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黨員實用手冊(封面帶黨徽)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5148475
- 條形碼:9787505148475 ; 978-7-5051-4847-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黨員實用手冊(封面帶黨徽) 本書特色
1.實用性,聚焦黨的創新理論、黨的大政方針政策、黨史知識、黨章黨規黨紀等
本書以黨的指導思想為指導,貫徹二十大黨章,落實新的黨內法規,樹立正確的黨史觀,聚焦新時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務,運用具有熱點的關鍵詞、關鍵句,采用問答形式,從黨的性質與宗旨、黨的指導思想、黨的組織原則和組織制度、黨員的標準和條件、黨員的權利與義務,以及黨的理論知識、黨史知識等方面進行簡明扼要論述,層次分明,結構緊湊,實用性強,回答了新時代新征程新形勢新要求黨員應知應會應學的重要知識。
2.內容豐富,可讀性強
本書結合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新的會議精神和黨內法規、黨史知識等進行全面系統重點覆蓋,內容全面,知識豐富,語言通俗易懂,理論性與實操性相結合,一看就懂,一學就會。
黨員實用手冊(封面帶黨徽) 內容簡介
本書采用問答形式,從黨的性質與宗旨、黨的指導思想、黨的領導與建設、黨的組織原則和組織制度、黨的紀律、黨員的標準和條件、黨員的權利與義務、黨員的組織關系和組織生活、黨員的黨籍黨齡黨費,以及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黨史知識、黨內法規等方面系統闡述黨員的關于黨的重要知識點,旨在為廣大基層黨組織、黨務工作者和黨員提供實用工作指導。
黨員實用手冊(封面帶黨徽)黨員實用手冊(封面帶黨徽) 前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黨。我們黨作為世界上*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要始終贏得人民擁護、鞏固長期執政地位,必須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這既是對我們黨一百年黨的建設歷史經驗的總結,也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高度的政治擔當和憂患意識的體現,更是對今后以自我革命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要求和重托。
黨的十九大提出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黨的二十大強調繼續落實這一總要求,并強調必須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二十大對深入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提出了更高要求、更高標準,即要更進一步實現黨的建設從“有形”到“有效”、從體量到質量、從入腦到入心、從上層到基層的深化和延展,以不斷鞏固和擴大全面從嚴治黨的成果和影響,切實從具體的辦法、制度安排,特別是操作層面上保障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這是對全黨提出的重大研究課題,需要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進行更進一步的探索創新。《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黨建部學者講黨建實務系列叢書》,是這種探索創新的積極嘗試和前沿成果,不僅有助于廣大黨務工作者理解把握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更回應了當前貫徹落實黨章黨內法規的熱切期盼。
黨員實用手冊(封面帶黨徽) 目錄
一、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
1.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是什么?
2.為什么說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
3.為什么說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
4.“兩個先鋒隊”的關系是什么?
5.為什么說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6.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夠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7.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夠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8.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夠代表中國*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9.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是什么?
10.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二、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
1.黨的指導思想是什么?
2.什么是馬克思主義?
3.什么是列寧主義?
4.什么是毛澤東思想?
5.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什么是鄧小平理論? 什么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什么是科學發展觀?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如何全面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 方法論和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三、黨的領導與黨的建設
如何理解全面從嚴治黨? 如何理解黨的全面領導? 什么是黨的政治領導? 什么是黨的思想領導? 什么是黨的組織領導? 如何理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什么是黨的政治建設? 什么是黨的思想建設? 什么是黨的組織建設? 什么是黨的作風建設? 什么是黨的紀律建設? 什么是黨的制度建設? 什么是黨的執政能力建設? 什么是黨的先進性建設? 什么是黨的純潔性建設? 如何深刻領會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四、黨的組織原則和組織制度
1.什么是黨的組織原則?
2.黨的組織制度是什么?
3.什么是民主集中制?
4.黨的組織生活有哪些?
5.什么是黨內政治生活?
6.什么是“三會一課”?
7.什么是雙重組織生活?
8.什么是黨員活動日?
9.什么是黨的代表大會?
10.什么是黨的代表會議?
