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中醫臨床必讀叢書重刊——瘍科心得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7344623
- 條形碼:9787117344623 ; 978-7-117-34462-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醫臨床必讀叢書重刊——瘍科心得集 本書特色
本書系中醫臨床必讀叢書之一。該叢書暢銷十余年,累計數百萬銷量,久居圖書暢銷榜前列。所選醫籍均為精善底本,為讀者提供精確的原文。本次重刊擬從開本、裝幀形式、用紙方面進行調整,同時針對原書錯訛之處進行訂正,并增加文前內容等。
中醫臨床必讀叢書重刊——瘍科心得集 內容簡介
本書為清代名醫高秉鈞撰著。高氏字錦庭,錫山(今江蘇無錫)人。精通內外科,尤以外科馳名于江浙間。本書共3卷,成書于嘉慶十年(1805),是高氏外科臨證經驗的總結。高氏窮研《黃帝內經》,博綜經典,主張治外必本于內,治瘡瘍須分陰陽虛實,提出“毒攻五臟”的主要證候,確立了“按部求因”的辨證方法,創立了“兩證互相發明”的外科編寫體例,并于書后匯集了260余首外科常用方劑。該書對當今中醫外科臨證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本次整理,以嘉慶十一年(1806)初刻本為底本,精審精校,使內容更加準確。書前增加導讀,書末附有方劑索引,便于讀者查閱。本書為中醫外科醫生所推薦,也可供其他中醫工作者參考。
中醫臨床必讀叢書重刊——瘍科心得集 目錄
卷上 /1
瘍證總論 /1
瘍科調治心法略義 / 3
申明外瘍實從內出論 / 6
辨腦疽對口論 / 7
腦疽后論 / 9
辨百會疽玉枕疽論 / 10
辨夭疽銳毒虛實論 /11
辨大頭瘟抱頭火丹毒論 / 12
辨鬢疽額疽論 / 14
辨鳳眉疽眉心疔眉發論 / 15
辨眼丹眼漏論 / 16
辨眼胞菌毒眼胞痰核論 / 17
辨鼻淵鼻痔鼻衄論 / 18
辨龍泉疔虎須疔顴骨疔論 / 19
辨唇疔繭唇舔唇疳論 / 21
辨口瘡口糜論 /22
辨嬰孩螳螂子雪口疳梅花疳論 /22
辨牙咬托腮寒熱虛實傳變骨槽論 /23 43
骨槽風后論 /25
辨牙漏牙宣牙疔論 /26
辨走馬牙疳風熱牙疳牙菌論 /27
辨舌喑舌痹論 /28
辨木舌舌衄論 /29
辨舌疳牙巖舌疔論 /30
辨懸癰舌論 / 31
辨喉蛾喉癰論 /32
辨纏喉風虛實不同及小兒馬脾風論 /33
辨喉疳喉菌論 /34
辨喉痹喉癬論 /35
辨梅核氣喉喑論 /36
辨爛喉丹痧順逆論 /37
附:王步三先生爛喉丹痧論 /38
辨耳癰耳菌虛實論 /39
辨鸕鶿瘟耳根癰異證同治論 / 41
辨發頤豌豆瘡論 /42
辨頸癰鎖喉癰論 /43
辨風熱痰驚痰論 /43
辨瘰疬癭瘤論 / 44
辨缺盆疽臑癰胛癰論 /47
附:湯森亭先生肩背臂膊諸痛論 /48
辨夾癰米疽論 /49
辨臂癰魚肚發論 /49
辨骨螻疽垂臂發論 /50
辨石榴疽鶿癰論 / 51
辨螻蛄串肘癰肘后毒論 / 51
辨手腕癰兌疽論 /52
辨手發背手心毒托盤疔論 /53
辨手丫發合谷疽論 /54
辨蛇頭疔蛇眼疔水蛇頭論 /54
辨代指蛀節疔鰍肚疔論 /55
卷中 /57
辨失營馬刀生死不同論 /57
辨發背搭手陰陽虛實異證同治論 /58
辨胸發疽膻中疽甘疽論 / 61
辨肺痿肺癰論 /62
附:喻嘉言先生肺癰肺痿論 /63
辨井疽心漏論 /65
辨幽癰赫癰沖疽論 /66
辨乳癖乳痰乳巖論 /67
辨乳癰乳疽論 /68
辨捧心癰痰論 /70
辨胃脘癰癰論 / 71
辨脅癰肋癰論 /72
辨腹癰臍癰臍漏論 /73
辨小兒臍風及臍汁不干論 /74
辨癥瘕癖塊論 /74
辨大腸癰小腸癰論 /76
辨小腹癰緩疽論 /77
辨腎俞發鸛口疽論 /78
辨腸風臟毒論 /79
辨脫肛痔漏論 / 81 45
辨肛門癰臟頭毒偷糞鼠論 /83
辨臀癰騎馬癰論 /84
辨胎火胎毒及猴猻疳論 /85
辨小兒赤游丹游火論 /86
辨囊癰懸癰論 /87
辨附骨疽附骨痰腎俞虛痰論 /88
