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shù)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fā)明與發(fā)現(xiàn)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福州及其周邊地區(qū)地質地貌學認知實習指導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2554929
- 條形碼:9787562554929 ; 978-7-5625-5492-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福州及其周邊地區(qū)地質地貌學認知實習指導書 內容簡介
本書是針對初學者的一本野外地質地貌認知實習指導書,面向工程地質、地質學、地理學、城鄉(xiāng)規(guī)劃等專業(yè)低年級大學生,也非常適合業(yè)余地質愛好者、探險者等參考。特色是針對低年級大學生野外經驗少、理論不能聯(lián)系實際的情況,盡可能站在初學者立場上,對各種地質現(xiàn)象都進行了觀察和描述,并通過實際例子為初學者提供范本。書中內容多來自作者多年工作和教學積累的**手資料,翔實可靠。 本書內容基本涵蓋了福建東南沿海典型的巖石類型、構造特征和地貌等,尤其對東南沿海火山巖地質有詳細的描述。本書涉及地貌包括丹霞地貌、河流地貌、花崗巖石蛋地貌和海岸地貌。所選實習剖面出露好,交通方便,地質現(xiàn)象典型。書中也給出了很多工程地質評價的范例。歡迎大家選用。
福州及其周邊地區(qū)地質地貌學認知實習指導書 目錄
第1章 野外地質調查基本技能
1.1 羅盤的結構和運用
1.2 野外地質工作基本程序
1.3 野外地質工作基本技能
1.4 福州典型火山巖和火山碎屑巖描述舉例
第2章 福州地區(qū)地質地貌概況
2.1 地層
2.2 侵入巖
2.3 斷裂構造
2.4 地貌
第3章 羅源灣大澳—三頭牛實習路線
3.1 地層
3.2 巖漿巖
3.3 構造
3.4 實習路線和要求
第4章 登云水庫隧道路線
4.1 主要地層
4.2 侵入巖
4.3 地質構造
4.4 實習路線和要求
第5章 福州連江可門港實習路線
5.1 巖性
5.2 構造
5.3 實習路線和要求
第6章 皇帝洞—壽山石古礦洞路線
6.1 皇帝洞景區(qū)
6.2 中國畬山水景區(qū)參觀
6.3 壽山古礦洞參觀
6.4 參觀中國壽山石館
第7章 福建福鼎煙墩山實習剖面
7.1 區(qū)域地質概況
7.2 主要地層
7.3 侵入巖
7.4 地質構造
7.5 實習路線和要求
第8章 平潭島馬腿—福清東瀚實習路線
8.1 地層
8.2 侵入巖
8.3 地質構造
8.4 實習路線和要求
第9章 泰寧寨下大峽谷實習路線
9.1 泰寧紅色盆地形成的大地構造背景
9.2 地層
9.3 泰寧紅色盆地的構造特征
9.4 寨下丹霞地貌的特征
9.5 大金湖丹霞地貌的發(fā)育過程
9.6 實習路線與要求
第10章 福州鵝鼻嶺實習路線
10.1 區(qū)域地質概況
10.2 主要地層
10.3 侵入巖
10.4 地質構造
10.5 實習路線和要求
第ll章 福馬路(隧道段)地質路線
11.1 區(qū)域地質概況
11.2 主要地層
11.3 侵入巖
11.4 地質構造
11.5 不良地質現(xiàn)象和地質災害評估
11.6 實習路線和要求
第12章 福州下洋—營前實習路線
12.1 地層和巖漿巖
12.2 構造和不良地質現(xiàn)象
12.3 實習路線和要求
第13章 福州大學旗山校區(qū)實習路線
13.1 地質概況
13.2 實習路線和要求
1.1 羅盤的結構和運用
1.2 野外地質工作基本程序
1.3 野外地質工作基本技能
1.4 福州典型火山巖和火山碎屑巖描述舉例
第2章 福州地區(qū)地質地貌概況
2.1 地層
2.2 侵入巖
2.3 斷裂構造
2.4 地貌
第3章 羅源灣大澳—三頭牛實習路線
3.1 地層
3.2 巖漿巖
3.3 構造
3.4 實習路線和要求
第4章 登云水庫隧道路線
4.1 主要地層
4.2 侵入巖
4.3 地質構造
4.4 實習路線和要求
第5章 福州連江可門港實習路線
5.1 巖性
5.2 構造
5.3 實習路線和要求
第6章 皇帝洞—壽山石古礦洞路線
6.1 皇帝洞景區(qū)
6.2 中國畬山水景區(qū)參觀
6.3 壽山古礦洞參觀
6.4 參觀中國壽山石館
第7章 福建福鼎煙墩山實習剖面
7.1 區(qū)域地質概況
7.2 主要地層
7.3 侵入巖
7.4 地質構造
7.5 實習路線和要求
第8章 平潭島馬腿—福清東瀚實習路線
8.1 地層
8.2 侵入巖
8.3 地質構造
8.4 實習路線和要求
第9章 泰寧寨下大峽谷實習路線
9.1 泰寧紅色盆地形成的大地構造背景
9.2 地層
9.3 泰寧紅色盆地的構造特征
9.4 寨下丹霞地貌的特征
9.5 大金湖丹霞地貌的發(fā)育過程
9.6 實習路線與要求
第10章 福州鵝鼻嶺實習路線
10.1 區(qū)域地質概況
10.2 主要地層
10.3 侵入巖
10.4 地質構造
10.5 實習路線和要求
第ll章 福馬路(隧道段)地質路線
11.1 區(qū)域地質概況
11.2 主要地層
11.3 侵入巖
11.4 地質構造
11.5 不良地質現(xiàn)象和地質災害評估
11.6 實習路線和要求
第12章 福州下洋—營前實習路線
12.1 地層和巖漿巖
12.2 構造和不良地質現(xiàn)象
12.3 實習路線和要求
第13章 福州大學旗山校區(qū)實習路線
13.1 地質概況
13.2 實習路線和要求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回憶愛瑪儂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莉莉和章魚
- >
山海經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