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腐蝕試驗與監測(林修洲)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425188
- 條形碼:9787122425188 ; 978-7-122-42518-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腐蝕試驗與監測(林修洲) 內容簡介
《腐蝕試驗與監測》為“腐蝕與防護”系列教材之一。全書共分10 章,主要介紹腐蝕試驗的分類、腐蝕試驗設計、腐蝕試驗的評定方法、實驗室常規模擬腐蝕試驗、實驗室常用加速腐蝕試驗、自然環境現場腐蝕試驗、腐蝕電化學測試技術、局部腐蝕試驗、工業設備腐蝕監測技術、陰極保護檢測技術等內容。 本書可作為金屬材料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腐蝕與防護專業方向(或相關專業方向)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教材,也可作為防腐蝕工程師專業技術資格認證培訓教材,并可供從事腐蝕與防護領域的研究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閱讀參考。
腐蝕試驗與監測(林修洲) 目錄
1.1腐蝕 1
1.2腐蝕試驗 3
1.2.1腐蝕試驗的基本環節 3
1.2.2腐蝕試驗的目的 3
1.2.3腐蝕試驗的基本要求 4
1.2.4腐蝕試驗的主要類型 4
1.3腐蝕監測 8
第2章 腐蝕試驗設計 10
2.1金屬試樣 10
2.1.1材料 10
2.1.2試樣形狀、尺寸和數量 11
2.1.3試樣表面制備 12
2.1.4試樣標記 13
2.2腐蝕介質 14
2.2.1介質的組成 14
2.2.2pH 值 14
2.2.3溶解氧 15
2.2.4離子 15
2.2.5介質的量 15
2.2.6腐蝕產物 16
2.3試驗條件的控制 16
2.3.1溫度 16
2.3.2相對運動 17
2.3.3充氣和除氧 17
2.3.4試樣的支承 18
2.3.5試樣暴露程度 19
2.3.6試驗時間 19
2.4正交實驗設計 20
2.4.1正交表 21
2.4.2各因素間無交互作用的正交實驗設計 21
2.4.3各因素間有交互作用的正交實驗設計 23
2.4.4數據處理中的幾個問題 25
2.4.5方差分析法 25
2.4.6工程平均及其變動半徑 32
第3章 腐蝕試驗的評定方法 36
3.1試驗現象觀察與記錄 36
3.1.1試樣的變化 36
3.1.2腐蝕介質的變化 37
3.1.3腐蝕產物的生成 37
3.2腐蝕形貌檢查 37
3.2.1宏觀腐蝕形貌檢查 37
3.2.2微觀腐蝕形貌檢查 37
3.2.3形貌檢查結果評定 38
3.3質量法 38
3.3.1失重法 39
3.3.2增重法 43
3.3.3質量法的優點與局限 44
3.4試樣厚度及蝕孔深度測量 44
3.4.1厚度測量 44
3.4.2蝕孔深度測量 46
3.5氣體容量法 47
3.5.1基本原理 47
3.5.2析氫量的測定 47
3.5.3耗氧量的測定 48
3.5.4容量法的局限性 49
3.6力學性能損失及其評定 50
3.6.1腐蝕對力學性能的影響 50
3.6.2抗拉強度變化的含義 51
3.6.3拉伸試驗的注意事項 52
3.6.4受應力試樣的腐蝕試驗 52
3.7電阻法 52
3.7.1基本原理 52
3.7.2溫度補償 53
3.7.3電阻法測定金屬管或金屬板的壁厚變化 54
3.7.4電阻法研究金屬的高溫氧化 55
3.7.5電阻法的優點與局限 55
3.8光學法 56
3.8.1光學法在腐蝕試驗研究中的應用 56
3.8.2測量膜厚的光學法 56
3.8.3偏振光分析法(橢圓術) 58
3.9腐蝕介質與腐蝕產物分析 60
3.9.1化學分析 60
3.9.2離子選擇電極 61
3.9.3極譜分析 61
3.9.4腐蝕產物的檢查 63
3.10腐蝕數據處理 64
3.10.1統計處理 64
3.10.2回歸分析 67
第4章 實驗室常規模擬腐蝕試驗 72
4.1靜態浸泡腐蝕試驗 72
4.1.1全浸腐蝕試驗 72
4.1.2半浸腐蝕試驗 73
4.1.3間浸腐蝕試驗 73
4.2動態浸泡腐蝕試驗 74
4.2.1溶液一般流動腐蝕試驗 74
4.2.2溶液循環流動腐蝕試驗 75
4.2.3溶液高速流動腐蝕試驗 75
4.2.4轉動金屬試樣的試驗 76
4.3薄液膜腐蝕試驗 77
4.3.1薄液膜腐蝕試驗裝置 77
4.3.2薄液膜腐蝕研究方法 78
4.4氧化腐蝕試驗 79
4.4.1質量法氧化腐蝕試驗 79
4.4.2容量法氧化腐蝕試驗 81
4.4.3壓力計法氧化腐蝕試驗 81
4.4.4電阻法氧化腐蝕試驗 82
4.4.5水蒸氣氧化腐蝕試驗 82
4.5控溫腐蝕試驗 84
4.5.1等溫腐蝕試驗 84
4.5.2傳熱面腐蝕試驗 84
4.5.3溫差腐蝕試驗 84
4.5.4高溫高壓釜腐蝕試驗 85
4.6燃氣腐蝕試驗 85
4.6.1低溫露點腐蝕試驗 85
4.6.2高溫熔融腐蝕試驗 87
第5章 實驗室常用加速腐蝕試驗 91