辨流注腿癰陰陽虛實異證同治論 /90
辨大腿癰陰包毒論 /92
辨鶴膝風人面瘡論 /92
辨膝蓋癰疵疽論 /94
辨委中毒膝眼毒論 /94
辨魚肚毒腓疽黃鰍癰論 /95
辨跗陰疽接骨發論 /96
辨外踝疽內踝疽論 附:穿拐痰、驢眼毒 /96
辨足跟疽厲癰論 /97
辨腳發背脫疽論 /98
辨涌泉疽足底疔論 /100
辨漏蹄風驢眼疽論 / 101
辨歷節風漏肩風論 / 101
卷下 /103
楊梅瘡結毒總論 /103
辨下疳論 /105
辨腎巖翻花絕證論 /106
辨魚口便毒論 /106
辨痘毒總論 /107
辨諸瘡總論 /109
辨臁瘡血風瘡論 /109
辨天皰瘡翻花瘡論 / 110
辨膿窠瘡黃水瘡論 /111
辨疥瘡痤痱瘡論 / 112
辨白禿瘡肥瘡論 / 113
辨濕毒瘡腎臟風瘡論 / 113
辨蜘蛛瘡漆瘡凍瘡論 / 114
辨跌打損傷及杖瘡合論 / 115
辨大麻瘋論 / 116
方匯 /118
卷上 / 118
黃連瀉心湯 / 118
溫膽湯 / 118
犀角地黃湯 / 118
羚羊角散 / 118
真人活命飲 / 118
疏肝流氣飲 / 119
萬靈丹 / 119
荊防敗毒散 / 119
犀角升麻湯 / 119
五福消毒丹 /120
五利大黃湯 /120
五香連翹湯 /120
通氣散 /120
犀角散 /120
芩連消毒飲 / 121 47
連翹湯 / 121
定痛托里散 / 121
托里黃芪湯 / 121
普濟消毒飲 / 121
通圣消毒飲 / 121
小柴胡湯 /122
清涼救苦散 /122
黃連解毒湯 /122
如意金黃散 /122
清肝益營湯 /122
托里消毒散 /123
梔子清肝湯 /123
鼠粘子湯 /123
神效黃芪湯 /123
蒼耳散 /124
六味地黃湯 /124
補中益氣湯 /124
加味逍遙散 /124
辛夷散 /124
辛夷清肺飲 /124
涼膈散 /125
涼膈清脾飲 /125
紫雪丹 /125
至寶丹 /125
奪命丹 /125
蟾酥丸 /126
歸脾養營湯 /126
清涼甘露飲 /126
知柏四物湯 /127
四物逍遙散 /127
理中湯 /127
八珍湯 /127
十全大補湯 /127
升陽散火湯 /127
甘露飲 /127
知柏八味丸 /128
大補陰丸 /128
玉女煎 /128
清胃散 /128
歸芍地黃湯 /128
牛蒡解肌湯 /128
地黃飲子 /129
四物湯 /129
導赤散 /129
歸芍異功散 /129
桂附八味丸 /129
龍膽瀉肝湯 /129
麻杏甘膏湯 /130
銀花解毒湯 /130
清燥救肺湯 /130
半夏厚樸湯 /130
蘇子降氣湯 /130
升麻葛根湯 /130
葛根芩連湯 / 131 49
升麻鱉甲湯 / 131
金匱腎氣丸 / 131
連翹敗毒散 / 131
卷中 / 131
益氣養營湯 / 131
和營散堅丸 /132
加味四物湯 /132
豆豉餅 /132
琥珀膏 /133
必效散 /133
遇仙無比丸 /133
柴胡清肝湯 /134
人參養營湯 /134
雄黃散 /134
護心丹 /134
烏金膏 /134
內疏黃連湯 /135
葶藶大棗瀉肺湯 /135
內補黃芪湯 /135
神授衛生湯 /135
參芪內托散 /135
橘葉湯 /136
元壽丹 /136
赤豆薏苡仁湯 /136
大射干湯 /136
牡丹皮散 /136
三仁湯 /136
四妙湯 /136
化毒除濕湯 /137
蠟礬丸 /137
五苓散 /137
活血散瘀湯 /137
薏苡仁湯 /138
附子苡仁敗醬散 /138
四君子湯 /138
滋陰除濕湯 /138
和氣養營湯 /138
滋腎保元湯 /139
琥珀蠟礬丸 /139
先天大造丸 /139
不換金正氣散 /140
六君子湯 /140
參苓白術散 /140
赤石脂禹余糧湯 /140
黑地黃丸 /140
內消沃雪湯 / 141
桂枝和營湯 / 141
當歸清營湯 / 141
萆薢湯 / 141
陽和湯 / 141
潰堅湯 / 141
虎潛丸 /142
獨活寄生湯 /142
萆薢化毒湯 /142 51
卷下 /142
化斑解毒湯 /142
防風通圣散 /142
