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振動測試理論與實踐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747334
- 條形碼:9787030747334 ; 978-7-03-074733-4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振動測試理論與實踐 內容簡介
機電裝備對動態性能的要求越來越高,振動測試技術已經成為確保裝備具有優良動態性能的重要技術手段。本書介紹與振動測試相關的振動理論與典型信號分析技術和測試方法,分為基礎理論和振動測試方法與應用兩個部分。其中,基礎理論部分的內容包括線性離散系統振動理論、線性離散系統的頻率響應、模態分析和典型振動信號分析四章;振動測試方法與應用部分的內容包括振動傳感原理與優選振動測量方法啊、振動測試儀器系統、試驗模態分析和振動測試應用案例四章。
振動測試理論與實踐 目錄
目錄前言部分 基礎理論第1章 線性離散系統振動理論 31.1 單自由度振動系統振動理論 31.1.1 線性離散系統的力學模型 31.1.2 振動微分方程及其響應 41.1.3 振動特性 71.1.4 阻尼 101.2 多自由度振動系統振動理論 131.2.1 振動微分方程及其響應 131.2.2 振動特性 171.3 本章小結 19參考文獻 19第2章 線性離散系統的頻率響應 202.1 頻率響應及其變換方法 202.1.1 系統傳遞函數 202.1.2 頻率響應函數 232.1.3 由狀態方程求傳遞函數矩陣 252.2 使用機械阻抗表達頻率響應 262.2.1 機械阻抗的表達 272.2.2 阻抗網絡互連定律 282.3 機械阻抗方法的力/位移傳遞 302.3.1 激勵力傳遞 312.3.2 支承位移傳遞 322.4 位移導納方法 332.4.1 位移導納網絡互連定律 332.4.2 方法應用 342.5 本章小結 37參考文獻 37第3章 模態分析 383.1 系統的模態表達 383.1.1 自由度與獨立坐標 383.1.2 動力學系統參數表達 403.1.3 模態振動表達 423.2 模態特性 433.2.1 模態的正交性 433.2.2 靜模態與剛體模態 463.2.3 模態振動的求解方法 473.3 狀態空間模態分析 513.3.1 二階動力學系統的狀態空間模型 513.3.2 狀態空間模態求解 523.4 本章小結 53參考文獻 53第4章 典型振動信號分析 544.1 時域信號分析 544.1.1 振動信號的表示 544.1.2 信號幅度的概率密度表征 564.1.3 均值與方差 574.1.4 均方值與均方根值 574.1.5 偏斜度與峭度 584.1.6 自相關與互相關 584.1.7 時域同步平均 624.2 頻域信號分析 634.2.1 傅里葉積分變換 634.2.2 傅里葉級數展開 644.2.3 離散傅里葉變換 654.2.4 三種傅里葉變換的關系 654.3 隨機信號分析 664.3.1 信號泄漏與窗函數 664.3.2 相干與譜密度 674.3.3 倒譜 694.3.4 包絡解調法 724.4 本章小結 75參考文獻 75第二部分 振動測試方法與應用第5章 振動測量中的運動與力/力矩傳感方法 795.1 振動傳感器的機械接收原理 795.1.1 相對式機械接收原理 795.1.2 慣性式機械接收原理 805.2 運動傳感器 855.2.1 電磁感應運動傳感器 855.2.2 電容運動傳感器 915.2.3 壓電加速度傳感器 945.2.4 壓阻加速度傳感器 995.3 力/力矩傳感器 995.3.1 應變傳感器 1005.3.2 應變力矩傳感器 1015.3.3 其他類型力矩傳感器 1025.4 振動傳感器的典型性能 1045.5 本章小結 104參考文獻 105第6章 先進振動測量技術 1066.1 全息干涉振動測量 1066.1.1 激光全息干涉基礎 1066.1.2 時間平均全息干涉法與振型測量 1076.2 激光多普勒振動測量 1106.2.1 激光多普勒測振原理 1106.2.2 激光多普勒測振儀光學原理 1116.2.3 Mach-Zehnder激光多普勒測振儀原理與應用 1146.3 數字散斑相關全場振動測量 1176.3.1 3D DIC方法測量振動位移 1186.3.2 測量應用 1216.4 基于相位的視頻運動放大的振動測量 1256.4.1 光流運動測量方法 1256.4.2 基于相位的視頻運動放大(PVMM)算法 1266.4.3 測量應用 1286.5 本章小結 129參考文獻 129第7章 振動測試儀器系統 1317.1 系統互聯 1317.2 放大器 1337.2.1 電壓、電流與功率放大器 1337.2.2 儀用放大器 1357.2.3 放大器性能 1367.3 模擬濾波器 1377.3.1 低通濾波器 1377.3.2 高通濾波器 1397.3.3 帶通濾波器 1407.3.4 帶阻濾波器 1417.4 調幅與解調 1427.4.1 調幅 1427.4.2 解調 1447.5 數模轉換與模數轉換 1447.5.1 數模轉換(DAC) 1447.5.2 模數轉換(ADC) 1477.5.3 ADC/DAC主要性能參數 1497.6 壓電加速度測量系統 1497.6.1 電壓放大器 1497.6.2 電荷放大器 1517.7 激振設備 1527.7.1 激振設備性能指標 1527.7.2 振動臺 1547.7.3 模態激振器與力錘 1557.8 本章小結 158參考文獻 158第8章 實驗模態分析與工作模態分析 1598.1 實驗模態分析的理論基礎 1598.1.1 模態空間表達的傳遞函數 1598.1.2 互易性定理 1618.1.3 用于模型辨識的其他傳遞函數與頻率響應函數表達 1618.2 實驗模態分析原則 1638.2.1 有效頻率響應數據集的規劃與準備 1638.2.2 提取系統物理參數方法 1648.3 傳遞函數的曲線擬合 1658.3.1 曲線擬合問題描述 1658.3.2 單自由度曲線擬合方法 1668.3.3 多自由度曲線擬合方法 1698.3.4 通用頻域估計傳遞函數 1708.3.5 留數提取 1708.4 模態識別技術 1708.4.1 集總函數 1708.4.2 多變量模態指示函數 1718.4.3 復模態指示函數 1728.4.4 穩態圖 1738.5 工作模態分析 1738.5.1 工作模態參數識別方法 1748.5.2 工作模態參數辨識案例 1778.6 工作振型分析 1798.6.1 基本原理 1798.6.2 使用MEscope進行ODS FRF分析 1798.7 實驗模態測試操作要點 1808.7.1 力錘及錘頭配置的選擇 1808.7.2 電磁激振器激勵信號及其窗函數的選擇 1828.7.3 提取模態參數的驗證方法 1838.7.4 激振器的設置與安裝 1848.8 本章小結 187參考文獻 187第9章 振動測試應用案例 1889.1 扶手梯驅動電機振動測試 1889.1.1 問題描述與測試規劃 1889.1.2 測試結果與分析 1899.2 直升機尾傳動軸振動測試 1939.2.1 問題描述與測試規劃 1939.2.2 振動信號分析 1949.3 錘激勵的實驗模態分析與工作模態分析 1979.3.1 測試規劃 1979.3.2 實驗模態分析與工作模態分析 1989.4 激振器激勵的實驗模態分析 2059.4.1 測試規劃 2059.4.2 測試結果與分析 2069.5 柔順納米定位平臺的頻率響應測量與系統辨識 2089.5.1 測試規劃 2089.5.2 測試結果與分析 2109.6 本章小結 211參考文獻 212彩圖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自卑與超越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我與地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推拿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煙與鏡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