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江蘇文庫研究編:江蘇歷代文化名人傳·范成大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4273154
- 條形碼:9787214273154 ; 978-7-214-27315-4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江蘇文庫研究編:江蘇歷代文化名人傳·范成大 本書特色
范成大經歷了宋室南渡至中興的重要時期,他是“乾淳之治”的主要輔臣,歷任封疆大吏,官至參知政事。他的文化藝術修養極高,涉足多種藝文領域,均有斐然成就。他生長于石湖之畔,苦讀于昆山禪寺,仕宦四方之后,終老于吳郡。其政事文章為人杰地靈的江蘇增添了奪目光彩,對后世產生了深遠影響,為江蘇文脈的賡續綿延發揮了重要作用。本書在考證范成大生平行實和作品系年的基礎上,回到真實的歷史情境中,還原其不同尋常的生命歷程,展現一位努力實踐儒家修齊治平、兼濟獨善理念的南宋文官形象,突出他在江蘇文脈傳承發展史上的貢獻。
江蘇文庫研究編:江蘇歷代文化名人傳·范成大 內容簡介
本書在南宋由亂而治的時代背景下,在考證范成大生平行實和作品系年的基礎上,打撈歷史文獻的碎片,解讀其詩詞文賦、奏議書札的深刻內涵,以靖康元年(1126)至紹熙四年(1193)的時間先后為序,以一種在場的、非虛構的言說方式,回到真實的歷史情境中,還原范成大不同尋常的生命歷程和心路歷程,展現他在國破家亡后的命運抗爭、步入仕途后的勵精圖治、奉祠退居后的文化建樹,著重刻畫其一以貫之的家國情懷、民本思想、改革精神、氣節操守、藝文才致、鄉梓情結以及人生智慧,凸顯一位努力實踐儒家修齊治平、兼濟獨善理念的南宋文官形象,彰顯他在江蘇文脈傳承發展史上的貢獻。
江蘇文庫研究編:江蘇歷代文化名人傳·范成大 目錄
**章 早歲悲歡
一 建炎兵火
二 隨父赴任
三 獻賦免解
四 潸然離都
第二章 寓居昆山
一 初到禪寺
二 太學補試
三 結社交游
四 鄉舉題名
五 進士登科
第三章 步入仕途
一 結緣魏氏
二 徽州司戶
三 幸遇三洪
第四章 改任京官
一 入監藥局
二 選差召試
三 右遷館閣
第五章 一落一起
一 賦閑鄉里
二 起知處州
第六章 重返臨安
一 郎官清要
二 出使金國
三 封還詞頭
第七章 遠赴桂海
一 待闕石湖
二 舟行吳越
三 贛湘風雨
四 革除舊弊
五 詩書帥桂
第八章 綏靖四川
一 蜀道艱難
二 措置邊防
三 與民同樂
四 談笑安邦
五 離蜀返吳
第九章 位隆二府
一 權任禮部
二 晉升參政
第十章 起表東藩
一 韜光石湖
二 鎮守明州
三 廣交三教
四 召對蒙恩
第十一章 開府建康
一 賑災救荒
二 南都遺韻
第十二章 奉祠歸里
一 纏綿病榻
二 田園雜興
三 槐府在望
第十三章 人生遲暮
一 起知福州
二 雅俗共賞
三 腸斷當涂
結語
范成大年譜簡編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江蘇文庫研究編:江蘇歷代文化名人傳·范成大 節選
**章 早歲悲歡 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三月庚子,北宋王朝*后一次科舉殿試在汴京(治今河南開封市)進行,平江府吳縣(治今江蘇蘇州市)人范雩高中進士。①范雩文思敏捷,才華橫溢,在太學時就備受學官賞識,馳譽京師。幾十年后他的太學同舍龔明之對此記憶猶新,稱:“(范雩)嘗試《禹稷顏回同道論》,先生見之,以為奇作,置之魁選,遂馳譽于太學,學者至今以為模范。”② 宋人有榜下擇婿之風,及第進士前程遠大,深受朝中權貴青睞,范雩不久便迎娶了北宋名臣、書法家蔡襄的孫女。蔡氏之父為蔡襄季子蔡曼,早卒,終宣義郎開封府工曹;③其三位兄長蔡佃、蔡伷、蔡伸均曾人太學,俱有名聲,時號“三蔡”,④后皆由上舍登進士第。