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邊緣計算使能工業互聯網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726647
- 條形碼:9787111726647 ; 978-7-111-72664-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邊緣計算使能工業互聯網 本書特色
在工業互聯網+邊緣計算的背景下工業軟件的模式變革和標準化進程和關鍵技術
邊緣計算使能工業互聯網 內容簡介
本書從工業視角出發,對制造業體系架構與發展過程進行回顧與總結,并在工業互聯網的全新架構下,闡述邊緣計算給制造業帶來的改變。首先詳細介紹了在工業互聯網+邊緣計算的背景下工業軟件的模式變革和標準化進程,接著介紹工業邊緣計算中所需要的關鍵技術,包括確定性IP網絡、雙絞線以太網和優選物理層、OPC UA TSN、DDS等新一代工業通信技術、工業4.0管理殼以及工業邊緣計算建模語言IEC 61499,對工業邊緣計算的應用場景(包括參數尋優、熱備份冗余、預測性維護以及數字孿生等)進行了系統介紹。
邊緣計算使能工業互聯網 目錄
前言
第1章 制造業中的控制與計算發展概貌 1
1.1 綜述 1
1.1.1 四次工業革命時期的制造自動化 1
1.1.2 與制造業相關的控制理論的發展進程 3
1.1.3 制造業控制和計算多級分層架構的發展進程 4
1.2 流程工業和離散制造業的自動化發展進程 8
1.2.1 流程工業的自動化發展進程 8
1.2.2 離散制造業的自動化發展進程 10
1.3 工業現場總線和工業以太網的發展歷程 11
1.3.1 流程工業現場總線和工業以太網的發展歷程 12
1.3.2 離散制造業現場總線和工業以太網的發展歷程 14
第2章 工業互聯網與邊緣計算發展現狀 16
2.1 工業互聯網與邊緣計算 16
2.1.1 邊緣計算 16
2.1.2 工業環境下的邊緣計算 17
2.1.3 工業邊緣的兩個視角 21
2.1.4 在工業邊緣構建可靠的虛擬化和控制應用 23
2.2 邊緣可編程工業控制器的發展 27
2.2.1 數據共享是制造業未來的急切需要 27
2.2.2 差異性是贏得市場競爭的重要手段 28
2.2.3 邊緣可編程控制器是OT與IT融合的利器 30
2.2.4 讓控制器具有內生的信息安全 33
2.2.5 邊緣可編程控制器的軟件架構和配置 36
2.2.6 小結 38
第3章 工業互聯網下邊緣計算體系架構 39
3.1 工業邊緣計算體系架構 39
3.1.1 工業系統體系架構變化 39
3.1.2 工業互聯網云平臺+邊緣計算下的軟件新需求 42
3.1.3 微服務架構與工業邊緣計算 43
3.2 工業軟件新形態——工業App與工業應用市場 46
3.2.1 工業邊緣應用新模式 46
3.2.2 面向工業邊緣App的統一建模語言IEC 61499 49
3.2.3 輕量級容器化工業邊緣微服務應用的運行環境 52
3.3 工業邊緣計算標準化進程 53
3.3.1 IEEE P2805.1邊緣計算節點自我管理協議 55
3.3.2 IEEE P2805.2邊緣計算節點數據采集、過濾與緩存管理協議 55
3.3.3 IEEE P2805.3邊–云協作機器學習協議 56
第4章 工業邊緣計算關鍵技術 58
4.1 下一代工業邊緣通信技術 58
4.1.1 工業以太網一網到底的發展 58
4.1.2 單對雙絞線以太網和先進物理層 65
4.1.3 OPC UA TSN 76
4.1.4 數據分發服務 100
4.1.5 確定性IP網絡 123
4.2 工業4.0管理殼 125
4.2.1 工業4.0參考架構模型RAMI4.0和資產管理殼的概念 125
4.2.2 工業4.0基本元件模型 127
4.2.3 資產管理殼的基本結構 130
4.2.4 工業4.0基本元件的開發實踐概述 132
4.2.5 PLCopen關于AAS開發的進展 142
4.3 工業邊緣計算建模語言IEC 61499 145
4.3.1 IEC 61499功能塊標準簡介 145
4.3.2 IEC 61499與IEC 61131-3的區別 151
4.3.3 IEC 61499應用前景 153
4.4 工業邊緣計算與機器學習 154
第5章 工業邊緣計算潛在應用場景 157
5.1 參數尋優 157
5.2 熱備份冗余 159
5.3 預測性維護 161
5.3.1 預測性維護的發展 161
5.3.2 預測性維護的場景 163
