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刑法新教程(第五版)(現代刑事法學系列教材;中國刑法學研究會推薦教材)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316284
- 條形碼:9787300316284 ; 978-7-300-31628-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刑法新教程(第五版)(現代刑事法學系列教材;中國刑法學研究會推薦教材) 內容簡介
本次修訂主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等,對總論部分和個罪部分進行了大量的修改,同時針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對原有的一些觀點進行了修正,反映了近期新的研究成果。
刑法新教程(第五版)(現代刑事法學系列教材;中國刑法學研究會推薦教材) 目錄
上編 刑法總論
**章 刑法學和刑法概說 3
**節 刑法學概述 3
第二節 刑法的概念和性質 8
第三節 刑法的創制和完善 9
第四節 刑法的根據和任務 19
第五節 刑法的體系和解釋 20
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則 25
**節 刑法基本原則的界定和意義 25
第二節 罪刑法定原則 27
第三節 適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則 33
第四節 罪責刑相適應原則 34
第五節 罪責自負原則 37
第六節 主客觀相統一原則 38
第七節 懲罰與教育相結合原則 39
第三章 刑法的效力范圍 43
**節 刑法的空間效力 43
第二節 刑法的時間效力 50
第四章 犯罪概念與犯罪構成 53
**節 犯罪概念 53
第二節 犯罪構成 57
第五章 犯罪主體 63
**節 犯罪主體概述 63
第二節 刑事責任能力 65
第三節 與刑事責任能力有關的因素 67
第四節 犯罪主體的特殊身份 75
第五節 單位犯罪 81
第六章 犯罪主觀方面 83
**節 犯罪主觀方面概述 83
第二節 犯罪故意 85
第三節 犯罪過失 91
第四節 意外事件 94
第五節 犯罪目的和犯罪動機 95
第六節 認識錯誤 98
第七章 犯罪客觀方面 101
**節 犯罪客觀方面概述 101
第二節 危害行為 103
第三節 危害結果 111
第四節 危害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 115
第五節 犯罪的其他客觀要件 119
第八章 犯罪客體 120
**節 犯罪客體概述 120
第二節 犯罪客體的種類 122
第三節 犯罪對象及其與犯罪客體的關系 124
第九章 正當行為 126
**節 正當行為概述 126
第二節 正當防衛 128
第三節 緊急避險 136
第四節 其他正當行為 140
第十章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態 146
**節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態概述 146
第二節 犯罪既遂形態 150
第三節 犯罪預備形態 153
第四節 犯罪未遂形態 155
第五節 犯罪中止形態 159
第十一章 共同犯罪形態 164
**節 共同犯罪概述 164
第二節 共同犯罪的形式 167
第三節 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責任 170
第四節 共同犯罪與身份 175
第十二章 一罪與數罪形態 178
**節 罪數判斷標準 178
第二節 一罪的類型 180
第三節 數罪的類型 196
第十三章 刑事責任 198
**節 刑事責任概述 198
第二節 刑事責任的根據 201
第三節 刑事責任的形成與解決 204
第十四章 刑罰概說 207
**節 刑罰的概念 207
第二節 刑罰的功能 210
第三節 刑罰的目的 215
第十五章 刑罰的體系和種類 221
**節 刑罰的體系 221
第二節 主 刑 223
第三節 附加刑 231
第四節 非刑罰處理方法 238
第十六章 刑罰裁量 242
**節 刑罰裁量概述 242
第二節 刑罰裁量原則 243
第三節 量刑情節 245
第十七章 刑罰裁量制度 257
**節 累 犯 257
第二節 自首與立功 261
第三節 數罪并罰 267
第四節 緩 刑 279
第十八章 刑罰執行 285
**節 刑罰執行概述 285
第二節 減 刑 286
第三節 假 釋 289
第十九章 刑罰消滅 293
**節 刑罰消滅概述 293
第二節 時 效 294
第三節 赦 免 296
下編 刑法各論
第二十章 刑法各論概述 307
**節 刑法各論與刑法總論的關系 307
第二節 刑法分則的體系 309
第三節 具體犯罪條文的構成 311
第四節 法條競合 315
第二十一章 危害國家安全罪 318
**節 危害國家安全罪概述 318
第二節 危害國家安全罪分述 319
第二十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330