蔡佃官至龍圖閣直學士,蔡仙為徽猷閣待制;蔡伸與范雩之妻乃一母同胞,俱為蔡曼繼室——四朝宰相文彥博之女所生,⑤釋褐后曾任太學博士,后又移京東學司屬官,知濰州北海縣,通判徐州。① 金榜題名,洞房花燭,范雩遇到了人生中的兩大樂事,一切看起來都是那么美好。此時的北宋王朝,舉國上下也融融泄泄,一派《清明上河圖》般的盛世繁華景象。然而,北方的金國正虎視眈眈。這一年(宣和六年)的八月間,金人試探性南侵,攻下蔚州(治今河北蔚縣)。昏庸至極的宋徽宗仍沉迷于聲色犬馬、土木花石的奢侈生活,絲毫沒有意識到形勢的嚴峻。金人看出北宋朝廷的腐朽無能,宣和七年(1125)二月俘虜了遼天祚帝后,十月,金太宗正式頒詔南侵,集結大軍,兵分兩路,企圖一舉滅亡北宋。而此時徽宗君臣仍置若罔聞,渾然不覺。十二月,朔州、武州、代州、忻州四地淪陷,西路金軍兵臨太原城下;東路金軍則攻克燕山府,勢如破竹。宋廷內外方如夢初醒,亂作一團。宋徽宗急于逃避責任,決意禪位。次年(1126)正月初一,宋欽宗即位,改元靖康。正月初二,金兵開始渡黃河,初六抵達北宋京城。城外金戈鐵馬,鼓鼙聲聲,宋徽宗倉皇出逃。宋欽宗派使臣與金談判,向其進貢巨額金銀,金兵暫時撤離汴京。 一 建炎兵火 在這兵荒馬亂之際,范雩的妻子蔡氏正孕育著一個新的生命。靖康元年(1126)六月初四,他們的長子范成大出生。這個孩子呱呱墜地,迎接他的竟然是戰爭的陰云。金兵仍未停止南侵,這一年的十月,大軍再次逼近汴京,黑云壓城城欲摧,城內官民人心惶惶,紛紛外逃。②十一月,金兵晝夜進攻,人城之后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宋方傷亡慘重,生靈涂炭。靖康二年(1127)三月底,金兵俘虜了徽宗、欽宗等十萬人,擄掠大量金銀財寶、禮器、文物、圖籍后開始撤退,北宋王朝覆滅,史稱“靖康之難”。 徽宗之子康王趙構僥幸脫身,是年五月,在南京(治今河南商丘市)繼承帝位,是為宋高宗,將年號改為建炎。金兵繼續進攻,北方多地淪陷,宋高宗倉皇南下。趙構當初組建兵馬大元帥府時,范成大的舅舅蔡伸即投奔而去,成為幕府中人,參議軍事;后一路扈從高宗南渡,負責后勤供給,立下汗馬功勞。“太上皇帝以康王開大元帥幕府,公(按:指蔡伸)間道謁軍門。王一見留幕下,同議軍事。王即皇帝位,車駕南渡。方倉皇中,道路艱梗,公為頓遞官,所至無闕需。上每稱其能,尋為神武右軍參贊官。”① 范成大的祖籍在平江府吳縣,歷史上從來沒有外族占領過江南,吳縣相對安全。吳郡范氏,北宋范仲淹人參大政,*為顯赫。范成大與范仲淹雖然譜牒不通,但同屬順陽世系,為范蠡后裔: 吳郡范氏,自文正公(按:指范仲淹)起孤童,事仁宗皇帝,當慶歷癸未,入參大政。后百三十有六年,公(按:指范成大)復參孝宗皇帝政事。雖譜牒不通,俱望高平派南陽之順陽,蓋鴟夷子苗裔也。今為郡之吳縣人。② 范成大的曾祖范澤、祖父范師尹未有顯位,但頗注重子孫的教育。自從范成大的父親范雩進士及第后,他的從兄范成象也于紹興五年(1135)中進士,足以說明范氏家族有著良好的文化基因和教育傳統。范成大聰穎早慧,家庭也格外重視對他的啟蒙,尚在懷抱之中,即隨時隨處教其識字: 公在懷抱,已識屏間字。③ P4-6
江蘇文庫研究編:江蘇歷代文化名人傳·范成大 作者簡介
劉蔚,文學博士,江蘇省社會科學院三級研究員,江海學刊編輯部主任,江蘇省古代文學學會理事。在《文學評論》《文學遺產》《文史哲》《清華大學學報》等核心刊物發表論文近40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大復印資料》等轉載十余篇次。專著有《宋代田園詩研究》,合著有《全唐詩流派品匯》《全唐文標點校勘本》《古代文學作品選?宋詞卷》《女子詞選七種》。主持完成江蘇社科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推拿
- >
月亮虎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