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中國當代書信集:給邱家瓦的三十封信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1516826
- 條形碼:9787571516826 ; 978-7-5715-1682-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當代書信集:給邱家瓦的三十封信 本書特色
這你來我往的三十封信不只屬于邱志杰和邱家瓦,更是屬于眾多成長中的孩子以及和自己一樣的成年人,這些像父親一樣給我們的特別經典的箴言,可以去點亮某些黑暗時刻,或者終結童年噩夢。邱志杰父女二人以通信的方式展開對話,探討關于人生、時間、生命、未來、成敗等諸多深刻的話題,字里行間飽含父女之情,也不乏代際間的思想碰撞,充滿哲思,引人思考,共同書寫了一本容納了愛的箴言的“邱氏家書”。
中國當代書信集:給邱家瓦的三十封信 內容簡介
南京長江大橋對中國人來說意義重大,它是我國**座自主設計建造的“工程奇跡”,卻有很多人選擇到這里來結束生命。藝術家邱志杰曾參與南京長江大橋干預自殺的工作,在橋上勸解那些企圖自殺的人。當初勸解的話,他希望也能說給自己的女兒以及更多的孩子和家長聽,于是創作了三十張以南京長江大橋為主體的水墨畫,寫了三十封飽含哲理的書信,將三十句盤桓在心底的話告訴女兒,希望她的一生理性、勇敢、從容、堅韌、超然、溫柔、有耐心。 在女兒有能力回信的年紀,這三十封信終于首次結集出版。本書收錄了邱志杰創作的全部三十張穿越生死的水墨畫、三十封語重心長的書信以及女兒邱家瓦寫給爸爸的回信。父女倆將以書信的形式探討關于人生、時間、生命、未來、成敗、人際關系等諸多深刻的話題,字里行間飽含父女之情,也不乏代際間的思想碰撞,充滿哲思,引人思考,給人啟發。
中國當代書信集:給邱家瓦的三十封信 目錄
雖說過眼云煙,但也曾是萬物
你曾經九死一生
你要去數清一個蘋果里有多少棵樹
你們要互相成為灌溉者
把你的秘密放在他們夠不著的地方
用你的耐心戰勝冷漠
他們所說的未來只是空中樓閣
不要嘗試離開現在
你要時常回到過去
你要成為世界的彈簧
不要相信天長地久的誓言
不要讓過度的表達成為自己的負擔
每一種結果都并不太壞
上升者和墜落者擦肩而過
你要相信變化
不要失去你的平衡
舉重若輕,舉輕若重
在平靜中你才能看得清楚
不要接受他們給你的定義
消耗的越多,得到的越多
不要忘記你兒時的懷疑
天外有天,海內有海
隧道的出口不只在發光的地方
你不用在他們的比賽中成為勝利者
你的態度決定了你的深度
沒有什么比溫柔更強大
關于黑暗和光明的知識都只是幻象
巨人的沉沒總是緩慢的
誰也無法禁止你偷著樂
土壤的勝利姍姍來遲
用藝術救助心靈
父女影像
中國當代書信集:給邱家瓦的三十封信 節選
瓦瓦: 這套畫雖然名為《給邱家瓦的三十封信》,其實一共有三十一張。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的咖啡廳入口還有一面墻,當時的杰羅姆·桑斯館長認為,既然是我的展覽,那這面墻上也應該是我的作品。當時已經畫完了展廳內的三十張信,我就又畫了這第三十一張——《僅僅是活著的感覺,就足夠欣喜》,算是這三十封信的“封面”。 畫面上方,在南京長江大橋的鋼梁結構之間出現了一根樹干,它的上半部分被加工成一支巨大的鉛筆,卷筆刀削出的螺旋形刨花升騰而上,木頭的年輪在這種螺旋形刨花上展現出漂亮的紋理。鉛筆的木頭部分是保護石墨筆芯的,總是被卷筆刀削掉成為刨花,雖說刨花很漂亮,但它們是漂亮的犧牲品。 