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湍流多相燃燒的基礎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8126815
- 條形碼:9787118126815 ; 978-7-118-12681-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湍流多相燃燒的基礎 內容簡介
本書是湍流多相燃燒的**卷,全書共分為八個章節:守恒方程、層流預混火焰、層流非預混火焰、湍流的基礎、湍流預混火焰、非預混湍流火焰、反應多相流的基礎,霧化和燃燒等。書中涵蓋并總結了20世紀40年代以來直至今日固體燃燒研究領域的研究成果及發展歷程,將固體的燃燒、湍流、湍流燃燒、多相反應流及相關實驗技術構成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展現給讀者,是一本非常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專業書籍。
湍流多相燃燒的基礎 目錄
1.1 為什么湍流和多相燃燒很重要?
1.2 湍流多相燃燒的不同應用
1.2.1 在推進系統高燃燒速率材料中的應用
1.2.2 在發電中的應用
1.2.3 在加工工業中的應用
1.2.4 在家庭和工業供暖中的應用
1.2.5 在針對有害燃燒的安全防護中的應用
1.2.6 在多種可燃材料點火中的應用
1.2.7 在燃燒產物排放控制中的應用
1.2.8 在主動控制燃燒過程中的應用
1.3 燃燒建模的目的
1.4 與燃燒相關的組成學科
1.5 解決燃燒問題的一般方法
1.6 燃燒模型的控制方程
1.6.1 守恒方程
1.6.2 輸運方程
1.6.3 燃燒模型中所做的常用假設
1.6.4 狀態方程
1.7 濃度的定義
1.8 能量和焓幾種表達形式的定義
1.9 化學物質的速度
1.9.1 以及相對質量通量和摩爾通量的定義
1.10 無量綱數
1.11 多組分混合物物質質量守恒方程和連續性方程的推導
1.12 混合物的動量守恒方程
1.13 多組分混合物的能量守恒方程
1.14 總未知量與控制方程
習題
第2章 層流預混火焰
2.1 一維預混層流火焰的基本結構
2.2 一維預混層流火焰的守恒方程
2.2.1 擴散速度的幾種模型
2.2.2 靈敏度分析
2.3 具有單個全局反應的預混層流火焰的分析關系
2.3.1 預混層流火焰的3個分析程序
2.3.2 層流火焰速度的通用表達式
2.3.3 層流火焰速度對溫度和壓力的依賴性
2.3.4 預混層流火焰厚度
2.4 火焰拉伸對層流火焰速度的影響
2.4.1 拉伸因子和Karlovitz數的定義
2.4.2 預混層流火焰表面積的控制方程
2.4.3 無拉伸預混層流火焰速度和馬克斯坦長度的確定
2.5 層流預混火焰中煙灰形成的建模
2.5.1 煙灰的形成及氧化的反應機理
2.5.2 煙灰形成模型的數學公式
習題
……
第3章 層流非預混火焰
第4章 湍流的背景
第5章 湍流預混火焰
第6章 非預混湍流火焰
第7章 帶反應的多相流背景
第8章 噴霧霧化與燃燒
附錄
參考文獻
索引
湍流多相燃燒的基礎 作者簡介
郭冠云(Kenneth K.Kuo),著名燃燒學專家、多相流內彈道理論專家。他1961年畢業于中國臺灣大學機械工程專業,1964年獲得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州立大學伯克利分校機械工程專業碩士學位.1964-1968年在美國Garrett公司的AiResearch部擔任設計工程師參與了“阿波羅”計劃和超聲速沖壓發動機研究,1971年獲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航空航天與機械科學博士學位。自1972年成為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州立大學機械工程學助理教授以來,他一直是國際公認的化學推進和火藥燃燒研究領域的專家。他建立的高壓燃燒實驗室,為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州立大學在含能材料研究和化學推進領域處于領先地位奠定了基礎。他先后共撰寫了4部專著,編寫了11種有關含能材料燃燒和化學推進的講義和教材,發表論文475篇以上,并從2008年起擔任International Journalof Energetic Materials and Chemical Propulsion雜志的主編。他曾擔任過90多個項目的首席科學家,培養了85位碩士、40多位博士、16位博士后。他是美國航空航天學會(American Institute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AIAA)、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ASME)和國際彈道學會(International Ballistics Society,IBS)的會員,獲得過1995年AIAA的火藥與燃燒獎、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州立大學工程學院學者獎章、2009年AIAA的Pendray航空文學獎、2011年AIAA的Wyld推進獎、美國國防部軍械技術聯盟和能源聯合體表彰獎等多個獎勵。此外,他的9篇合著論文獲得了不同專業團體的最佳論文獎。他還曾在美國國家科學院的兩個特別小組任過職。2011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州立大學高壓燃燒實驗室退休.2016年逝世。 拉吉尼·阿查里亞(Ragini Acharya),美國聯合技術研究中心(United Technologies Research Center)高級研究員。2000年獲得印度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Banaras Hindu University,BHU)機械工程學士學位,2004年獲得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州立大學碩士學位,2008年獲得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州立大學博士學位。她擅長的研究領域有多相流、多尺度、多相模型、著火動力學、數字方法和科學計算。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回憶愛瑪儂
- >
經典常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