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新中國電影表演美學思潮史綱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973369
- 條形碼:9787503973369 ; 978-7-5039-7336-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中國電影表演美學思潮史綱 本書特色
新中國電影美學史著作已不少見,新中國電影表演美學史著作更少之又少。一直以來,表演研究很少進入普通電影學者視野,這緣于表演研究的實踐性和復雜性,藝術院校的表演教師懂表演,卻與理論較為疏離;綜合性大學的電影教師懂理論,卻對表演又較為陌生,兼通兩者之人,殊是不多。厲震林教授于藝術院校任教30年,恰于兩者皆有淵源,故長期孜孜不倦于此,有多部表演美學著作問世。
新中國電影表演美學思潮史綱 內容簡介
本著作是學術界首部關于中國電影表演美學思潮的斷代史著作,它較為清晰地闡述了新中國電影表演美學思潮發展脈絡及其內在邏輯,充分地透示出政治、文化及其電影工業對于電影美學的相互博奕以及調控作用,使表演成為新時期發展歷史*為生動的形象注釋,是它的一種精神成長影像化,或者說是一種精神形象標本。
新中國電影表演美學思潮史綱 目錄
緒論
一、學術研究史
二、創新的空間
三、總體思路和研究方法
**章 行為化表演:紀錄片式的簡約美學
一、思想啟蒙的新表演
二、“陽剛之美”的美學規范
三、國有體制的表演規范
四、“體驗學派”的表演制度
五、“行為表演”的屬性
六、結語
第二章 內心化表演:體驗美學的價值觀
一、平和的自如
二、詩意的風度
三、準確性和深度
四、風格與樣式
五、非主流的演員
六、政治與美學
七、內心化和生活化
八、結語
第三章 人性化表演:現實和浪漫的交互技術
一、“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表演創作方法
二、政治與文化的表演趣味
三、題材的表演
四、類型片表演
五、人性與人情
六、結語
第四章 典型化表演:中國格式的民族化表演
一、政治行為與文化儀式
二、民族化意象
三、民族化表演體系
四、典型環境、性格和表演
五、戲劇式表演模式
六、結語
第五章 矯飾化表演:超古典主義的政治演義
一、政治律令和美學公式
二、政治的銘文
三、“神圣”的表演
四、結語
第六章 戲劇化表演:表演美學的“重估時代”
一、表演與潛表演
二、一反一正及其自發性
三、與導演相關的開放性表演
四、結語
第七章 紀實化表演:中國特色的表演美學思潮
一、“碰撞”和“對接”
二、表演的資質和形態
三、紀實的“缺陷”
四、結語
第八章 日常化表演:表演與畫面的整體效果
一、變異性與“藏思維”
二、表演的定性分析
三、美學的修辭
四、結語
第九章 模糊化表演:引申性的表演意味
一、“中性”的表演
二、簡單的復雜性
三、清晰與模糊的轉化
四、全域化和深度化
五、“雅努斯時代”的潛動機
六、史學的終結
七、結語
第十章 情緒化表演:個人“自傳體”意味的“行為藝術”
一、放逐與邊緣
二、青春族群的文化“癥候”
三、個人現實主義的精神“假面”
四、幾種表演修辭方法
五、紀實性與虛幻性
六、結語
第十一章 儀式化表演:“禮儀感”的“規矩表演”
一、后蒙太奇的表演構件
二、表演的路線
三、人偶表演
四、舞臺化表演
五、炫技表演
六、結語
第十二章 顏值化表演:超古典主義美學的資本“假面”
一、“輕”震驚式表演
二、合力與動力
三、表演的像譜
四、美學不可承受之“輕”
五、結語
后記
新中國電影表演美學思潮史綱 節選
后記 早春二月,江南已是艷陽天。春日,為我所至愛,我總是靜靜地凝望蛋白一般的清澈天空,深深地呼吸甘露一樣的空氣,一切都是柔柔的、嫩嫩的,生怕一碰即碎。近日,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頗為嚴峻,春日好心情受其侵擾,但是,我還是抑制不住放飛的思緒,在陽臺窗口眺望樓下花園中的一抹抹艷麗。 此書為已出版的《中國電影表演美學思潮史述(1949—1978)》和《中國電影表演美學思潮史述(1979—2015)》的合體縮寫本,故名為“史綱”,形成一部完整的新中國電影表演美學思潮史。它是階段性的研究成果,為此后的深化研究確立基本的路徑和方向。它是美學思潮史研究,是表演史的天際線,一種高度或者高峰,是形而上的。以后推進的表演史研究,將有更大的范疇,是形而下的。它非個人能夠完成,需要集體的協同。表演史,涉及具體的形態、類型、方法和風格,它非美學思潮的點,而是歷史發展的線,史料和文獻的掌握應該是全 覆蓋的。美學思潮史研究,它有較高的研究難度,有表演史不可比擬之處,它需要戰略的眼光,判斷形成思潮的契機、路線和內涵,以及背后的文化、美學和政治經濟動因。它是史學的研究,是對歷史科學成果的再度研究,從而提升至縱向判斷的文化境地。 這是一個艱難的工作,我總是全力以赴,在緊張的教學、行政以及社會活動之余,竭盡可能地覓時而為。這是一個寧靜的時刻,使我忙亂的心情得以平復。它無疑是甜美的,也是愜意的,我好享受這樣的時刻。每當公務結束歸家,是屬于個人的時光,往往也是研習的黃金時段。我也是敬畏的,如此工作容不得半點疏忽,達不及春秋筆法,至少是史實無誤。這不是輕易的事情,需要繡花一般的細活兒功夫,縱使費時甚多,也是在所必然。此書寫作,歷時數年,春風秋雨,在上述的心緒之中孜孜以行。 新中國的影片,作為20世紀60年代中期生人,許多影片伴我同行,在生命的歷程之中,曾經觀看以及默記在心,至高者如《偵察兵》以及“三戰”,應有數十遍,許多劇情及臺詞爛熟于心,成為我精神的組成部分,在有意識和無意識中影響我的人生選擇。為了研究所需,盡管閱片多次,仍是復看每一遍,都有新的發現,也驚嘆優秀演員的表演,至今無懈可擊。諸如石揮的表演、藍馬的表演、孫道臨的表演、李雪健的表演等,均是教科書級別的。我也感嘆一些優秀演員,既是表演家,也是理論家,學術素養并不遜色于專業學問家,文筆優美犀利,字字鏗鏘,諸如趙丹、金山、張瑞芳、王曉棠等,使我明白了大藝術家必是大理論家或者大思想家的道理。或有天賦使然,更多應是時代所需,個人勤奮之故。千萬不可將理論和創作“二元化”,杰出者總是“一體兩面”的。 我從事表導演文化和美學研究,已有三十多年,人生美好年華盡付于此,此為所愛,無所遺憾。其間,我經歷了北京師范大學、上海戲劇學院、復旦大學、中國藝術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機構,又涉德國、美國高校游學,這些經歷皆哺育了我,雖學業不彰,也需深表感恩。親朋好友,有厚愛和提攜,幫助多多,更需感恩深深。人生之途,俱是你們美好的情感滋潤了我。 *后,感謝著名電影理論家、美學家金丹元教授為此書賜序。先生為我前輩,常賜教于我,我每有收獲,驚喜不已,此書之序也是如此。 懷春日心情,開心每一天。 厲震林 2022 年3 月12 日于上海戲劇學
新中國電影表演美學思潮史綱 作者簡介
厲震林 上海戲劇學院電影學院二級教授、院長、博士研究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常務理事。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山海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