**節 危害公共安全罪概述 330
第二節 危害公共安全罪分述 332
第二十三章 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 369
**節 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概述 369
第二節 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 372
第三節 走私罪 381
第四節 妨害對公司、企業的管理秩序罪 391
第五節 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罪 402
第六節 金融詐騙罪 432
第七節 危害稅收征管罪 442
第八節 侵犯知識產權罪 454
第九節 擾亂市場秩序罪 464
第二十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 479
**節 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概述 479
第二節 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分述 481
第二十五章 侵犯財產罪 516
**節 侵犯財產罪概述 516
第二節 侵犯財產罪分述 518
第二十六章 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 548
**節 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概述 548
第二節 擾亂公共秩序罪 551
第三節 妨害司法罪 592
第四節 妨害國(邊)境管理罪 605
第五節 妨害文物管理罪 610
第六節 危害公共衛生罪 615
第七節 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 625
第八節 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罪 642
第九節 組織、強迫、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 656
第十節 制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罪 660
第二十七章 危害國防利益罪 666
**節 危害國防利益罪概述 666
第二節 危害國防利益罪分述 668
第二十八章 貪污賄賂罪 681
**節 貪污賄賂罪概述 681
第二節 貪污賄賂罪分述 682
第二十九章 瀆職罪 708
**節 瀆職罪概述 708
第二節 瀆職罪分述 710
第三十章 軍人違反職責罪 737
**節 軍人違反職責罪概述 737
第二節 軍人違反職責罪分述 739
刑法新教程(第五版)(現代刑事法學系列教材;中國刑法學研究會推薦教材) 節選
**章 刑法學和刑法概說 **節 刑法學概述 一、刑法學的研究對象 刑法學是法律科學中的一門重要學科。包括刑法學在內的所有法學學科,乃至任何學科,都有其特定的研究對象。那么,刑法學的研究對象或者說研究范圍是什么呢(這個問題實質上也是回答什么是刑法學)?我國以往刑法理論中通行的觀點認為:“刑法學就是對犯罪和刑罰的規律、對刑事立法和司法實踐進行理論概括的科學。”①或者說:“刑法是國家的基本法律,是掌握政權的階級即統治階級,為了維護本階級政治上的統治和經濟上的利益,根據自己的意志,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并給犯罪人以何種刑罰處罰的法律。犯罪和刑罰構成刑法的基本內容。所以,刑法學也就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規定的犯罪和刑罰的科學。”②但是,隨著我國刑法研究的不斷深入發展,我國一些刑法學者對于刑法的基本內容有了新的表述,即“刑法以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為其基本內容”③,或者說刑法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④。相應地,關于刑法學的研究對象,刑法學者也作了重新界定:“刑事責任是相對獨立的范疇,它既不能包括在犯罪概念中,也不能包括在刑罰概念中”。“刑法學的研究對象應當是‘刑法及其所規定的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而不能僅僅是‘刑法及其所規定的犯罪和刑罰'”⑤。我們認為,簡單地說刑法就是規定犯罪與刑罰的法律,雖然算不上錯誤,但卻是不夠全面的;為了全面、科學地界定刑法學的研究對象,應當將刑事責任包括在其中。是否應當將刑事責任視為刑法內容的一個獨立范疇,涉及刑事責任在刑法中的地位,以及刑事責任與刑罰的關系問題。我們認為,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是刑法的三大基本內容。