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晚清《公司律》對中國早期工業化影響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846072
- 條形碼:9787521846072 ; 978-7-5218-4607-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晚清《公司律》對中國早期工業化影響研究 內容簡介
已有研究對晚清《公司律》的實施效果褒貶不一,本書通過研究認為,這兩種看似矛盾的觀點實際上是辯證統一的:即《公司律》的實施效果存在地區差異性;少數地區的顯著與其他大部分地區的不顯著并存,導致平均效果式微。史料分析發現,在通商口岸地區,公司律的作用比較明顯,而在其他地區則較微弱。這個研究推論得到實證檢驗支持。《公司律》在口岸地區效果明顯的原因是因為口岸地區的非正式規則環境和活躍的國際貿易盈利機會促進了《公司律》發揮更積極的效力。本書的研究有助于從新的視角重新理解《公司律》的實施效果及背后的形成機制,同時也用中國案例回應了學界關于制度變遷和制度創新的理論研究。
晚清《公司律》對中國早期工業化影響研究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目的和意義
1.2 文獻綜述
1.3 本書的結構安排、主要內容與研究方法
1.4 本研究的創新
第2章 理論基礎與分析框架
2.1 理論基礎
2.2 本書的理論邏輯
2.3 本書的分析框架
第3章 《公司律》頒布和中國早期工業化的史實刻畫
3.1 晚清《公司律》的綜合分析
3.2 中國早期工業化的發展特點
3.3 本章小結
第4章 公司法、口岸和中國早期工業化指標的測度分析
4.1 變量選取與數據來源
4.2 描述性統計與相關性分析
4.3 主要變量隨時間變化趨勢和地理分布特點
4.4 本章小結
第5章 《公司律》對中國早期工業化影響的實證檢驗
5.1 基準模型設定
5.2 基準回歸結果
5.3 穩健性檢驗
5.4 本章小結
第6章 《公司律》實施效率地區差異性的機制分析
6.1 “非正式規則”調節機制分析
6.2 “盈利機會”中介機制分析
6.3 “人力資本”影響機制檢驗
6.4 本章小結
第7章 中外早期公司法比較研究
7.1 早期公司法產生過程比較分析
7.2 “政府執行力”比較
7.3 “非正式規則”比較
7.4 “盈利機會”的比較
7.5 本章小結
第8章 結論與啟示
8.1 結論
8.2 啟示
參考文獻
致謝
1.1 研究目的和意義
1.2 文獻綜述
1.3 本書的結構安排、主要內容與研究方法
1.4 本研究的創新
第2章 理論基礎與分析框架
2.1 理論基礎
2.2 本書的理論邏輯
2.3 本書的分析框架
第3章 《公司律》頒布和中國早期工業化的史實刻畫
3.1 晚清《公司律》的綜合分析
3.2 中國早期工業化的發展特點
3.3 本章小結
第4章 公司法、口岸和中國早期工業化指標的測度分析
4.1 變量選取與數據來源
4.2 描述性統計與相關性分析
4.3 主要變量隨時間變化趨勢和地理分布特點
4.4 本章小結
第5章 《公司律》對中國早期工業化影響的實證檢驗
5.1 基準模型設定
5.2 基準回歸結果
5.3 穩健性檢驗
5.4 本章小結
第6章 《公司律》實施效率地區差異性的機制分析
6.1 “非正式規則”調節機制分析
6.2 “盈利機會”中介機制分析
6.3 “人力資本”影響機制檢驗
6.4 本章小結
第7章 中外早期公司法比較研究
7.1 早期公司法產生過程比較分析
7.2 “政府執行力”比較
7.3 “非正式規則”比較
7.4 “盈利機會”的比較
7.5 本章小結
第8章 結論與啟示
8.1 結論
8.2 啟示
參考文獻
致謝
展開全部
晚清《公司律》對中國早期工業化影響研究 作者簡介
盛小芳,湖南工商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助理教授,博士,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訪問學者。研究方向為經濟史、制度經濟學。研究興趣包括中國經濟的長期增長、制度與法律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中國與其他國家長期經濟發展的比較等。
書友推薦
- >
回憶愛瑪儂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自卑與超越
- >
隨園食單
- >
朝聞道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