11.黨代表會議與黨代表大會有哪些區別?
12.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和黨的全國代表會議的區別是什么?
13.黨的中央委員會是如何產生和運轉的?
…………
55.如何理解一人一票表決制?
56.選票的結果有哪些?
57.可以委托他人代寫選票嗎?
58.什么是記名投票?
59.黨內選舉為什么要采用無記名投票的方式?
60.計票人和監票人的作用是什么?
61.選舉的結果有哪些?
62.什么時候需要遞補?怎樣進行調整和增選?
63.黨員享有哪些權利?
五、黨的紀律
1.黨員為什么要遵守黨的紀律?
2.黨的紀律建設何時納入黨的建設總體布局?
…………
受警告處分的黨員應受哪些限制? 受嚴重警告處分的黨員應受哪些限制? 受撤銷黨內職務處分的黨員要受到哪些限制? 撤銷黨內職務和免職有什么區別? 受留黨察看處分的黨員要受哪些限制? 受開除黨籍處分的黨員應受到哪些限制? 開除黨籍和除名有何區別? 從輕處分和減輕處分的內容和區別是什么? 從重處分和加重處分的內容和區別是什么?…………六、黨的理論知識
1.什么是“三嚴三實”? / 100
2.什么是“兩學一做”? / 101
3.“新時代”意味著什么? / 103
…………
什么是監督執紀“四種形態”? / 120 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是什么? / 121 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和本質要求是什么? / 121 什么是“五個必由之路” / 122 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是什么? / 122 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是什么? / 124 什么是偉大建黨精神? / 125 什么是“三個務必”?…………
七、黨的歷史知識
黨的一大是何時召開的?出席會議的代表都有誰? 黨的一大通過的綱領基本內容是什么? 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的標志和意義分別是什么?4.黨的二大是何時召開的?其提出的民主革命綱領基本內容 是什么?
5.黨的三大是何時召開的?其主要內容是什么?
6.黨的四大是何時召開的?其主要意義和不足是什么?
7.五卅運動的主要過程是怎樣的?
8.黨的五大是何時召開的?其主要內容是什么?
9.南昌起義的過程和意義是什么?
10.八七會議的主要內容和意義是什么?
…………
八、黨員的標準和條件
黨員應該具有什么樣的標準?…………
九、預備黨員和申請入黨
1.什么是正確的入黨動機?
2.如何端正入黨動機?
3.為什么要自覺接受黨組織的培養、教育和考察?
4.黨章規定的入黨手續是什么?
…………
十、黨員的權利與義務
1.黨員權利的具體表現形式有哪些?
2.什么是黨員的表決權?
3.什么是黨員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4.如何保障黨員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5.什么是黨員的請求權?
6.什么是黨員的申訴權?
7.如何保障黨員的申訴權?
8.什么是黨員的控告權?
9.黨員應如何行使批評、揭發、檢舉的權利?
…………
十一、黨員的組織關系和組織生活
什么是黨員組織關系? 什么是黨員組織關系介紹信? 什么是黨員證明信? 復轉軍人黨員如何轉遞組織關系? 大中專畢業生黨員如何轉遞組織關系? 離退休干部、職工黨員如何轉遞組織關系? 援外人員中黨員如何轉遞組織關系? 流動黨員如何轉遞組織關系? 黨員丟失組織關系或黨員證明信應該如何處理? / 208 黨員組織關系介紹信或黨員證明信過期該如何處理? / 208 黨員超過規定期限未轉接組織關系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黨員不辭而別如何處理?…………
黨員實用手冊(封面帶黨徽) 相關資料
14.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是什么?
黨的二十大提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15.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和本質要求是什么?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和本質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并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對這幾方面作出闡述。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這個概括是黨深刻總結我國和世界其他國家現代化建設的歷史經驗,對我國這樣一個東方大國如何加快實現現代化在認識上不斷深入、戰略上不斷成熟、實踐上不斷豐富而形成的思想理論結晶,我們要深刻領會、系統把握,特別是要把這個本質要求落實到各項工作之中。
什么是“五個必由之路”?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黨必須牢記,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團結奮斗是中國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必由之路,貫徹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我國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全面從嚴治黨是黨永葆生機活力、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的必由之路。”c 并要求, 必須倍加珍惜、始終堅持,咬定青山不放松,引領和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巍巍巨輪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什么是“三個務必”?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黨同志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華章。”
14.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是什么?
