盡了其抵抗毀滅的可能性。某種意義上,他的存在沒有任何的破碎或失敗可言:他得到了完滿的實現。作為詩人,他沒法走得更遠;在其后的詩歌中,他打造了詞語游戲的渦紋。我沒見過更加悲愴或更不陰沉的死亡。”(《關于策蘭的筆記》) ※ 埃德蒙·雅貝斯:“每一位作家向詞語發起持續的戰斗,迫使它們將其至為深切地表達出來,對此,沒有人如保羅·策蘭一般,從肉體上,如此絕望地親歷;加倍地親歷。……同德語的這般愛恨交織的關系,促使他,在其生命的盡頭,寫下這些詩句,從中我們只能讀到撕痛。”(《詞語的記憶》) ※ 伊夫·博納富瓦:“保羅·策蘭,他正當地渴求著幸福:幸福不是暫緩挫折,也不是懸置悲劇,而是在苦難的地平線上,閃耀出意義的光亮,哪怕只有一次,卻普照萬物。”(《保羅·策蘭》) ※ 喬治·斯坦納:“策蘭位于艱深的詩人之列:像品達一樣艱深,并且,再一次,像荷爾德林一樣艱深。如同其他偉大的詩人,他在語言偏遠的邊緣之地勞作。他刪除、打碎、顛倒正常的詞匯、語法、語義的使用方式和范疇,以在瀕危的狀態下,試驗語言承載并傳達新的必需之物、新的真理命戒的能力。”(《歌聲,來自一條斷裂之舌》) ※ 阿蘭·蘇耶:“保羅·策蘭已用其肉體親歷了這個世紀黑暗的折磨,集中營里難以言表的非人性化。而他父母的死亡在其作品中濺成了千塊陰暗的碎片,那是人類境況兇殘神秘的象征,出生與死亡混雜難分,相互依賴,就像符號和語言——就像記憶的傷口上遺忘的刀刃。”(《祈禱文:獻給保羅·策蘭》)
最后的言者:為了保羅·策蘭(拜德雅·卡戎文叢) 作者簡介
作者
雅克·德里達、雅克·杜潘、亨利·米肖、耶胡達·阿米亥、大衛·羅克亞、伊拉娜·舒梅麗、捷納狄·艾基、恩佐·特拉維索、阿爾貝·霍桑德爾·弗里德蘭德、何塞·安赫爾·巴倫特、安德烈·贊佐托、喬治·斯坦納、阿蘭·蘇耶、羅歇·拉波爾特、伊曼努爾·列維納斯、莫里斯·布朗肖、菲利普·拉庫-拉巴特、讓·戴夫、米歇爾·德吉、菲利普·雅各泰、安妮·卡森、讓·波拉克、皮埃爾-阿蘭·塔謝、埃萊娜·西蘇、埃里希·弗里德、伊夫·博納富瓦、妮娜·卡西安、漢斯·邁爾、馬克·珀蒂、雨果·胡佩特、埃米爾·齊奧朗、讓·斯塔羅賓斯基、埃德蒙·雅貝斯、馬塞爾·科昂、讓-克洛德·施奈德、安德烈·杜·布歇、約翰·雅克松
譯者作者
雅克·德里達、雅克·杜潘、亨利·米肖、耶胡達·阿米亥、大衛·羅克亞、伊拉娜·舒梅麗、捷納狄·艾基、恩佐·特拉維索、阿爾貝·霍桑德爾·弗里德蘭德、何塞·安赫爾·巴倫特、安德烈·贊佐托、喬治·斯坦納、阿蘭·蘇耶、羅歇·拉波爾特、伊曼努爾·列維納斯、莫里斯·布朗肖、菲利普·拉庫-拉巴特、讓·戴夫、米歇爾·德吉、菲利普·雅各泰、安妮·卡森、讓·波拉克、皮埃爾-阿蘭·塔謝、埃萊娜·西蘇、埃里希·弗里德、伊夫·博納富瓦、妮娜·卡西安、漢斯·邁爾、馬克·珀蒂、雨果·胡佩特、埃米爾·齊奧朗、讓·斯塔羅賓斯基、埃德蒙·雅貝斯、馬塞爾·科昂、讓-克洛德·施奈德、安德烈·杜·布歇、約翰·雅克松
譯者
張博、潘博、丁苗、梁靜怡、尉光吉、馬豆豆、李海鵬、胡耀輝、王立秋、馮冬、何嘯風、陳慶、杜卿、許敏霏、王振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山海經
- >
朝聞道
- >
巴金-再思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二體千字文
- >
我與地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