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江湖消亡史:槍聲四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5755925
- 條形碼:9787505755925 ; 978-7-5057-5592-5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江湖消亡史:槍聲四起 本書特色
豆瓣平均分高達9.0、溫世仁百萬武俠大獎賽首獎作家趙晨光繼《江湖消亡史:北平暗夜》后全新力作著名編劇于正鼎力推薦!影視劇正由一線影視公司重點制作中與馬伯庸《大醫》同時代、同背景故事! 跌宕起伏的熱血故事,串聯起刺殺攝政王、運送武昌起義軍械、解救蔡鍔等教科書級的歷史大事件!歷史側面看大時代中小人物的跌宕人生! 體驗清末民初的“云旅行”:故事從1909年的北京講到1910年廣州、1911年的漢口、1912年的上海、1913年的新加坡,作者通過重重史料以及鮮活的文筆,生動還原出了百年前的時代畫卷。
江湖消亡史:槍聲四起 內容簡介
"什么是江湖?有俠,有情,有義的便是江湖。中國人的骨子里頭便有俠義的魂魄,因而總是不單單顧及自己,也總是愿意為身邊的人、為家國傾盡全力。只要有俠義在,江湖就永遠不會走向消亡。 清末宣統元年的夏日,京城發生了一件大事,有刺客潛入攝政王府行刺,失手后逃之夭夭。然而,這件讓滿清宗室人人自危的大事,卻沒能給作為皇室后裔的羅覺蟾,帶來哪怕一點點波瀾。他依舊遛鳥、賞畫,過著紈绔子弟的生活。就是這么個吃喝玩樂的主兒,卻碰巧和一個志在家國的少年刺客走在了一起,并眼睜睜看著他刺殺攝政王失敗,慘死街頭。 羅覺蟾驚覺,京城已變,江湖已遠。他離開北京,奔赴少年刺客的所來之地,結識了新軍軍官、江南名士等形形色色的友人,卻也注定掀起腥風血雨。在他與眾友人前赴后繼的赴死與復仇中,曾經坍塌的江湖,再度熊熊燃燒。"
江湖消亡史:槍聲四起 目錄
目 錄
篇一
心如鐵 1
篇二
風波樂 37
篇三
驚鴻客 93
篇四
聶神通 149
篇五
海上花 205
篇六
彼岸書 262
篇七
待從頭 298
江湖消亡史:槍聲四起 節選
篇一 心如鐵 一 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北京城。 這是盛夏將盡的時候,天氣格外熱,外面仿佛下了火一樣。大正午的天兒,一個人長袍馬褂穿得齊齊整整,走在北京城的大街上。 這人面貌生得平平常常、普普通通,掉到人堆里想找出來都不容易。他穿大街,繞小巷,經過一座青石牌坊,來到一條胡同盡頭一所宅院前面。單看大門,這所宅院無甚特別,那人卻十分謹慎,先整理一下衣襟,這才抬手叩響門環。 一個穿藍布大褂的年輕人探頭出來,看見他時嚇了一跳:“喲,柳爺,怎么是您啊?” 那人拱拱手:“客氣,九爺在家嗎?柳云有事拜訪。” 這人口氣謙遜,但他親自前來拜訪,必定是有大事,那年輕人不敢耽擱,道:“柳爺,您先請進來,九爺在后面納涼,我這就去叫他。” 柳云道:“有勞了。” 一進前庭的長方大院,頓覺涼爽了不少。老北京的房子講究的是冬暖夏涼,筒瓦頂,磚墻厚,日頭曬都曬不透,加上后院里種了參天的大樹,比在街上要舒服多了。柳云抹一把汗,見院子兩側擺了十幾口大缸,里面種了荷花,香氣襲人,不由得悵然。 十余年前,他也曾來過這里,那時這里擺放著的是練功用的石墩、石鎖、木樁等物,眼中所見是拳腳揮舞,耳邊所聞是呼喝之聲,如今卻已人是物非。 柳云不及感慨,卻聽得身后傳來一陣穩穩的腳步聲,他轉過身來,見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走近。此人太陽穴高高鼓起,正是內家高手的模樣;但其神態落寞,又與一般江湖人的神氣大相徑庭。柳云急忙拱手:“九爺。” 那人回了一禮:“不敢當,柳捕頭到此有何貴干?” 這中年人姓嚴,排行第九,是京城里有名的一號人物。 嚴九乃是舊京城子弟,為人任俠,交游廣闊,當年的大刀王五和他也頗有交情。北京城三教九流里吆喝一聲,誰不知道東門的嚴九爺!