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文化語言學導論(增訂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19198
- 條形碼:9787100219198 ; 978-7-100-21919-8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化語言學導論(增訂版) 內容簡介
《文化語言學導論》是國內較早系統闡述文化語言學理論、具有開拓性的理論專著。全書分上下兩編,上編為總論,是對文化語言學的概述;下編為分論,是語言與文化各個主要部門的關系論,依次對語言和文化建構、語言和思維、語言和認知、語言和哲學、語言和政治、語言和神話及宗教、語言和文學藝術、語言和民俗等方面的有關問題進行探討。本書初版于1996年,1998年獲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獎。此后多次重印。此次修訂再版,保持了初版時的全書框架和思路,篇幅略有增加,添加了“語言和文化建構”“語言和認知”兩章,并對一些內容進行了增補或刪并。本書論述深入淺出,引例新鮮有趣,行文流暢自然,語言學界以外的人也會感到親切可讀。本書既可以作為文化語言學研究的重要參考文獻,也可以當作相關語言學專業的教材使用。
文化語言學導論(增訂版) 目錄
上編 文化語言學總論
**章 文化語言學的文化觀和語言觀
**節 文化語言學的文化觀
第二節 文化語言學的語言觀
第二章 文化語言學的對象、任務和性質
**節 文化語言學的對象
一、語言作為文化符號的建構功能
二、語言及其使用中的文化內涵
三、語言中的民族文化精神和民族文化心理
四、語言和文化的“共變”關系
第二節 文化語言學的任務
一、通過解析漢語中的文化符號重建文化自信
二、重建漢語言文字學與中國文化的血肉關聯
三、建立本體論意義上的漢語語法學體系
四、探索基于漢語漢字特色的認知科學
第三節 文化語言學的性質
一、文化語言學是語言學
二、文化語言學是解釋性語言學
三、文化語言學是交叉性學科
四、文化語言學是語言學的分支學科
第三章 文化語言學的方法論
**節 文化語言學的總體方法
第二節 文化語言學的方法論原則
一、通過描寫進行解釋
二、宏觀和微觀兼顧
三、為語言的而不是為文化的研究
四、求異的而不是求同的研究
第三節 文化語言學的具體方法
一、文化符號解析法
二、文化思維認同法
三、文化背景考察法
四、文化差異比較法
五、文化心理揭示法
第四章 文化語言學的學術淵源
**節 文化語言學的西學淵源
一、歐美文化人類學理論
二、洪堡特的語言學說
三、美洲人類語言學
第二節 文化語言學的中學淵源
一、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文道一統觀
二、內涵豐富的“小學”傳統
……
下編 文化語言學分論
參考文獻
初版后記
再版后記
文化語言學導論(增訂版) 作者簡介
戴昭銘,浙江天臺縣人。1968年畢業于黑龍江大學,1982年畢業于復旦大學,獲碩士學位。1983-2015年在黑龍江大學工作,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社會語言學和方言學。曾兼任中國語言學會理事、全國方言學會理事、國家社科基金語言學科評委、國家語委咨詢委員會委員。主要著作有《規范語言學探索》《文化語言學導論》《天臺方言研究》《現代漢語規范化答問》《改革開放40年漢語的變化和發展》和語言學論文數十篇。專著《文化語言學導論》和《天臺方言研究》分別于1998年和2009年獲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獎。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虎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姑媽的寶刀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