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中國當代文學的城市敘述1949-1966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717456
- 條形碼:9787522717456 ; 978-7-5227-1745-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當代文學的城市敘述1949-1966 內容簡介
本書以“文學中的城市”為主題,展開“十七年”(1949—1966)文學的城市表述研究。通過具體的文本分析,考察“社會主義文學”與“城市”這個資本主義“場域”之間沖突、順應、分野的意識形態聚合過程,進而探求一種“社會主義城市”的文學表述。盡管在這種表述背后,暗藏著“革命之后”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矛盾性和內在焦慮,卻是從中分析中國社會主義遺產和教訓的絕佳視角。
中國當代文學的城市敘述1949-1966 目錄
導論
**節 “城市文本”與“閱讀的困惑”
第二節 想象城市的方法
第三節 社會主義城市類型學
第四節 解讀“社會主義文學”的“城市視角”
**章 城市與鄉村的文化變奏
**節 進城的沖突與改造的焦慮
第二節 “墮落干部”的進城故事
第三節 “農民進城”與城市想象
第二章 城市改造的文學表述
**節 治理“龍須溝”與北京城市改造
第二節 改造“妓院”與“城市文明病”的療救
第三節 工人新村與社會主義城市的建構
第三章 “消費城市”的空間變革
**節 從“營業舞廳”到“機關舞會”
第二節 “街道”的美學與政治學
第三節 從“無軌電車”到“火車”
第四章 革命倫理與城市日常生活
**節 “上海姑娘”:摩登與革命的辯證法
第二節 文本分裂與城市物質主義的隱現
第三節 革命城市與日常生活的焦慮
第五章 “生產城市”的建構及其文化政治
**節 城市的消費與生產
第二節 共同體與社會主義新城
第三節 工業“風景”與“勞動烏托邦”
第四節 工業題材文學的文化政治
結語 “革命之后”或“漫長的革命”
參考文獻
后記
**節 “城市文本”與“閱讀的困惑”
第二節 想象城市的方法
第三節 社會主義城市類型學
第四節 解讀“社會主義文學”的“城市視角”
**章 城市與鄉村的文化變奏
**節 進城的沖突與改造的焦慮
第二節 “墮落干部”的進城故事
第三節 “農民進城”與城市想象
第二章 城市改造的文學表述
**節 治理“龍須溝”與北京城市改造
第二節 改造“妓院”與“城市文明病”的療救
第三節 工人新村與社會主義城市的建構
第三章 “消費城市”的空間變革
**節 從“營業舞廳”到“機關舞會”
第二節 “街道”的美學與政治學
第三節 從“無軌電車”到“火車”
第四章 革命倫理與城市日常生活
**節 “上海姑娘”:摩登與革命的辯證法
第二節 文本分裂與城市物質主義的隱現
第三節 革命城市與日常生活的焦慮
第五章 “生產城市”的建構及其文化政治
**節 城市的消費與生產
第二節 共同體與社會主義新城
第三節 工業“風景”與“勞動烏托邦”
第四節 工業題材文學的文化政治
結語 “革命之后”或“漫長的革命”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中國當代文學的城市敘述1949-1966 作者簡介
徐剛,1981年生于湖北,北京大學文學博士,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中國現代文學館第三屆客座研究員,主要從事中國當代文學史和理論批評研究。曾在《文藝研究》《文藝爭鳴》《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當代作家評論》《南方文壇》等刊物發表論文近百篇,其中多篇文章被《新華文摘》、“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出版有著作《想象城市的方法》、評論集《后革命時代的焦慮》。曾榮獲北京大學第十三屆研究生“學術十杰”、第十四屆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優秀成果獎、《人民文學》“2014青年批評家年度表現獎”等。
書友推薦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姑媽的寶刀
- >
經典常談
- >
史學評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朝聞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