但他這些年深居簡出,已然不甚理江湖事。 柳云見他一開口便點出自己的身份,不覺微有尷尬,道:“不敢當,這次原有一事,想借助九爺的人脈和威名查探一二。” 嚴九搖頭道:“我老了,這些年也不理會外面的事,只怕愛莫能助。” 他也不問是什么事,一開口便先回絕,但這種反應也在柳云意料之內。柳云忙道:“九爺,我這次來不是為了查案,只是想向您老請教。” 此刻他身上穿的確實是便服,態度又謙遜,嚴九點了點頭,雖沒說什么,但似乎也沒有拒人千里之外的意思。柳云便道:“九爺,昨日發生了一件大事,這事至今還沒人得知……”他走近幾步,低聲道:“攝政王昨晚遇刺了!這消息一直蓋著,還沒往外傳。” 嚴九一怔,隨即不由得大驚:“當真?” 這是何等大事,豈可輕忽?柳云神色凝重,點了點頭。 這攝政王載灃乃宣統皇帝溥儀的生父。小皇帝今年四歲,攝政王才是這個帝國真正的統治者,何人如此膽大,竟然刺殺于他?嚴九問道:“什么人干的?攝政王現在如何?” 柳云搖搖頭:“不知道,攝政王倒是沒出事。九爺,您老是四九城的領袖,今朝我來,就是來請托您老的。” 這下嚴九也不由得慎重起來,他背著手,來回踱了幾個圈子,終于抬首道:“這是大事,我會留意。” 嚴九爺說一句“我會留意”,那不是隨便的一句話。柳云來這里本也為了借助嚴九的人脈,得此一諾,此目的達到大半。臨行前,他多了一句嘴:“九爺,這件事,您真的也是**次聽說?” 他的本意是說以嚴九的身份,消息畢竟比旁人靈通。嚴九臉色瞬間一冷,柳云失悔,急忙告辭離開。 然而走在大街上,柳云卻不免想:方才那句話也平常,嚴九的反應為何如此之大? 嚴九在院子中又踱了幾個圈子,“啪!”一掌拍到了荷花缸上。那厚重的缸身上霎時多了一道裂紋,細小的水流直滲出來,他卻不曾多看一眼,轉身便去了東廂房。 看家具布置,這里似乎是個書房,但嚴九并非讀書人,書架上放的是賬本而非書本,桌上也沒有筆墨紙硯等物,墻上掛了張條幅,上面寫了一首詩: 望門投趾思張儉,直諫陳書愧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嚴九進門先看到這首詩,不由得嘆了一口氣。 這張條幅下設了一張榻,榻上半坐半臥著一個眉目秀逸的年輕人,雖然是夏日,他身上卻還搭著一床薄被,臉色蒼白。但他*惹人注目之處,卻不在他的臉色,而是這年輕人的頭上居然沒有辮子。 當時在南方一些省份,也有留西式發型的留學生,但畢竟是少數,在北方更是少之又少,這年輕人在天子腳下竟然如此,實在是膽大之極。再看他身上,穿的也是制式的白襯衣,右臂上纏了厚厚的一圈繃帶。 那年輕人看他進來,支起身體,叫了一聲“大表哥”。 嚴九皺著眉問:“青箱,你和我說實話,昨天晚上你去了哪里?” 這年輕人吳青箱是嚴九的表弟,*近才從南方過來。他聽嚴九這般問,臉色一變:“大表哥,不是說這事不問了嗎?” 嚴九面沉似水:“別的事我不問,你昨晚兒是不是去了醇王府?” 醇王便是攝政王。吳青箱怔住,過了半晌才道:“大表哥,這件事你不必問,我不能說。” 嚴九大了他近二十歲,對這個小表弟的個性十分了解,知道他從小就性子倔強,逼問也是無用,便道:“好,我只告訴你,今天柳云捕頭來了這里問消息,你要知道京城捕頭天下**,柳云的本事不是虛的。這幾日你就在書房里待著,不準出門。”說著他轉身出門,將書房反鎖,又叫來一名老仆,責令他看守書房。 這名老仆是嚴家的老人,身上也有功夫。吳青箱哭笑不得,叫道:“大表哥,你不能這么關我一輩子!” 嚴九頭也不回:“那先關你兩個月。” 關兩個月也不是好玩的,吳青箱急了,趴著窗戶喊:“真關我?你當年也支持……” 下半句沒說完,嚴九早走了,那名老仆笑得見牙不見眼:“表少爺,進屋吧。” 嚴九不愧是當年大刀王五的兄弟、京城里一號人物,說一句頂一句,說關兩個月就兩個月,少一天都不成。這幾日連飲食都是仆人送來,吳青箱硬是一步出不得書房。 關了一個多月,吳青箱的外傷好得差不多了,他身上也是有家傳武功的,但守門那老仆是嚴家舊人,身手不凡。吳青箱硬闖不得,偷溜亦是無法,只得天天在書房里打轉。連這里面能橫走幾步、豎走幾步,他都一清二楚了。 這天中午,那老仆家里有事,暫且離開,先前為柳云開過門的青年笑嘻嘻地走來,手里端著食盒,敲了敲窗子。 