這三者之間既存在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又具有不同的功用,從刑事司法的角度分析:刑事責任和刑罰是犯罪的法律后果,因此刑事責任和刑罰二者均以犯罪的存在為前提;同時,適用刑罰以犯罪和刑事責任為前提(我國刑法第5條明確規定“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適用刑罰不能忽視行為人的刑事責任的大小程度;另外,刑事責任本身又是以犯罪為前提的,沒有犯罪,自然談不上刑事責任的問題。由此可見,刑事責任具有溝通犯罪與刑罰從而使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三者構成刑法有機體系的重要作用,刑事責任在刑法體系中是一個獨立且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刑法學是以刑法及其所規定的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為研究對象的一個學科。現行刑法及其規范內容,即刑法文本所規定的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是刑法學研究的重點。對于刑事司法工作來說,對現行刑法規范從實務角度進行闡釋,是至關重要的。但是,刑法學不僅研究現行刑法及其規范內容,而且還要研究刑法范疇本身所涉及的基本理論問題。具體而言,我國刑法學的研究對象或研究范圍包括:(1)刑法的概念、本質、任務、制定根據、基本原則和效力范圍;(2)犯罪概念、犯罪構成及其要件基本原理;(3)包括刑事責任能力、特殊身份等內容在內的犯罪主體理論;(4)包括罪過、犯罪目的與動機、認識錯誤等內容在內的犯罪主觀方面問題;(5)包括危害行為、危害結果、刑法因果關系在內的犯罪客觀方面問題;(6)犯罪客體問題;(7)正當行為理論;(8)故意犯罪停止形態理論;(9)共同犯罪理論;(10)罪數形態理論;(11)刑事責任理論;(12)刑罰的本質、功能、種類以及刑罰裁量、執行、消滅制度等刑罰基本理論;(13)各種具體犯罪的概念、構成特征和處罰;(14)刑事立法的理論與實踐,以及刑事司法(包括司法解釋)的適用法律、解釋法律原則等問題。需要說明的是,以上闡述的“刑法學”,是指狹義的刑法學,也即*通常意義上所講的刑法學。實際上,刑法學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類和理解:(1)按照研究范圍的大小,可以將刑法學分為狹義刑法學和廣義刑法學。狹義刑法學,就是指上述研究刑法及其所規定的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學科;廣義刑法學,是指研究有關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一切問題的學科,其研究對象除包括狹義刑法學的研究對象外,還包括犯罪的原因、刑事政策等。目前已經從刑法學中獨立出來的犯罪學、刑事政策學等學科,都屬于廣義的刑法學。(2)按照研究手段和目的,可以把刑法學分為沿革刑法學、比較刑法學、理論刑法學和注釋刑法學。沿革刑法學,亦稱歷史刑法學或刑法史學,是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研究刑法的發展、變化規律以及歷代刑法制度,以為今用的學科。比較刑法學用比較研究的方法對國內外刑法、一國內不同法域刑法[如我國大陸(內地)刑法與港、澳、臺地區刑法的區際比較]進行研究。理論刑法學,從哲學、社會學等純理論角度研究刑法,而不研究具體犯罪甚至刑法具體制度。注釋刑法學,是為適用法律之目的,而對現行刑法條文和規范進行詮釋,闡明立法原意。(3)按照法律的地域范圍,可以把刑法學分為國內刑法學、外國刑法學和國際刑法學。國內刑法學研究本國刑法;外國刑法學研究某一國、某幾國或世界各國刑法;國際刑法學,是以國家之間有關刑事問題的實體法與程序法為研究對象的學科。
刑法新教程(第五版)(現代刑事法學系列教材;中國刑法學研究會推薦教材) 作者簡介
主編 趙秉志 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暨法學院教授、法學博士、博士生導師,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撰寫第一、二、五、六、十、十四章)副主編 黃京平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法學博士、博士生導師,中國刑法學研究會顧問。(撰寫第十二、十五、十七、十八、十九章)陰建峰 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暨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中國刑法研究所所長、教授、法學博士、博士生導師,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暨常務副秘書長。(負責本教材第二版問世以來頒行的全部刑法修正案以及刑法立法解釋、司法解釋所涉罪名部分論述的修改和增寫)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唐代進士錄
- >
史學評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