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逝水東流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0178418
- 條形碼:9787200178418 ; 978-7-200-17841-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逝水東流 本書特色
《逝水東流(精)》收錄了作者的散文集,作者這一代人經歷了3次大規模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作者這一代人經歷了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革命的過渡;我們經歷了一次又一次政治運動,經歷了長達10年的非常時期。本書記錄了作者經歷的歲月從出生到赴日講學,文筆生動。從多角度記述并探討了當時日本高等教育的狀態,同時也對日本高等教育進行了深刻的思考。
逝水東流 內容簡介
本書為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中國茅盾研究會副會長李岫的一本散文集。書中**部分詳細記述了其父著名文學家、教育家李廣田先生的生平事跡及作者本人幼年時在西南聯大及清華大學期間的往事。文筆細膩、史料翔實可靠,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第二部分講述了作者于20世紀90年代自己任教北京師范大學后被派遣至京都外國語大學任教時所創作的數篇散文。
逝水東流 目錄
襁褓中的流亡
“到橘子林去”
初到春城
清貧的生活:“木馬”與“歡喜團”的故事
中華小學懷念孫起孟先生
遇見拐子
我所知道的西南聯大
“一二·一”運動和李聞慘案
抗戰勝利復員北上
永遠的清華園
水木湛清華
父親與朱自清先生的友情
紀念吳組緗先生
“八一九”反搜捕斗爭
駱駝劇團和《守望萊茵河》
獨立少年重返北京
南開園,四分之一個世紀
父親*后的歲月
半個世紀后和母親成了校友
赴日講學
雨天的書
日本高等教育一瞥
大學的畢業典禮
大學祭
忘年的朋友
關西學術研究城
魯迅誕辰110周年仙臺祭
替兩位古人謀面——鐮倉行
少年知已 異國巧遇——跨國兩地書262封摘編
斷編殘簡 著書立說
逝水東流 節選
兩次世界大戰無疑是20世紀人類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其時間之長、規模之大、態勢之慘烈前所未有。第二次世界大戰從30年代開始,長達14年,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參與,波及人口20億,戰火燃遍歐、亞、非、大洋洲,比**次世界大戰更甚。德、意、日法西斯差點將人類幾千年的文明毀于一旦。中國人民長達14年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為此付出了鮮血和生命的代價,也為世界和平和人類尊嚴書寫了不可磨滅的篇章。 不可忘記,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軍對我盧溝橋發起攻擊,大好河山淪于敵手。12月13日,侵華日軍野蠻侵入南京,制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慘案。30萬同胞慘遭殺戮,無數婦女遭到蹂躪,無數兒童死于非命,1/3的建筑被毀壞,大量財物遭掠奪。南京大屠殺和濟南慘案是日寇對中國一南一北兩座城市的反人類罪行,構成人類歷史上極其黑暗的一頁。《新華日報》1938年4月16日報道:齊魯重鎮濟南“大建筑物毀之一炬,街上行人斷絕,氣象慘淡,槍聲亂起,恐怖籠罩全市,敵見行人,立即擊斃,一時人血橫流,慘不忍睹,死于非命者,不知凡幾”。日寇飛機終日在濟南上空低空盤旋,用以恫嚇濟南市民。 黃河渡口失守,濟南淪陷了。 不愿做奴隸的人們用各種方式抵抗外侮,但對這場戰爭的持久性則認識不一。1938年4月25日徐州會戰期間,《大公報》社評說:“現時的時局,就是抗戰前途的重要關頭,我們在這一戰勝利了,其有形無形的影響,就可以得到準決戰的功效”“全軍將士注意!現在就是準決戰。”4月26日,《大公報》社評又說:“這一戰當然不是*后決戰,但不失為準決戰,因為在日本軍閥,這一戰就是他們*后的掙扎。” 愛國主義的熱情是全民共同的,但“準決戰”的看法未免對戰爭的長期性、持久性估計不足。中國是個大國,日本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吞并這個大國,雖然它氣焰囂張、手段殘忍,但中國又是個弱國,經濟落后,民不聊生。我們的抗戰是正義的,武器雖然是戰爭勝敗的重要因素,卻不是唯一的、決定性的,決定的因素是人、人心,戰爭偉力的深厚根源在民眾之中。只要認識到戰爭的艱苦性、持久性,正義的一方必將取得勝利。 當時,我的父親李廣田正執教濟南四中,他決心帶領他的學生沖出淪陷的泉城奔向大后方。臨行前,校長孫東生對同學們講:“戰爭可能持久打下去,日本鬼子或許采取蠶食政策,想一舉滅亡中國,讓我們當亡國奴。歐洲有十年戰爭、三十年戰爭、百年戰爭……這次抗戰要打多久,很難說。歐戰還打了4年呢,中國還參了戰。你們那時還沒出生,我是經歷了的。……大家必須讀書。我們是教員,你們是學生。我們應當把你們培養成國家的人才,要弦歌不輟。讀書也是抗戰,也是愛國,也是救國。濟南要是不能待,我帶你們走,不做亡國奴!”他們把校旗定為紫色,說紫色代表鐵與血。李廣田為學校譜寫了校歌:“我們是紫色的一群,我們是早晨的太陽,我們是迎日的朝云!我們是永久的少年人,我們是永久的少年人!活潑天真,勇敢熱心,我們有鐵血精神!看!佛山常碧,明湖常青,趵突水常噴……我們的朝氣常存,我們的精神常新!日新,又新,永久向前進!前進!前進!前進!進!”①于是他們帶領成百的學生沖出淪陷的泉城,奔向大后方,徒步行進,積蓄力量,不打敗日本鬼子,決不回故鄉! P3-5
逝水東流 作者簡介
李岫,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代表作品: 《茅盾比較研究論稿》(北岳文藝出版社,1988年;臺灣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4年。該書為茅盾研究八十年書系之一)《20世紀文學的東西方之旅》(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該書出版得到華夏英才基金支持)《文學驛站》(北京出版社,2013年。該書為北京市文史研究館館員文庫之一)《歲月、命運、人——李廣田傳》(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牛漢作序)《行者·記者·思想者》(文化藝術出版社,2012年);《茅盾研究在國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戈寶權作序);《20世紀中外文學交流史》(上、下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季羨林作序。該書屬國家教委博士點人文社科規劃基金項目,2002年獲北京市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A PitiFul Plaything and Other Essays(《中國文學》雜志社,1982年。該書為“熊貓叢書”之一);《李廣田》(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人民文學聯合出版,1983年。該書為“中國現代作家選集叢書”之一);《中國現當代著名作家文庫·李廣田》(黃河文藝出版社,1987年);《20世紀中國文化名人文庫·李廣田散文》(三卷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4年);《李廣田研究資料》(寧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王蘭馨賞析唐宋詞》(長江文藝出版社,2008年);《李廣田全集》(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馮至作序)。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巴金-再思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