吳青箱知道這青年是嚴九的弟子彥英,性格原是很和氣的,他心想總算來了一個機會,便開窗接了食盒,低聲道:“彥英,你放我出來一會兒好不好?” 彥英道:“這我可不敢,九爺知道,非扒了我的皮不可。” 吳青箱急道:“我又沒說出門,就在院子里走走還不成?” 彥英笑嘻嘻地道:“九爺說了,表少爺玩性大,出了書房門沒準就想出大院門。這責任,我可擔不起。” 吳青箱頭疼之極,他忽然想到自己有一支金筆,彥英素來喜愛,于是自襯衣口袋拔下:“這個給你,你放我出來一會兒成不成?” 這下彥英也不免心動,但*終還是搖了搖頭:“表少爺,您就別難為我了。”說著轉身就要走。 吳青箱拿著金筆站在窗邊。院子里紅的、黃的大片花兒開得正好,幾只蜜蜂嗡嗡叫著,這般的姹紫嫣紅,偏他就是出不去。 他正發呆,一只手忽然自斜刺里伸出來,搶過那支金筆:“喲,這玩意兒好,你給我吧,我帶你出去。” 吳青箱嚇了一跳,抬頭看見一個素未謀面之人。這人眉眼細長,面色青白,眼睛下面有深深的兩道青痕,一身衣服尤其特別,做的是長衫款式,料子卻十分稀奇,乃是以洋人做西服的花呢裁剪而成。吳青箱心想:這個天氣他穿這么一身,也不怕熱。又見此人外表是個尋時髦的紈绔子弟模樣,但舉手投足間,顯見又是京城舊子弟的派頭,心中不由得奇怪:“這人到底是誰?” 那人順手把金筆插到長衫衣領上,花呢料子本來挺括,配那金筆倒也合適,又笑道:“我帶你出去。” 吳青箱一時間也顧不得自己壓根兒沒見過此人,喜道:“好!”說完了他又疑惑:“你沒鑰匙,怎么開門?再說彥英還在外面,被他發現告訴大表哥如何是好?” 那人笑道:“都交代在我身上。還有,你大表哥出門了,不必怕他。”說罷他從懷里掏出一根鐵絲,三扭兩捅,門鎖“啪”的一聲就開了。 那人拉開書房大門,吳青箱一時間幾乎沒法相信自己的好運。他試探著邁出一條腿,又往后縮了一下,那人笑道:“沒事的。” 他這句話聲音不小,彥英從游廊里探了個腦袋出來,見到是他,笑了一笑,竟把頭縮了回去。 吳青箱看他似與嚴家人十分熟稔,心中好奇:“你是誰?” 那人笑道:“我是你小表哥,叫羅覺蟾。” 吳青箱不記得自己有這樣一位親戚,但他家是京中大族,人口眾多,有不識得的親屬也是常事。雖然他看這人一身裝扮有些不順眼,還是規規矩矩叫了一聲“小表哥”。 羅覺蟾一樂:“小表弟喲,你想去哪兒?不過你大表哥晚上就回來,去太遠的地方可不成。” 其實吳青箱也就是憋久了想出門,他到京幾天就被嚴九關起來了,許多地方都未曾去過,一時也想不到該去哪里,便道:“我也不知道,你是京城人吧,你說去哪兒好?” 羅覺蟾笑道:“八大胡同怎么樣?”說著哼了兩句五更小調,“一呀更里月亮出頭,二呀更里月亮照花樓……” 吳青箱嚇一跳,他尚未娶親,對男女之事更是十分靦腆,急忙道:“我不去!” 羅覺蟾上前一步,笑得不懷好意:“我說,你不是沒碰過女人吧?” 吳青箱臉紅了,說:“關你什么事,總之那種地方我不去。” 羅覺蟾大笑:“真是個雛兒,看你像個念書人,算了,我帶你去琉璃廠吧。” 這人俗起來,窯子里的小調也能唱上幾個;要說雅,倒也頗為雅致。他不知從哪兒找了件長衫給吳青箱,又找了頂大帽擋住短發,當真帶吳青箱逛了一下午的琉璃廠。他和各家老板都頗為熟悉,說起古玩字畫也頭頭是道。吳青箱不大懂這些,只買了幾套小說回來,心想至少剩下半月也有事可做。 未至傍晚,羅覺蟾便將吳青箱送回書房,門鎖一落,當真是神不知鬼不覺。吳青箱滿口道謝,羅覺蟾卻道:“別和嚴九提我。”說罷徑自而去。
江湖消亡史:槍聲四起 作者簡介
趙晨光,紫焰品牌作家。曾獲第三屆溫世仁百萬武俠大獎賽首獎,筆下每一部作品都是值得反復閱讀的精心之作。其文字清新洗練,故事引人入勝,頗有一股蕩人心魄的剛硬之氣。著有《清明記》《浩然劍》《浪跡天涯》等多部長篇小說,作品的豆瓣評分從未低于8.3分,平均分高達9.0分。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唐代進士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自卑與超越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