5.1鹽霧加速腐蝕試驗 91
5.1.1鹽霧腐蝕試驗裝置 91
5.1.2中性鹽霧試驗 91
5.1.3乙酸鹽霧試驗 93
5.1.4銅加速乙酸鹽霧試驗 93
5.1.5其他鹽霧試驗方法 93
5.2腐蝕性氣體加速腐蝕試驗 94
5.2.1單一氣體腐蝕試驗 94
5.2.2流動混合氣體腐蝕試驗 94
5.3濕度控制加速腐蝕試驗 95
5.3.1恒溫恒濕腐蝕試驗 95
5.3.2循環濕熱腐蝕試驗 96
5.4膏泥腐蝕試驗 96
5.5電解加速腐蝕試驗 97
5.5.1電解腐蝕試驗(EC 試驗) 97
5.5.2陽極氧化膜的腐蝕試驗 98
第6章 自然環境現場腐蝕試驗 101
6.1大氣腐蝕試驗 101
6.1.1試驗場地 101
6.1.2材料與試樣 102
6.1.3暴露試驗 103
6.1.4結果評價 104
6.2自然水腐蝕試驗 104
6.2.1海水腐蝕試驗 105
6.2.2淡水腐蝕試驗 107
6.3土壤腐蝕試驗 107
6.3.1土壤腐蝕試驗的基本要求 107
6.3.2土壤腐蝕性特征參數測量 108
6.3.3金屬埋置試驗 109
第7章 腐蝕電化學測試技術 110
7.1腐蝕電化學測試原理 110
7.1.1腐蝕金屬電極在極化電流作用下的等效電路 110
7.1.2電化學測量的原理電路 111
7.2腐蝕電化學測試設備 112
7.2.1研究電極(試樣) 112
7.2.2輔助電極 114
7.2.3參比電極 114
7.2.4鹽橋與盧金毛細管 115
7.2.5電解池 116
7.2.6極化電源 116
7.2.7電位測量儀表 119
7.2.8恒電位儀 119
7.2.9電化學工作站 119
7.2.10掃描探針中的電化學測試單元 120
7.2.11微區掃描電化學綜合測試系統 121
7.3電極電位測量與分析 122
7.3.1電極電位的測量 122
7.3.2腐蝕電位- 時間曲線 122
7.4極化曲線測量與分析 124
7.4.1極化曲線的測量 124
7.4.2強極化區測量技術(Tafel 區外延技術) 129
7.4.3微極化區測量技術(線性極化技術) 131
7.4.4弱極化區測量技術 140
7.4.5微極化區與弱極化區結合 143
7.4.6計算機方法 145
7.5電化學阻抗譜技術 149
7.5.1電化學阻抗譜技術原理 149
7.5.2電化學阻抗譜測量 150
7.5.3電化學阻抗譜數據分析 154
7.5.4常見腐蝕體系的電化學阻抗譜 157
7.6充電曲線測量與分析 159
7.6.1充電曲線測量 159
7.6.2充電微分方程式 159
7.6.3恒電流充電曲線方程式 161
7.6.4方程式解析與充電曲線數據分析 166
7.7電位衰減曲線測量與分析 171
7.7.1電位衰減曲線測量 171
7.7.2電位衰減曲線分析 172
7.8電化學噪聲技術 173
7.8.1電化學噪聲的來源 173
7.8.2電化學噪聲的測量 175
7.8.3電化學噪聲數據分析 176
7.9微區電化學技術 180
7.9.1掃描電化學顯微鏡技術 180
7.9.2局部電化學阻抗譜技術 181
7.9.3掃描振動電極技術 181
7.9.4掃描開爾文探針技術 183
7.10電化學方法的優缺點及誤差 183
7.10.1優點 183
7.10.2電化學技術中的幾個問題 184
7.10.3電化學腐蝕試驗的誤差 187
第8章 局部腐蝕試驗 190
8.1應力腐蝕試驗 190
8.1.1概述 190
8.1.2試樣 191
8.1.3腐蝕環境 199
8.1.4試驗結果的評定 201
8.2晶間腐蝕試驗 203
8.2.1概述 203
8.2.2試樣 204
8.2.3篩選試驗與熱酸試驗 204
8.2.4電化學試驗方法 206
8.3小孔腐蝕試驗 208
8.3.1概述 208
8.3.2化學浸泡法 208
8.3.3電化學試驗方法 210
8.3.4其他研究方法 216
8.4縫隙腐蝕試驗 218
8.4.1概述 218
8.4.2化學浸泡法 219
8.4.3電化學試驗方法 221
8.5電偶腐蝕試驗 227
8.5.1概述 227
8.5.2試樣 228
8.5.3電化學試驗方法 230
8.6磨損腐蝕試驗 233
8.6.1概述 233
8.6.2沖刷條件的產生 234
8.6.3空化條件的產生 235
8.6.4微動腐蝕試驗 236
8.6.5試驗結果評定 238
第9章 工業設備腐蝕監測 242
9.1概述 242
9.1.1腐蝕監測的目的 242
9.1.2腐蝕監測技術的主要類型 243
9.1.3腐蝕監測技術的選用 245
9.2使用試樣的監測技術 246
9.2.1掛片法 246
9.2.2線性極化腐蝕探針 248
9.2.3電阻型腐蝕探針 251
9.3無損探傷技術 253
9.3.1超聲波探傷 253
9.3.2射線照相探傷 254
9.3.3磁粉探傷 256
9.3.4液體滲透探傷 257
9.3.5渦流探傷 257
9.3.6導波探傷 258
9.4其他技術 259
9.4.1陽極激發技術 259
9.4.2諧波分析技術 260
9.4.3激光法測定氧化膜厚度 260
9.4.4放射激活技術 260
第10章 陰極保護檢測技術 263
10.1概述 263