升麻葛根湯 /143
麻黃一劑飲 /143
仙遺糧湯 /143
金蟬脫甲酒 / 144
芎歸二術湯 / 144
五寶丹 / 144
十味淡齋方 /145
清肝導滯湯 /145
土萆薢湯 /145
蘆薈丸 / 146
二妙散 / 146
四妙丸 / 146
解毒雄黃散 / 146
石珍散 / 146
藜蘆膏 /147
普濟丹 /147
蛇床子散 /147
一掃光 /147
芥靈丹 /147
消風散 /148
繡球丸 /148
制柏散 /148
四生散 /148
黃蠟膏 /149
復元活血湯 /149
沒藥降圣丹 /149
玉真散 /149
補遺 /150
白虎湯 /150
歸脾湯 /150
清營解毒湯 /150
瀉火救肺湯 /150
甘桔湯 /150
清肝解郁湯 / 151
大黃湯 / 151
旋覆蔥絳湯 / 151
金鈴子散 / 151
鱉甲煎丸 / 151
疏肝導滯湯 / 151
羌活勝濕湯 /152
萆薢滲濕湯 /152
苦參湯 /152
通天再造散 /152
醉仙散 /153
苦參丸 /153
硇砂散 /153
翠云錠 /153
清涼丸 /154
北庭丹 /154
蛤粉散 /154
鵝黃散 /154 53
太乙膏 /154
黃連膏 /155
金黃散 /155
托里散 /155
麥味地黃丸 /155
紅棉散 /155
逍遙散 /156
千金葦莖湯 /156
牛蒡子散 /156
石膏散 /156
托里消毒湯 /156
延壽丹 /157
牡丹皮湯 /157
七味神圣湯 /157
黃芪柴胡湯 /157
雞子大黃丸 /157
涼血消風散 /157
神應養真丹 /158
四苓散 /158
萬應膏 /158
口疳藥 /158
殺疳藥 /158
化膿生肌膏 /158
夾紙膏 /158
國老散 /158
隔蒜灸法 /158
神燈照法 /159
桑枝灸法 /159
家用膏丹丸散方 /159
紅升丹 /159
白降丹 /160
應用膏 /162
萬靈膏 /162
內傷膏 /163
紫金膏 /163
肉桂膏 / 164
紫霞膏 / 164
白玉膏 /165
玉紅膏 /165
千捶紅玉膏 /165
千捶綠云膏 /165
十層膏 /166
麻黃膏 /166
玉樞丹 /167
黎洞丹 /167
梅花點舌丹 /167
西黃化毒丹 /168
瘍余化毒丹 /168
痘后化毒丹 /168
猴疳化毒丹 /168
紫金錠 /168
八將丹 /169
八寶丹 /169
十寶丹 /169 55
生肌散 /170
珍珠散 /170
神妙生肌散 /170
冰硼散 /170
冰青散 / 171
珠黃散 / 171
珠寶散 / 171
陽鐵箍散 / 171
陰鐵箍散 /172
日用應酬圍藥 /172
四黃散 /172
紫靈散 /172
五香丸 /173
萬消化堅丸 /173
化堅丸 /173
八反丸 /174
五龍丸 /174
洞天救苦丹 /174
虎潛丸 /175
九龍丹 /175
分清泄濁丸 /175
廣毒至靈丹 /175
增制史國公藥酒方 /176
卻病延年藥酒 /176
太乙丹 /176
唐棲痧藥方 / 177
諸葛行軍散 / 177
和傷末藥 / 177
大麻瘋方 / 177
治瘋藥酒方 /179
治瘋丸藥方 /179
白癜風搽藥方 /179
退管丸藥 /180
方劑索引 /181
中醫臨床必讀叢書重刊——瘍科心得集 作者簡介
清代外科學家。字錦庭。錫山(今江蘇無錫)人。精醫學,工內外科,尤擅瘡瘍證治。從醫三十余年,臨證經驗豐富。認為治外科而必參究《內經》等,方可探其本而不襲其末。嘗謂“外科必從內治”。著有《瘍科心得集》三集(1805年),另有《謙補齋外科醫案》由子鼎汾手輯,后為江陰楊道南所獲,經校勘于1930年刊行。此外尚有《高氏醫案》及與吳辰燦合輯之《景岳新方歌》一卷傳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姑媽的寶刀
- >
煙與鏡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史學評論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