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中國戲劇美學的多維闡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818382
- 條形碼:9787522818382 ; 978-7-5228-1838-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戲劇美學的多維闡釋 內容簡介
本書稿從中國戲劇美學的邏輯發展、思想背景、思維方式,以及中西方戲劇美學的比較視野等維度入手,辟23個專章,分析了湯顯祖、王驥德、金圣嘆、李漁、王國維等人的戲劇美學思想及發展脈絡,以及戲劇美學思想的變遷,并通過中西戲劇的比較,闡揚中國戲劇美學的深厚內蘊,為觀照和審視中國戲劇美學提供了一個嶄新的理論框架,運用了一套富于新意的研究方法,提出了諸多新穎的學術觀點,提煉了一個系統性的概念范疇體系,從而顯示了深入而又宏闊的創新意識,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全書脈絡清晰,論理周延,結構完整,行文流暢,體現了作者深湛的學術素養與文字駕馭能力。
中國戲劇美學的多維闡釋 目錄
**篇中國戲劇美學的邏輯發展
**章平民主義戲劇美學的初瀾——元代戲劇美學概論
**節戲劇美學的自覺和平民主義傾向的凝定
第二節戲劇藝術家評論
第三節戲劇表演理論
第四節戲劇創作理論
第五節曲律音韻研究和戲劇史研究
第二章浪漫主義戲劇美學的崛起——湯顯祖的戲劇美學思想
**節經濟、政治、思想、文藝的嶄新背景
第二節“情”的浪漫主義內涵
第三節標舉天才、想象、靈感、情感
第四節與吳江派的爭論
第五節《宜黃縣戲神清源師廟記》的戲劇美學思想
第三章從浪漫主義向古典主義的逆轉——王驥德的戲劇美學思想
**節戲劇美學逆轉的跡象
第二節對戲劇美學規律的總體把握
第三節對“本色”論的綜括集成
第四節對“湯、沈之爭”的持中評價
第五節素樸、直觀的辯證思維
第四章浪漫主義戲劇美學的余波——金圣嘆的戲劇美學思想
**節金圣嘆的戲劇美學思想與儒、道、佛、理
第二節創作論、作品論、欣賞論
第三節悲劇觀的近代因素
第五章古典主義戲劇美學的總結——李漁的戲劇美學思想
**節李漁總結古典戲劇美學的主客觀條件
第二節論戲劇創作
第三節論戲劇結構
第四節論戲劇的導演和表演
第六章近代戲劇美學的開拓——王國維的戲劇美學思想
**節戲劇史理論
第二節元雜劇研究
第三節近代悲劇觀的確立
第二篇中國戲劇美學的思想背景
第七章中國戲劇美學與儒家思想
**節“言非小道,實有可觀”——戲劇的重大社會功用
第二節“孰謂傳奇不可以怨乎?”——戲劇的抒情傾向
第三節“狂狷”與“雙美”——中庸之道的方法論原則
第八章中國戲劇美學與道家思想
**節“填詞皆尚真色”——戲劇的美學本質
第二節“要之傳奇皆是寓言”——戲劇的藝術真實性
第三節“動吾天機,不知其所以然而然”——戲劇創作的不自覺性和無目的性
第九章中國戲劇美學與《周易》
**節“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戲劇的發生、發展
第二節“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戲劇的形象性
第三節“乾坤,其《易》之門邪”——戲劇的情感本質第十章中國戲劇美學與佛教思想
**節“因緣生法”“現身說法”——戲劇藝術與現實生活的辯證關系
第二節“不即不離”“是相非相”——戲劇主題的存在方式
第三節“色即是空”“人生如夢”——悲劇意識的強化
第十一章中國戲劇美學與理學
**節“第云理之所必無,安知情之所必有”——中國戲劇美學的反理學傾向
第二節“無意中感激他良知起來”——從程朱理學到陸王心學
第三節“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李贄“童心”說的過渡作用
第四節“填詞須用本色語,方是作家”——“本色”論內涵的凝定
第三篇中國戲劇美學的思維方式
第十二章中國戲劇美學的規范思維
**節中國戲劇美學提煉規范的一般過程
第二節規范思維與類型化
第三節規范思維與效前律
第十三章中國戲劇美學的整體思維
**節“天人合一”與戲劇的藝術形式
第二節“造物賦形”與戲劇的總體構成
第三節整體思維與戲劇美學范疇
第十四章中國戲劇美學的具象思維
**節詩化的哲理
第二節具象呈示的概念、范疇
第三節經驗性的理論形態
第四節藝術化的敘述方法
第十五章中國戲劇美學的圓形思維
**節“不工—工—不工”
第二節“天籟—人籟—天籟”
第三節“無書—有書—無書”
第四節中國戲劇美學圓形思維的一般特點
第四篇中西方戲劇美學的比較視野
第十六章李贄與萊辛的戲劇本質論之比較
**節哲學基礎的相似性
第二節以自然為美
第三節市民趣味
第四節否定古典主義美學
第五節社會、文化、思想、藝術的差異性
第十七章潘之恒與狄德羅的戲劇表演論之比較
**節情理雙融與以理制情
第二節營構“佳境”與塑造“理想范本”
第三節自由灑脫的“仙度”與戴著鐐銬的“奴隸”
第四節“觀眾—演員”中心論與“角色—演員”中心論
第十八章王驥德與狄德羅的戲劇藝術真實論之比較
**節“以虛用實”與“逼真性”
第二節“傳唐人用宋事”與“奇異性”效果
第三節神思與想象
第四節繪畫美學的背景及其差異
第十九章徐復祚與卡斯特爾維屈羅的戲劇功用論之比較
**節“主風情、棄風教”與“舍教取樂”
第二節供田畯紅女欣賞與為市民大眾服務
第三節對“大團圓”定勢的反撥與對“卡塔西斯”的新解
第四節“本色當行語”與戲劇語言三原則
第五節現實需要和思想淵源之別
第二十章呂天成與萊辛的戲劇批評之比較
**節戲劇情節:創造意境與塑造性格
第二節藝術真實:價值論與認識論
第三節藝術天才:“湯、沈之爭”與英、法之別
第四節戲劇功用:倫理主義傳統與啟蒙主義宗旨
第二十一章李漁與歌德關于戲劇舞臺性的論述之比較
**節“優人搬弄之三昧”與“舞臺性”
第二節“設身處地”與對舞臺、劇場的“*高理解力”
第三節重觀眾心理學與重創作心理學
第四節平民主義色彩
第二十二章李漁與黑格爾的戲劇結構論之比較
**節“主腦”與“理念”
第二節“造物之賦形”與“三整一律”
第三節“減頭緒”“密針線”與“廣度”“進展方式”
第四節戲劇各階段的劃分
第二十三章王國維與雨果的戲劇史研究之比較
**節戲劇史與戲劇構成:內部研究與外部研究
第二節戲劇史與其他藝術樣式:自律研究與他律研究
第三節戲劇史與時代生活:個案研究與總體研究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中國戲劇美學的多維闡釋 作者簡介
姚文放,揚州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優秀博士論文指導教師,國家社科基金學科評議組評審專家。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江蘇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原中華美學學會副會長,現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長期從事文藝學、美學研究與教學,發表論著800余萬字,出版專著《從形式主義到歷史主義》《當代性與文學傳統的重建》《審美文化學導論》《現代文藝社會學》《當代審美文化批判》等多種。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文藝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350余篇,獲“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多次,其中一等獎2次,二等獎2次。專著《從形式主義到歷史主義》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主持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5項,其中重大項目、重點項目各1項。
- >
姑媽的寶刀
- >
二體千字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推拿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巴金-再思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