10.1.1陰極保護檢測的任務 263
10.1.2陰極保護檢測的基本要求 263
10.1.3常用設備 264
10.2土壤電阻率測試 267
10.2.1原位測試法 267
10.2.2土壤箱法 268
10.3管地電位測試 269
10.3.1自然電位的測量 269
10.3.2通電電位的測量 270
10.3.3斷電電位的測量 270
10.3.4密間隔電位的測量 271
10.3.5電位測量中電壓降及其消除 272
10.4管內電流測試 274
10.4.1電壓降法 274
10.4.2標定法 274
10.4.3保護電流密度的測定 275
10.5陽極接地電阻測試 275
10.5.1輔助陽極接地電阻測試 275
10.5.2犧牲陽極接地電阻測試 276
10.6犧牲陽極性能測試 276
10.6.1犧牲陽極輸出電流測試 276
10.6.2犧牲陽極開路電位測試 278
10.6.3犧牲陽極閉路電位測試 278
10.7絕緣法蘭絕緣性能測試 278
10.7.1兆歐表法 278
10.7.2電位法 278
10.7.3漏電電阻法 279
10.7.4PCM 漏電率測量法 280
10.7.5接地電阻測量儀法 281
10.8管道外防腐層電阻率測試 282
10.8.1電火花檢測法 282
10.8.2外加電流檢測法 282
10.8.3間歇電流檢測法 283
10.8.4Pearson 法 284
10.8.5CIPS 和DCVG 聯合檢測法 285
10.9埋地管道外防腐層地面檢漏與定位 286
10.9.1交流電流衰減法 286
10.9.2交流地電位梯度法 287
10.9.3直流地電位梯度法 287
10.9.4音頻檢漏法 289
10.9.5內部信號檢測法 289
10.10陰極保護系統竣工測試 290
10.10.1防腐層完整性測試 290
10.10.2陰極保護系統有效性測試 291
10.11陰極保護系統日常維護檢測 292
10.11.1主要檢測內容 292
10.11.2日常電位測試位置 292
10.11.3測量結果分析 293
10.12雜散電流干擾測試 293
參考文獻 295
附錄 相關標準 296
附表1有關腐蝕試驗的中國國家標準及重要行業標準
附表2有關腐蝕試驗的ASTM 標準
附表3有關腐蝕試驗的ISO 標準
附表4有關腐蝕試驗的NACE 標準
腐蝕試驗與監測(林修洲) 作者簡介
林修洲,教授,四川理工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美國國際腐蝕工程師協會(NACE International)會員,擁有CP2、CP3專業資格證書,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陰極保護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高 級會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表面工程分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摩擦學分會摩擦學設計專委會委員,四川省機械工程學會摩擦學與表面工程專委會委員,材料腐蝕與防護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先后承擔了《金屬腐蝕試驗與監測》《材料表面技術》《金屬腐蝕理論及腐蝕控制》《防腐蝕工程》《計算機在材料科學與工程中的應用》《陰極保護課程設計》等本科課程的教學工作。因項目需要,曾在中國石油工程設計有限公司等單位參與工程設計、現場施工管理、陰極保護現場檢測與評價等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材料失效與保護(腐蝕與防護、摩擦學)、材料表面技術、陰極保護等。已主持或主研科研項目40余項,其中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項目1項、其他省部級項目2項、地廳級項目6項、橫向項目8項;主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國際合作項目1項;參研973項目2項。發表科技論文100余篇,其中SCI收錄11篇,EI收錄30篇,ISTP收錄7篇,出版教材2部。授權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4項,申請發明專利4項。曾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重慶市技術發明三等獎1項、四川省教學成果三等獎2項、四川省電教科研成果三等獎1項、自貢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朝聞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回憶愛瑪儂
- >
二體千字文
- >
姑媽的寶刀
- >
自卑與超越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