黨的二十大提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15.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和本質要求是什么?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和本質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并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對這幾方面作出闡述。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這個概括是黨深刻總結我國和世界其他國家現代化建設的歷史經驗,對我國這樣一個東方大國如何加快實現現代化在認識上不斷深入、戰略上不斷成熟、實踐上不斷豐富而形成的思想理論結晶,我們要深刻領會、系統把握,特別是要把這個本質要求落實到各項工作之中。
什么是“五個必由之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黨必須牢記,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團結奮斗是中國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必由之路,貫徹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我國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全面從嚴治黨是黨永葆生機活力、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的必由之路。”c 并要求, 必須倍加珍惜、始終堅持,咬定青山不放松,引領和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巍巍巨輪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什么是“三個務必”?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黨同志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華章。”
1949年3月,毛澤東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響亮提出:“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從“兩個務必”到“三個務必”,時間上跨越了73年。“兩個務必”是特定歷史時代的產物,是中國共產黨人對革命勝利后黨的建設和國家前途的冷靜思考,是對“進京趕考”的積極心態和精神狀態;“三個務必”同樣也是特定歷史節點的產物,是在我們黨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發出的響亮號召,是對走好新的趕考之路提出的新要求。
…………
…………
9.南昌起義的過程和意義是什么?
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領導部分國民革命軍在江西省南昌市舉行武裝起義。起義由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譚平山領導。經過激戰,全殲守軍3000余人,繳獲各種槍5000余支( 挺),子彈70余萬發, 大炮數門。1927年8 月2 日,南昌市各界群眾數萬人集會,慶祝南昌起義的偉大勝利和革命委員會的成立。南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的帶有全局意義的一次武裝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統治的第一槍,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創建革命軍隊、武裝奪取政權的開始。
八七會議的主要內容和意義是什么?1927 年8 月7 日,中共中央在漢口原俄租界三教街41號(今鄱陽街139號)召開了緊急會議。會議由李立三主持,羅米那茲和瞿秋白分別作了報告,毛澤東作重要發言,提出了“槍桿子里出政權”的論斷。會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告全黨黨員書》等文件。大會總結了大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堅決糾正和結束了陳獨秀的右傾機會主義錯誤,號召廣大黨員和革命群眾繼續戰斗。會議確定了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屠殺政策的總方針,選出了新的臨時中央政治局。八七會議使黨在危急關頭確定了正確的方針,給正處于思想混亂、組織渙散的中國共產黨指出了新的出路,是從失敗走向勝利的歷史轉折點。
秋收起義的主要過程和意義是什么?1927年9月9日,毛澤東在湘贛邊界領導發動了秋收起義,起義部隊總兵力5000多人,盧德銘任總指揮。起義部隊以奪取長沙為目標,具體部署了周詳的行動計劃。但由于國民黨軍加強了長沙守備,并向工農革命軍反撲,以及軍分散行動等原因,進攻長沙的計劃無法實現。毛澤東決定放棄進攻長沙的計劃,率領起義部隊沿羅霄山脈南移,尋求立足之地。部隊幾經挫折,經過三灣改編,將黨的支部建在連上,并改變原定部署,決定向敵人統治較為薄弱的井岡山進軍。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公開打出中國共產黨的旗幟,表明中國共產黨探索武裝奪取政權新道路的決心,將土地革命和武裝斗爭聯系在一起,并開始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標志著中國革命從城市向農村戰略轉移的開始。
黨員實用手冊(封面帶黨徽) 作者簡介
姬旭輝,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黨的建設教研部副教授,校(院)團委副書記。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經濟學專業博士,日本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部訪問學者。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在《馬克思主義研究》《經濟學家》《教學與研究》《經濟社會體制比較》等理論刊物發表文章多篇。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基層黨組織建設等。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煙與鏡
- >
山海經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虎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