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元亨釋書》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4585853
- 條形碼:9787564585853 ; 978-7-5645-8585-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元亨釋書》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為日本五山禪僧虎關師煉于元亨二年(1322)所撰佛教史籍。本書將《元亨釋書》視作在中國史學撰述傳統影響下成書的日本佛教史籍,從版本源流、史學體例、文獻來源和征引編撰等方面對其進行了多角度研究,以勾勒出《元亨釋書》作為日本首部紀傳體佛教史籍的個性特征。
《元亨釋書》研究 目錄
緒論
一、研究對象的屬性及其研究史
二、先行研究綜述
三、研究方法與構成
**章 《元亨釋書》的撰者研究
**節 虎關師煉的生平與著述
一、虎關師煉的傳記資料
二、虎關師煉的生平履歷
三、虎關師煉的著述
四、結語
第二節 虎關師煉的儒學造詣
一、先行研究
二、儒學修習的背景
三、虎關師煉的儒學修養
四、結語
第三節 虎關師煉與《元亨釋書》的撰述
一、《元亨釋書》撰述的歷史背景
二、虎關師煉與《元亨釋書》
三、結語
小結
第二章 《元亨釋書》的文獻學研究
**節 《元亨釋書》的版本及流傳
一、先行研究
二、抄本與刻本
三、關于《元亨釋書》諸本的兩個問題
四、《元亨釋書》在東亞的流播
五、結語
第二節 《元亨釋書》的注釋書研究
一、先行研究
二、東福寺古抄本附注
三、綜合性注釋書
四、部分性注釋書
五、結語
小結
第三章 《元亨釋書》的體例與內容
**節 傳部的體例與內容
一、傳部的十科體例
二、傳部十科的內容
三、結語
第二節 表部的體例與內容
一、《資治表》的體例
二、《資治表》之“例”
三、《資治表》之“義”
四、結語
第三節 志部的體例與內容
一、十志的設立
二、十志的結構與內容
三、結語
第四節 《元亨釋書》“贊論”的體例與內容
一、“贊論”體例來源
二、“贊日”的內容與特征
三、“贊論”所見歷史觀
四、結語
第五節 “互見法”的運用
一、“互見法”之敘事
二、“互見法”之寫人
三、中國佛教史籍中的“互見法”
四、結語
小結
第四章 《元亨釋書》的編撰與文獻來源
**節 傳部的編撰與文獻來源
一、傳部對六國史史料的征引
二、傳部對《扶桑略記》的征引
三、傳部對別傳、行狀及語錄類文獻的征引
四、傳部對佛教故事集的征引
五、傳部的編撰與不足
第二節 表部的編撰與文獻來源
一、《資治表》的結構編排
二、《資治表》的主旨與文獻來源
三、結語
第三節 志部的編撰與文獻來源
一、《學修志》等七志對中國佛教史籍的征引
二、《寺像志》《拾異志》對佛教故事集與《扶桑略記》的征引
三、結語
第四節 文獻的搜集方式
一、“竊閱國史”
二、“洽掇諸記”
三、征稽別傳碑銘
四、稽考傳主著述
五、尋訪問詢
六、結語
小結
結論
一、編撰體例和文獻來源
二、“贊論”體例和史觀
參考文獻
附錄一
附錄二
一、研究對象的屬性及其研究史
二、先行研究綜述
三、研究方法與構成
**章 《元亨釋書》的撰者研究
**節 虎關師煉的生平與著述
一、虎關師煉的傳記資料
二、虎關師煉的生平履歷
三、虎關師煉的著述
四、結語
第二節 虎關師煉的儒學造詣
一、先行研究
二、儒學修習的背景
三、虎關師煉的儒學修養
四、結語
第三節 虎關師煉與《元亨釋書》的撰述
一、《元亨釋書》撰述的歷史背景
二、虎關師煉與《元亨釋書》
三、結語
小結
第二章 《元亨釋書》的文獻學研究
**節 《元亨釋書》的版本及流傳
一、先行研究
二、抄本與刻本
三、關于《元亨釋書》諸本的兩個問題
四、《元亨釋書》在東亞的流播
五、結語
第二節 《元亨釋書》的注釋書研究
一、先行研究
二、東福寺古抄本附注
三、綜合性注釋書
四、部分性注釋書
五、結語
小結
第三章 《元亨釋書》的體例與內容
**節 傳部的體例與內容
一、傳部的十科體例
二、傳部十科的內容
三、結語
第二節 表部的體例與內容
一、《資治表》的體例
二、《資治表》之“例”
三、《資治表》之“義”
四、結語
第三節 志部的體例與內容
一、十志的設立
二、十志的結構與內容
三、結語
第四節 《元亨釋書》“贊論”的體例與內容
一、“贊論”體例來源
二、“贊日”的內容與特征
三、“贊論”所見歷史觀
四、結語
第五節 “互見法”的運用
一、“互見法”之敘事
二、“互見法”之寫人
三、中國佛教史籍中的“互見法”
四、結語
小結
第四章 《元亨釋書》的編撰與文獻來源
**節 傳部的編撰與文獻來源
一、傳部對六國史史料的征引
二、傳部對《扶桑略記》的征引
三、傳部對別傳、行狀及語錄類文獻的征引
四、傳部對佛教故事集的征引
五、傳部的編撰與不足
第二節 表部的編撰與文獻來源
一、《資治表》的結構編排
二、《資治表》的主旨與文獻來源
三、結語
第三節 志部的編撰與文獻來源
一、《學修志》等七志對中國佛教史籍的征引
二、《寺像志》《拾異志》對佛教故事集與《扶桑略記》的征引
三、結語
第四節 文獻的搜集方式
一、“竊閱國史”
二、“洽掇諸記”
三、征稽別傳碑銘
四、稽考傳主著述
五、尋訪問詢
六、結語
小結
結論
一、編撰體例和文獻來源
二、“贊論”體例和史觀
參考文獻
附錄一
附錄二
展開全部
《元亨釋書》研究 作者簡介
胡照汀,1984年3月生,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博士,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博士后,韶關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碩士與博士期間兩度赴日本早稻田大學文學學術院訪學交流。在『和漠比較文學』、《寧夏大學學報》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參與編著『海柬高僧伝』(平凡社)。主持省級社科規劃項目1項,廳級科研項目2項。參與國家社科、教育部項目各1項。主要從事日本佛教史籍、中日佛教典籍文獻等方面的研究。
書友推薦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山海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