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制度與行為視角的城市空間增長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2287208
- 條形碼:9787112287208 ; 978-7-112-28720-8
- 裝幀:平膜勒口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制度與行為視角的城市空間增長研究 內容簡介
主要研究內容有:**,針對中國當前城市空間快速增長現象,結合城市規劃、新古典經濟學、新制度經濟學等學科理論和分析方法,建立“制度環境與主體行為”的分析框架;第二,縱向上,分析轉型期中國城市空間增長制度背景與主體行為共同作用的機制;通過對城市空間增長緊密相關的行政等級和行政區劃制度、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城市空間規劃制度等,從制度環境視角探討城市空間增長現象的深層次原因;分析中國當前城市建設主體構成與行為特征,對作為城市建設主體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業和居民的價值取向和空間利益的博弈進行分析,提出基于“制度與行為”視角的城市空間增長機制,并歸納出地方政府主導、企業主導和居民主導的幾種城市空間增長模式;第三,橫向上,以重慶市為案例,探討“制度環境與主體行為”機制在城市空間增長中的作用過程,分析了重慶城市空間在制度環境變遷和主體行為影響下市域城鎮體系布局與主城區城市空間增長演變特征;并建立城市空間增長配置效應評價方法,展開重慶市2004-2013年的城市空間增長效應評價的實證研究;并針對重慶城市空間增長管控提出相關建議。
制度與行為視角的城市空間增長研究 目錄
1 緒論
1.1 研究緣起
1.1.1 中國城市空間快速增長的現實性和必然性
1.1.2 中國城市空間增長現象與問題引起普遍關注
1.1.3 城市空間增長需要多學科綜合研究
1.2 主要概念及研究范圍的界定
1.2.1 城市空間增長相關概念辨析
1.2.2 研究的主要概念定義與內涵
1.3 研究目標與研究意義
1.3.1 研究目標
1.3.2 研究意義
1.4 研究方法
1.5 相關研究綜述
1.5.1 國內外城市空間增長研究階段與主要內容
1.5.2 國內城市空間增長的驅動力和驅動機制的研究
1.5.3 城市空間增長制度環境的研究
1.5.4 城市空間增長的建設主體行為研究
1.6 本書的主要研究內容和邏輯關系構成
2 “制度與行為”視角的城市空間增長研究框架
2.1 城市空間配置研究的理論基礎
2.1.1 城市空間與其經濟屬性
2.1.2 城市空間配置問題的經濟學研究傳統
2.2 經濟學理論對于空間配置研究的理論基礎
2.2.1 經濟學理論對空間配置研究的理論基礎
2.2.2 城市空間資源配置方式的選擇:市場、政府與規劃調控
2.3 “制度與行為”視角的城市空間增長研究框架
2.3.1 制度的內涵、功能、體系
2.3.2 制度與行為的相互關系及行為的秩序觀
2.3.3 “制度與行為”視角的城市空間增長研究框架
2.4 本章小結
3 城市空間增長的制度環境研究
3.1 城市空間增長的制度環境
3.1.1 城市空間增長的制度環境構成與作用
3.1.2 中國城市治理制度改革歷程概述
3.2 行政區劃與行政治理制度
3.2.1 行政區劃層級設置與行政治理
3.2.2 分權化改革與縱向權力配置特征
3.2.3 基于行政區劃的城市空間治理策略
3.3 城市土地制度
3.3.1 我國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邏輯與進程
3.3.2 產權制度與城市空間增長
3.3.3 城市土地儲備制度與城市空間增長
3.4 城市空間規劃制度
3.4.1 城市空間規劃體系的構成與改革歷程
3.4.2 城市規劃是城市空間規劃的主體
3.4.3 城市空間增長管理制度
3.5 本章小結
4 城市空間增長的主體行為研究
4.1 城市空間增長行為主體構成與價值偏好
4.1.1 中央政府
4.1.2 地方政府
4.1.3 企業
4.1.4 居民
4.2 行為主體相互關系與利益博弈
4.2.1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行政權力與空間資源配置
4.2.2 地方政府之間:空間資源分配的過度競爭
4.2.3 地方政府和企業:增長同盟與利益分歧
4.2.4 政府和公眾:治理權與參與權的博弈
4.3 制度與行為視角的城市空間增長機制和增長模式
4.3.1 制度與行為視角的城市空間增長機制
4.3.2 地方政府主導空間增長模式
4.3.3 企業主導空間增長模式
4.3.4 居民主導空間增長模式
4.4 本章小結
5 制度與行為視角的重慶城市空間增長研究
5.1 重慶城市空間增長制度環境演變
5.1.1 重慶行政地位的演變
5.1.2 重慶城市土地制度演變歷程
5.1.3 重慶城市空間規劃制度改革歷程
5.2 重慶城市空間增長與地方政府行為的關系
5.2.1 地方政府行為與重慶空間增長的發展動力
5.2.2 重慶新城、工業園區與大型居住區建設
5.3 重慶空間增長演進與空間布局主要特征
5.3.1 重慶市域城鎮體系的演進分析
5.3.2 重慶都市區空間增長演進歷程
5.3.3 重慶都市區城市空間布局主要特征
5.4 本章小結
6 重慶城市空間增長效應評價研究
6.1 城市空間增長效應的內涵與研究進展
6.1.1 城市空間配置中的供給與需求
6.1.2 城市空間增長效應的相關研究
6.2 城市空間增長效應評價方法
6.2.1 城市空間增長效應評價的目標及原則
6.2.2 城市空間增長效應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6.2.3 城市空間增長效應評價方案設計
6.3 重慶市城市空間增長效應評價
6.3.1 指標獲取與標準值確定
6.3.2 評價結果及結果分析
6.4 本章小結
7 重慶城市空間增長管理策略建議
7.1 城市空間增長管理目標
7.1.1 城市空間增長管理的含義與目標
7.1.2 城市空間管制觀念重構
7.2 構建空間增長管理的制度供給與控制系統
7.2.1 城市空間管理制度供給
7.2.2 制定空間增長管控系統
7.3 重慶空間增長管理政策建議
8 結論
8.1 本書的主要觀點和結論
8.2 研究的不足與展望
8.2.1 研究的不足
8.2.2 研究的展望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隨園食單
- >
山海經
- >
二體千字文
- >
莉莉和章魚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推拿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