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架起中國橋——橋梁工程專業課程教學素材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8752868
- 條形碼:9787548752868 ; 978-7-5487-5286-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架起中國橋——橋梁工程專業課程教學素材集 內容簡介
本書以架起中國橋、實現橋梁強國目標為出發點,從目前中南大學橋梁工程系開設的本科、研究生課程教學中選取經典案例作為素材,編撰而成。全書共計110個素材,分為“砥礪前行”“知行合一”“經世致用”“惟楚有材”“它山之石”“以古鑒今”“止于至善”共7篇,內容涵蓋橋梁設計的基本原理,橋梁建造和維養的基本方法,橋梁研究中的創新思維,典型橋梁工程建設成就、經驗和教訓,橋梁發展歷程與方向,橋梁學科人物以及中南大學師生對橋梁工程學科的貢獻等。
架起中國橋——橋梁工程專業課程教學素材集 目錄
第1篇 砥礪前行
1.1 21世紀我國橋梁的建設成就
1.2 混凝土與我國橋梁建設
1.3 橋梁用鋼的自主研發之路
1.4 我國預應力混凝土梁橋發展進程
1.5 組合結構橋梁進展
1.6 列車一橋梁振動發展歷程
1.7 橋梁抗風進展
1.8 橋梁抗震進展
1.9 我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與“橋梁貢獻”
1.10 中國橋助推“一帶一路”發展
本篇參考文獻
第2篇 知行合一
2.1 橋梁結構的基本體系
2.2 橋梁支座類型與設置
2.3 橋梁墩臺形式與適用場合
2.4 橋梁基礎與選型
2.5 斜彎梁橋的受力特點與構造處理
2.6 拱橋橋型與結構形式的多樣性
2.7 斜拉橋結構體系特點與優勢
2.8 “跨度之王”懸索橋
2.9 橋梁結構的設計原則與一般流程
2.10 能力設計方法與橋梁結構延性設計
2.11 從立木頂千斤到工程科學
2.12 混凝土結構次內力
2.13 確定小流域設計流量的影響線法
2.14 薄鋼板穩定剖析
2.15 虛位移、慣性力與外力勢能的概念創新
2.16 大跨度橋梁的幾何非線性
2.17 預應力工藝與張拉
2.18 橋梁結構施工與質量控制
2.19 橋梁CAD制圖與BIM技術
本篇參考文獻
第3篇 經世致用
3.1 高速鐵路橋梁的標準設計
3.2 高速鐵路簡支梁制運架一體化技術
3.3 橋梁結構有限元分析軟件
3.4 橋梁技術狀況評定
3.5 橋梁結構健康監測
3.6 橋梁結構加固技術
3.7 橋梁減隔震設計
3.8 結構地震易損性分析和風險評估
3.9 運營列車的防風技術
3.10 理性看待橋梁高強鋼材
3.11 橋面安全防護設施
3.12 鋼結構的焊接工藝與質量控制
3.13 橋梁施工吊裝裝備
3.14 地震模擬振動臺
3.15 風洞試驗系統
3.16 傳承匠藝,共筑強國
本篇參考文獻
第4篇 惟楚有材
4.1 曾慶元院士與車橋振動
4.2 孫永福院士與青藏鐵路
4.3 陳政清院士與橋梁抗風、結構減振
4.4 站在技術前沿的橋梁設計大師
4.5 韶山鐵路與韶山橋
4.6 成昆鐵路一線天橋
4.7 成昆線舊莊河一號橋
4.8 自主設計的天津大紅橋
4.9 長沙湘江大橋的建設
4.10 湘江三汊磯大橋的設計
4.11 中南大學新校區橋梁的設計理念與實踐
4.12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的修建
4.13 橋梁工程教材的傳承與發展
4.14 鐵路列車荷載圖式的發展與演變歷程
4.15 鋼橋橫向剛度指標的理論支撐
4.16 利用雨量推算設計流量的“鐵四院法”
4.17 彈性系統動力學總勢能不變值原理
4.18 控制斜拉索風雨振的磁流變阻尼器的開發歷程
4.19 “對號入座”法則與計算機語言的完美結合
4.20 橋梁抗洪能力評估與水害整治專家系統
4.21 主振動概念的“串聯效應”
4.22 留學報國,赤子情懷
本篇參考文獻
第5篇 它山之石
5.1 武漢長江大橋和南京長江大橋
5.2 上海南浦大橋
5.3 湘西矮寨大橋
5.4 千米級公鐵兩用橋梁
5.5 創新驅動的我國跨海橋梁
5.6 工程師之戒(Iron Ring)
5.7 “師父,護筒癟了”
5.8 獨柱墩之“殤”
5.9 正交異性鋼橋面板疲勞損傷
5.10 大跨度預應力混凝土梁橋典型病害
5.11 橋梁洪水災害
5.12 舊塔科馬大橋風毀事故
5.13 汶川地震典型橋梁震害
5.14 英國倫敦千禧橋人致振動
5.15 鐵路提速與標準簡支梁橋加固
5.16 瑞士橋梁工程的教育與特色
5.17 美國布魯克林大橋
5.18 英國倫敦塔橋
5.19 日本明石海峽大橋
本篇參考文獻
第6篇 以古鑒今
6.1 中國四大古橋
6.2 軍民魚水情深的民族團結橋
6.3 大渡橋橫鐵索寒
6.4 浴火重生的錢塘江大橋
6.5 見證抗美援朝的鴨綠江橋
6.6 虎門大橋的自主建造與消振
6.7 瀟賀古道與古橋
6.8 風雨廊橋
6.9 雅魯藏布江上的索橋
6.10 蘇州園林橋
6.11 棧道與棧橋
6.12 浮橋與紅軍長征
本篇參考文獻
第7篇 止于至善
7.1 橋梁結構設計方法的演進
7.2 橋梁設計規范的不斷更新
7.3 橋梁美學與概念設計
7.4 橋梁結構設計的新理念與實踐
7.5 橋梁的總體設計與橋型方案選擇
7.6 橋梁截面的設計優化與合理布置
7.7 橋梁減振降噪新技術助力綠色低碳交通
7.8 橋梁設計作用的不斷完善
7.9 橋梁結構體系的不斷創新
7.10 助推可持續發展的橋梁建造新技術
7.11 多學科融合的橋梁智能檢測和維養技術
7.12 多維并進,推動橋梁強國建設
本篇參考文獻
附錄 中南大學橋梁工程系開設的中文課程一覽表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史學評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推拿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