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鐵路軌道高聚物彈性元件剛度設計方法與應用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747822
- 條形碼:9787030747822 ; 978-7-03-074782-2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鐵路軌道高聚物彈性元件剛度設計方法與應用 內容簡介
為了科學指導城市軌道交通減振軌道高聚物彈性元件剛度的工程設計及效果評估,作者首先在高聚物結構、熱轉變特性及其力學性能的經典理論表征方法介紹的基礎上,提出了軌道高聚物彈性元件非線性載變、頻變(溫變)和幅變剛度的試驗測試與理論表征新方法;然后,以軌道彈性元件剛度設計的實際工程為案例,通過建立可真實反映高聚物彈性元件非線性剛度的軌道動力學模型以及新型室內測試評估方法,在理論與實驗相互驗證的基礎上,分別提出了軌道高聚物彈性元件載變、幅/頻變和載/頻變非線性剛度的科學設計方法;*后,為了科學評估軌道高聚物彈性元件減振效果長期保持方面的服役壽命,針對不同服役環境(特別是隧道內外),開展了軌道高聚物彈性元件熱-力耦合疲勞+老化試驗,提出了軌道高聚物彈性元件剛度的疲勞+老化壽命預測方法。
鐵路軌道高聚物彈性元件剛度設計方法與應用 目錄
目錄序前言第1章 緒論 1參考文獻 12第2章 高聚物結構及熱轉變 152.1 高聚物結構及熱運動特征 152.1.1 高分子結構 152.1.2 高分子微觀熱運動 192.1.3 非晶態高聚物材料宏觀熱轉變 202.2 高聚物熱運動的玻璃化轉變理論 222.2.1 自由體積理論及WLF方程 232.2.2 時間-溫度疊加原理 262.2.3 玻璃化轉變溫度的影響因素 302.3 高聚物玻璃化轉變溫度的測量方法 332.3.1 靜態測量法 332.3.2 動態測量法 34參考文獻 43第3章 高聚物力學性能及理論表征模型 453.1 高聚物超彈性力學特征及理論模型 453.1.1 高聚物超彈性力學特征 453.1.2 超彈性力學模型簡介 463.1.3 超彈性力學模型表征 493.2 高聚物線性黏彈性力學特征及理論模型 553.2.1 高聚物線性黏彈性力學特征 553.2.2 高聚物線性黏彈性力學模型 623.3 高聚物非線性黏彈性力學特征及理論模型 943.3.1 高聚物非線性黏彈性力學特征 943.3.2 高聚物非線性黏彈性力學模型 97參考文獻 100第4章 鐵路軌道高聚物彈性元件非線性剛度測試與表征 1034.1 軌道高聚物彈性元件剛度的測試指標及參數 1034.1.1 測試荷載范圍 1044.1.2 剛度分類及定義 1064.1.3 幾何道砟板 1104.2 軌道扣件系統高聚物彈性元件非線性剛度測試與表征 1124.2.1 實驗設備與配件 1124.2.2 實驗工況與步驟 1164.2.3 實驗結果與表征 1214.3 隔離式減振墊浮置板軌道高聚物彈性元件非線性剛度測試與表征 1304.3.1 實驗設備 1304.3.2 實驗測試 1344.3.3 實驗結果與表征 1384.4 地鐵車輛段有砟軌道軌枕和道砟彈性元件非線性剛度測試與表征 1434.4.1 實驗測試 1434.4.2 軌枕墊實驗結果分析 1474.4.3 道砟墊實驗結果分析 149參考文獻 150第5章 鐵路軌道高聚物彈性元件載變非線性剛度設計 1525.1 軌道扣件系統組裝垂向載變非線性剛度的測試與設計 1525.1.1 扣件系統組裝垂向剛度設計的經典計算模型 1535.1.2 分開式扣件系統組裝垂向剛度的室內實驗測試 1575.1.3 分開式扣件系統組裝垂向剛度設計的有限元模型 1605.1.4 分開式扣件系統組裝垂向剛度設計的理論解析模型 1665.2 隔離式減振墊浮置板彈性元件垂向載變非線性剛度設計 1745.2.1 非線性(準)零剛度隔振系統的減振原理 1745.2.2 隔離式減振墊浮置板彈性元件垂向載變非線性剛度的減振效果分析 1785.2.3 隔離式減振墊浮置板彈性元件垂向載變非線性剛度設計的優化建議 182參考文獻 183第6章 鐵路軌道高聚物彈性元件幅/頻變非線性動剛度設計 1856.1 軌道扣件彈性元件幅/頻變動剛度的輪軌垂向耦合時域動力學模型 1866.1.1 車輛垂向運動的動力學模型 1866.1.2 無砟軌道垂向運動的動力學模型 1886.1.3 輪軌垂向接觸模型及算法 1936.2 軌道扣件彈性元件幅/頻變動剛度的輪軌垂向耦合頻域動力學模型 1966.2.1 車輛垂向運動的動力學矩陣 1976.2.2 鋼軌-扣件系統周期子結構的動力學矩陣 1986.2.3 輪軌耦合垂向力向量 2016.2.4 輪軌耦合隨機振動的虛擬激勵算法 2046.3 軌道扣件彈性元件幅/頻變非線性動剛度對輪軌動力響應的影響 2046.3.1 工況設計 2046.3.2 結果分析 206參考文獻 213第7章 鐵路軌道高聚物彈性元件載/頻變非線性動剛度設計 2157.1 高聚物彈性元件軌道系統固有頻率的科學算法及實驗驗證 2167.1.1 高聚物彈性元件減振軌道系統固有頻率的科學算法 2167.1.2 鋼軌-扣件系統固有頻率的理論計算及實驗驗證 2187.1.3 隔離式減振墊浮置板軌道固有頻率的理論計算及實驗驗證 2277.2 高聚物彈性元件載/頻變非線性動剛度的輪軌空間耦合動力學模型 2327.2.1 基于分數階導數PT模型的車輛-軌道空間耦合動力學模型 2337.2.2 基于Simulink-Simpack聯合仿真的車輛-軌道空間剛柔耦合動力學模型 2367.2.3 兩類仿真模型的對比驗證 2417.3 高聚物彈性元件載/頻變非線性動剛度的科學設計方法 2467.3.1 高聚物彈性元件動剛度傳統設計方法的誤差分析 2467.3.2 高聚物彈性元件剛度的科學設計方法 2597.3.3 高聚物彈性元件減振剛度設計的其他關鍵因素 2697.4 高聚物彈性元件減振軌道插入損失的室內測試評價方法 2717.4.1 車輛-軌道垂向耦合動力仿真 2727.4.2 室內落軸測試新系統設計及數值仿真 2757.4.3 室內落軸測試新方法的實測效果分析 278參考文獻 281第8章 鐵路軌道高聚物彈性元件剛度老化特征及壽命預測 2828.1 軌道高聚物彈性元件動剛度老化失效壽命的預測方法 2838.1.1 Arrhenius方程預測方法 2838.1.2 動力曲線直化預測方法 2848.1.3 WLF方程預測方法 2868.2 軌道高聚物彈性元件剛度老化實驗、特征分析及預測方法 2878.2.1 實驗工況設計 2878.2.2 實驗結果分析 2888.2.3 預測結果分析 298參考文獻 301附錄I 線性黏彈性材料的整數階力學模型 302附錄II 線性黏彈性材料動態力學特性的等效預測——時間-溫度疊加原理 304附錄III 鐵路軌道插入損失國外標準的計算方法 315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我與地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虎
- >
煙與鏡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二體千字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