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走出鴉片戰爭陰影——文化自信對話錄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6099654
- 條形碼:9787536099654 ; 978-7-5360-9965-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走出鴉片戰爭陰影——文化自信對話錄 本書特色
(1)一位文畫雙修的老文藝家,一位睿智博學的評論家,從文化、歷史、哲學、小說、藝術到審美理想,從先秦至現今,開啟一場跨越時空的深刻對談。 (2)去除艱深的理論外殼,從現實經驗出發,以直白樸素的口語對話,觸及切近時代共鳴的種種議題:儒家思想的現代意義、藝術的底線、大團圓敘事、方言與漢字危機…… (3)記錄漫雜的思考、新鮮的洞見、好奇的追問和自然流溢的感情,一部屬于新時代的文化對話錄。 (4)在節奏過快的現代社會里,回到傳統中去尋覓智慧,接通古老中華文明之脈,覓得“文化自信”的終極答案。
走出鴉片戰爭陰影——文化自信對話錄 內容簡介
如何走出西方強勢文化籠罩之下的文化“心虛癥”? 怎樣建構我們民族嶄新的文化認同? 今天我們“文化自信”的底氣從何而來? 《走出鴉片戰爭陰影——文化自信對話錄》是一部對話集,記錄了作家劉斯奮與評論家林崗關于“走出陰影”談文化”“談藝術”“談中庸”“談審美理想”“談尚用”“談文質”“談文風”“談雅俗”“談小說”“談守正創新”共十一場對談。對談原稿連載于《羊城晚報》,備受學術界關注。在對談中,兩位對話者高屋建瓴,從歷史、思想、文化、藝術、審美、小說、文風、創新等諸多角度娓娓道來,反思我國現代化轉型的歷史進程,指出當今要建構嶄新的文化認同,必須走出鴉片戰爭的陰影。兩位跨界通才式的學者,縱向追溯中華文化起源,創見迭出,鞭辟入里,在走向民族復興重建文化自信的當下,啟人深思。
走出鴉片戰爭陰影——文化自信對話錄 目錄
一、走出陰影?? /?? 001
二、談文化?? /?? 025
三、談藝術?? /?? 047
四、談中庸?? /?? 069
五、談審美理想?? /?? 083
六、談尚用?? /?? 102
七、談文質?? /?? 127
八、談文風?? /?? 144
九、談雅俗?? /?? 164
十、談小說?? /?? 185
十一、談守正創新?? /?? 209
從三教合流到四學融通 / 劉斯奮?? /?? 236
現代中國文化的精神氣質 / 林?? 崗?? /?? 243
后 記?? /?? 250
走出鴉片戰爭陰影——文化自信對話錄 節選
中國人經歷了一個多世紀探索現代化道路的嘗試,已經清楚地看到現代化不是單行線,我們從陰影的迷霧中走出來了。 中國古人在生物性根基之上加以提煉升華,創為子代日后返本報恩的根據,使行為的生物性部分和文化創設部分緊密結合,水乳交融。中國文化的韌性和強固性或可于此得到部分解釋。 藝術從來都不是一種單方面的行為,而是藝術家與受眾共同完成的一場精神“熱戀”。 節奏,或者說韻律也好,旋律也好,是區分藝術與非藝術的*后底線。 “中道”的思路兼顧了事物發展不平衡的絕對性和平衡的相對性, 既承認事物在不斷運動中偏離平衡是其常態,同時又明確提出“執其中”,即應當通過主觀努力,盡可能使之維持相對的平衡。 中國審美理想,是講求含蓄、內斂的,就像包子一樣,把內容、情感都包在里面。西方的審美恰恰相反,講求袒露、熱烈,就像比薩一樣,什么都擺在外面。 中國人不崇神,是一個莫大的優長,它滋養了講求實際、追求實效、奮斗不息的尚用精神。 后現代解構啟蒙,我們解構什么呢?解構古代傳統,解構新文化,解構近現代史?當這一切發生的時候,有沒有人問一問,它們是否值得解構呢?解構游戲真這么好玩? 中國文化史上雅俗的流轉,體現在下層俗文藝提供了表達形式,成為文化土壤,而士大夫則將雅趣味灌注于民間通俗的文藝形式中,提升了通俗文藝形式的趣味,使之雅化。效仿的人多,大雅也隨之化為大俗。 古代章回的精彩處,常常不能從整體中得到,尤其讀罷全文難以產生精密宏偉之嘆,但卻能從某段故事中產生余音繞梁之感。 創新不是寫出天下所無的作品,而是寫出更有意義的作品。天下所無的,也包括垃圾——天下所無的垃圾。
走出鴉片戰爭陰影——文化自信對話錄 作者簡介
劉斯奮,1944年生。1967年畢業于中山大學中文系。歷任廣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廣東省文聯主席、廣東畫院院長。一級作家。中國作協、美協、書協會員。長篇小說《白門柳》獲第四屆茅盾文學獎。美術作品《萬岳朝宗》被人民大會堂收藏。另出版《黃節詩選》《陳寅恪晚年詩文及其他》《劉斯奮詩譯宋四家詞選》等著作十余種。獲廣東省第二屆文藝終身成就獎。 林崗,先后任職任教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深圳大學,現為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從事現當代文學史、文藝學研究,著有《明清之際小說評點學之研究》《口述與案頭》《詩志四論》《罪與文學》(合著)、《漫識手記》等。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煙與鏡
- >
莉莉和章魚
- >
山海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