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共同富裕的代村之路: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實踐探索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232491
- 條形碼:9787516232491 ; 978-7-5162-3249-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共同富裕的代村之路: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實踐探索 本書特色
1.對代村模式與鄉村振興策略的深度解讀,深度剖析共同富裕的代村模式,為構建鄉村振興完整的認識論和方法論提供有力的實踐支撐 “代村蝶變”的路徑和經驗,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代村的共同富裕實踐是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生動縮影,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本書通過對代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深入調研,圍繞產業興旺發展、生態建設、文化振興、組織振興及人才培養等方面,在實踐及理論層面對代村的共同富裕路徑進行了探索,梳理了代村推進鄉村振興的歷程,揭示了代村之路對全面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啟示,既闡明了在“兩個結合”中推進共同富裕,又提出在代村的實踐基礎上帶動更多村莊一起奔向共同富裕,奮力打造鄉村振興先行樣板、共同富裕示范區。 2.理論與實踐深度交融:助力讀者深刻理解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 從實踐中提煉理論、用理論指導實踐的研究方法,既有理論深度又具實踐意義,引領讀者深入理解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本書從“共同富裕的代村樣板”“代村改革與發展歷程”“新時代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新發展”“代村之路對全面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啟示”“在塑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進程中推進共同富裕”“做強集體經濟,實現共同富裕”六個方面對代村實現共同富裕的經驗和未來走向進行了深入分析,真實再現、集中探討了代村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新經驗,可讀性強,為構建鄉村振興完整的認識論和方法論提供了有力的實踐支撐,是新時代鄉村振興可借鑒、可參考、可推廣的樣本示范。生動、實用且深入,提供鄉村振興的實現路徑本書以清晰的理論和鮮活的案例,呈現了代村集體經濟發展所取得的成績。本書內容豐富、可讀性強,既有對鄉村振興中熱點難點問題的積極探索,又有鄉村振興成效顯著實例的列舉;既有較系統的理論支撐,又有真實的**手數據分析;既有理論上的指導性,又有實踐上的借鑒性,可作為學習、貫徹、執行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參考讀物。
共同富裕的代村之路: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實踐探索 內容簡介
本書深度調研并分析了代村在集體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一步步實踐,將理論知識與實地經驗相結合,生動展現了代村在實現共同富裕道路上的探索和實踐。全書共分五章,詳細展示了代村在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方面的顯著成就,回顧了代村的改革和發展歷程,深入剖析了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理論特征和在鄉村振興、共同富裕中的核心作用。探討了推動農業現代化、加強鄉村建設、發展農民主體力量等關鍵環節如何助推鄉村全面振興。深入剖析了在塑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過程中推進共同富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了富有實踐指導意義的理論和策略。本書既提供了一個具體且生動的代村發展案例,也在理論上為推動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提供了有力指導,是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的完美結合,對所有關心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的讀者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共同富裕的代村之路: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實踐探索 目錄
共同富裕的代村之路: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實踐探索 作者簡介
王立勝,哲學碩士,法學博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F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哲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哲學研究雜志社社長,兼任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副會長、全國毛澤東思想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資本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分會會長等。 張弛,經濟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兼任中國《資本論》研究會理事。曾任美國馬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訪問學者。主要從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社會主義經濟問題等領域的研究。在《紅旗文稿》《經濟學動態》《政治經濟學評論》《文化縱橫》等刊物發表十余篇學術文章,其中多篇文章被《新華文摘》《人大復印報刊資料》《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等全文轉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參與多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部委交辦課題。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課題組成員,參與中組部、中宣部、國家發改委等組織的多部著作編寫工作。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回憶愛瑪儂
- >
隨園食單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與地壇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