樹干的中部長出樹杈,樹杈上又長出很多魚。大橋下面的長江水里游著的魚出現在鋼梁之間,而這個位置通常是走火車的。靜靜地在水里游了幾萬年的魚,此刻行進在火車的空間中。 樹干的下半部分甩出很多樹根,一部分樹根扎進土壤里,另外的扎進兩朵云彩里。 一些樹根穿過那塊土壤,延伸到畫面的下方,成為海螺的結構線。海螺的下半部分是它的實殼。之所以要把鏤空的結構和海螺的殼體畫在一起,是要大家去想海螺的內部結構。海螺內部的螺旋結構,可以對能量的擾動產生遞減作用。你注意到我在海螺頭上畫了一個螺旋槳、在海螺口上畫了一個燈塔嗎?即使海螺的內部狂風大作、波濤翻滾,它的口上照樣風平浪靜;如果它的外部波濤洶涌,它的內部仍然是風平浪靜。我把這個海螺的畫面做成了展廳里的裝置,叫作《內部的風暴》。 那個燈塔上燈的造型,是你的小腦袋。在這張畫上,我畫的是一種生機勃勃的“爭”的感覺。每一個生命都承擔著這樣或那樣、內部或外部的沖擊,他們從一切可能的地方爭取養分,魚從樹木中獲得養分,樹木從土壤和云朵中獲得養分,而生存就是為了成為那支能書寫的鉛筆,那些成為犧牲品的刨花,是我們交付的代價。 我小時候背過嚴復先生翻譯的英國人赫胥黎的《天演論》,對它一直印象很深。那里面說:“……怒生之草,交加之藤,勢如爭長相雄。各據一抔壤土,夏與畏日爭,冬與嚴霜爭,四時之內,飄風怒吹,或西發西洋,或東起北海,旁午交扇,無時而息。上有鳥獸之踐啄,下有蟻蝝之嚙傷,憔悴孤虛,旋生旋滅,菀枯頃刻,莫可究詳。是離離者亦各盡天能,以自存種族而已。” 這段話里對我影響*大的是那句“是離離者亦各盡天能”,以及那個“爭”字。今天的人,經常忘了生命是一場戰斗,要不斷地戰斗,才會換來自己和種族的生存。人總是把自己活著這件事當作理所當然,其實一點兒也不理所當然啊!我們有得吃、有得住,因此活著,這都是我們和幫助我們的人奮斗的結果。其實我們每天是做了很多工作來維持生存的。我們每天要喝水、要吃飯;我們過馬路要東張西望,以免被車撞死;我們出門要記得戴口罩,以免感染病毒;我們聞到不好的氣味會本能地捂鼻子。其實做這些工作都是為了保護自己,讓自己生存下來,甚至可以說這就是一種斗爭。生命是“爭”的結果。條件不同,際遇不同,所爭得的生存有的絢爛宏偉,有的卑小微賤,但只要是“爭”著生存,就各有精氣神,就值得被尊重。 很多人不珍惜很多事,都只是因為忘了他所擁有的東西本是他好不容易爭來的。 你想,我們每天早上醒來,能看見陽光,能看見窗外的花,能聽到鳥在叫,難道這一切不值得珍惜嗎?你想,如果你天生是一個盲人,你能看得見花、看得見陽光了,這件事情是多么珍貴;如果你天生是個聾子,你能聽得見鳥叫了,這件事情又是多么困難和珍貴。所以,每天早上一醒來,我的聽力沒有喪失,視力也沒有喪失,我就要告訴自己說太好了,我還看得見、聽得見,我沒有失去智力和感受力,真是太好了。 所以說:僅僅是活著的感覺,就足夠欣喜。 爸爸 P3-5
中國當代書信集:給邱家瓦的三十封信 作者簡介
邱志杰 藝術家與策展人,創作涉及書法、水墨繪畫、攝影、錄像、裝置、劇場表演等多種形式。曾出版《總體藝術論》《萬物有靈》《記憶考古》等作品集。作為策展人曾策劃中國**影像藝術展“現象與影像”、第9屆上海雙年展等。主要個展包括“文字生涯”“偶像的黃昏”“破冰”等。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巴金-再思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二體千字文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