5.3.3 預測性維護的方法 165
5.3.4 預測性維護的實現 168
5.3.5 小結 171
5.4 數字孿生 171
5.4.1 數字孿生產生的背景 172
5.4.2 數字孿生的特征 176
5.4.3 工業數字孿生 181
5.4.4 邊緣架構中的數字孿生 183
5.4.5 數字孿生應用場景分析 185
結語 190
第1章 制造業中的控制與計算發展概貌 1
1.1 綜述 1
1.1.1 四次工業革命時期的制造自動化 1
1.1.2 與制造業相關的控制理論的發展進程 3
1.1.3 制造業控制和計算多級分層架構的發展進程 4
1.2 流程工業和離散制造業的自動化發展進程 8
1.2.1 流程工業的自動化發展進程 8
1.2.2 離散制造業的自動化發展進程 10
1.3 工業現場總線和工業以太網的發展歷程 11
1.3.1 流程工業現場總線和工業以太網的發展歷程 12
1.3.2 離散制造業現場總線和工業以太網的發展歷程 14
第2章 工業互聯網與邊緣計算發展現狀 16
2.1 工業互聯網與邊緣計算 16
2.1.1 邊緣計算 16
2.1.2 工業環境下的邊緣計算 17
2.1.3 工業邊緣的兩個視角 21
2.1.4 在工業邊緣構建可靠的虛擬化和控制應用 23
2.2 邊緣可編程工業控制器的發展 27
2.2.1 數據共享是制造業未來的急切需要 27
2.2.2 差異性是贏得市場競爭的重要手段 28
2.2.3 邊緣可編程控制器是OT與IT融合的利器 30
2.2.4 讓控制器具有內生的信息安全 33
2.2.5 邊緣可編程控制器的軟件架構和配置 36
2.2.6 小結 38
第3章 工業互聯網下邊緣計算體系架構 39
3.1 工業邊緣計算體系架構 39
3.1.1 工業系統體系架構變化 39
3.1.2 工業互聯網云平臺+邊緣計算下的軟件新需求 42
3.1.3 微服務架構與工業邊緣計算 43
3.2 工業軟件新形態——工業App與工業應用市場 46
3.2.1 工業邊緣應用新模式 46
3.2.2 面向工業邊緣App的統一建模語言IEC 61499 49
3.2.3 輕量級容器化工業邊緣微服務應用的運行環境 52
3.3 工業邊緣計算標準化進程 53
3.3.1 IEEE P2805.1邊緣計算節點自我管理協議 55
3.3.2 IEEE P2805.2邊緣計算節點數據采集、過濾與緩存管理協議 55
3.3.3 IEEE P2805.3邊–云協作機器學習協議 56
第4章 工業邊緣計算關鍵技術 58
4.1 下一代工業邊緣通信技術 58
4.1.1 工業以太網一網到底的發展 58
4.1.2 單對雙絞線以太網和先進物理層 65
4.1.3 OPC UA TSN 76
4.1.4 數據分發服務 100
4.1.5 確定性IP網絡 123
4.2 工業4.0管理殼 125
4.2.1 工業4.0參考架構模型RAMI4.0和資產管理殼的概念 125
4.2.2 工業4.0基本元件模型 127
4.2.3 資產管理殼的基本結構 130
4.2.4 工業4.0基本元件的開發實踐概述 132
4.2.5 PLCopen關于AAS開發的進展 142
4.3 工業邊緣計算建模語言IEC 61499 145
4.3.1 IEC 61499功能塊標準簡介 145
4.3.2 IEC 61499與IEC 61131-3的區別 151
4.3.3 IEC 61499應用前景 153
4.4 工業邊緣計算與機器學習 154
第5章 工業邊緣計算潛在應用場景 157
5.1 參數尋優 157
5.2 熱備份冗余 159
5.3 預測性維護 161
5.3.1 預測性維護的發展 161
5.3.2 預測性維護的場景 163
5.3.3 預測性維護的方法 165
5.3.4 預測性維護的實現 168
5.3.5 小結 171
5.4 數字孿生 171
5.4.1 數字孿生產生的背景 172
5.4.2 數字孿生的特征 176
5.4.3 工業數字孿生 181
5.4.4 邊緣架構中的數字孿生 183
5.4.5 數字孿生應用場景分析 185
結語 190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莉莉和章魚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自卑與超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虎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