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萬物有時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2679789
- 條形碼:9787542679789 ; 978-7-5426-7978-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萬物有時 本書特色
編輯推薦: 1. 本書計劃列入“生活研究室”叢書。 2. 在當下疫情橫掃的時代,我們時刻都不會拒絕治愈系作品的創作。 3. 作者2016年獲得“歐洲年度文化總監”榮譽稱號。 4.“作者就像19世紀的漫游者,對于他來說,旅途本身就是目的。但他并非沒有計劃或是目標。[……]這本書既希望給出一點建議,但也不會一味說教,于是它在漫無目的的藝術與實用性之間搖擺不定。[……]別把自己看得太重,多多關注自身。這句看似矛盾的話是《萬物有時》的精髓所在。在看完這本書后,讀者們也許能夠更加透徹地看待這個世界和自己在其中的位置。”
萬物有時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涉及兩個理論模型,**個理論模型是針對風險投資與創業企業之間應該簽署什么樣收益分配合約的問題。本書建立了雙邊道德風險情境下創業企業向風險投資進行融資的很優合約設計理論模型。該模型對Tirole(2001, 2006)的單邊道德風險情境下普通企業融資模型進行了擴展,使之適應于雙邊道德風險情境,這是本書中匹配結構模型的理論基礎。第二個理論模型是針對創業企業家群體與風險投資機構群體之間是什么樣匹配結構的問題。本書將創業企業與風險投資之間的很優合約框架作為共同知識, 建立具有雙邊道德風險情境的穩定匹配理論模型。該模型將傳統的匹配問題與合作博弈中討價還價能力同時內生化,是對Gale and Shapley(1962)基于接近信息情境下的穩定匹配問題的延續與拓展,將研究穩定匹配的情境條件由接近信息情境拓展到雙邊道德風險情境。
萬物有時 作者簡介
托馬斯·哲思特(Thomas Girst),生于1971年,曾在德國漢堡和美國紐約大學學習藝術史、美國研究和現代德語文學。博士學位論文為《藝術、文學和日裔美國人拘禁事件》(Art, Literature, and the Japanese American Internment)。1992年至2003年,他與楊·瓦格納共同出版活頁文學選集《元素外側》(Die Au?enseite des Elementes)。在紐約時,他主要在哈佛大學史蒂芬?杰伊?古爾德(Stephen Jay Gould)領導期間擔任了藝術科學研究實驗室的研究部主任。哲思特曾任《德國日報》通訊記者,2003年起開始負責寶馬集團國際文化事業,同時也是慕尼黑造型藝術學院榮譽教授。2016年獲得“歐洲年度文化總監”榮譽稱號。著有《杜尚詞典》(The Duchamp Dictionary)(2014)和《藝術世界的100個秘密》(100 Secrets of the Art World)(2016)。哲思特目前生活在慕尼黑。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山海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