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載入史冊的驢車.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472137
- 條形碼:9787559472137 ; 978-7-5594-7213-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載入史冊的驢車.下 本書特色
★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 ——陳寅恪 ★我向往的朝代是宋朝。 ——林語堂
載入史冊的驢車.下 內容簡介
太宗趙炅,畢生致力“偃武修文”,推演天下文明:編修大書、獎掖人才,創下萬世不朽之文化基業;修訂《刑統》,施行“大赦”,收斂天下刀兵之刑。但皇弟趙廷美之死,讓恪守“兄友弟恭”倫理大義的士大夫側目,更成為太宗一生錐心之痛! √谯`祚,“金匱之盟”的“再傳”版本甚囂塵上。繼續“兄終弟及”模式,或重回“嫡子繼承”古制,讓注重個人節操道義的太宗焦躁不安。趙普的“一言之建”,不幸成“趙廷美案”導火索,讀懂此案,可懂大宋皇室大半。太宗一朝,“搜求天下書”,建“崇文院”,珍藏善本、典籍,刊刻十二部經,編撰《太平御覽》《太平廣記》《文苑英華》,奠定文明文化;修正《刑統》,嚴密法條,嚴擇官吏,懲治兵匪,申理冤滯,“以愛民為心”“法當原情”的司法建設,保障了盛世的開端;逢災必救、有饑必賑、賦重必減、稅濫必除的國家治理,更底定歷經三百年的文明更化。太宗一朝,“仍舊貫”、恪守傳統之理念,延續了大宋帝國的榮光,也使太宗成為有道義、有格局的一代賢君。
載入史冊的驢車.下 目錄
“金匱之盟”的“再傳”版本
《建隆遺事》中的顧命大臣
為趙炅辯誣:太宗不會謀害親侄
“但見血山耳,安得假山!”
賣直取名
“八大王”趙元儼
“駙馬升行”
荊國大長公主恪守“古禮”
趙普失寵三案
“普由是憤怒”
黎桓襲殺侯仁寶
柴禹錫告發秦王
密奏中的“權幸”
雷德驤與雷有鄰父子
“金匱之盟”的悖論
金明池未遂政變
“兄終弟及”集團
幾千個耳光子
貳 趙普與盧多遜
李符與趙廷美之死
陳國夫人耿氏之謎
“把斷劍門燒棧道, 小胖孩和小瘦孩
西川別是一乾坤”
盧多遜的大見識與小聰明
“倒盧”“倒趙”與“倒秦”
“月頭銀”之變
寇準簪花
禳災祈福的趙普
半世評語
“天倫為重,大位為輕”
《宋論》中的四個觀點
瘋癲長子趙元佐
讓國四賢人
趙元佐被廢
“德不孤,必有鄰”
“晉邸舊人”柴禹錫
“公當偏霸一方”
江湖險,廊廟更險
叁 文治
搜求天下書 “人之嗜好,不可不戒”
《太平御覽》 太宗論劉義隆、楊素、許敬宗
“仁者之愚” “萬歲”與“眉壽”
人君當澹然無欲 “飛白”
契丹的學術成果 《淳化閣帖》盡顯大宋風韻
《孝經碑》與《雍熙廣韻》 “十六字教”
“家法”與“家學” 李覺講《泰卦》
“羈縻文人論”
……
肆 法制
伍 名臣·名流
陸 王禹偁、柳開、潘閬
柒 王小波起事
捌 失蹤的李順
玖 太宗之死
載入史冊的驢車.下 節選
“金匱之盟”的“再傳”版本 太宗趙炅,一生吞咽了三大苦果:高梁河之敗,岐溝關之敗,皇弟趙廷美之死。這*后一個苦果,讓恪守“兄友弟恭”倫理大義的士大夫側目,有一種誅心的說法甚至認為是他暗算了兄弟趙廷美。 趙弘殷和杜太后生有五個兒子。趙匡胤是家中老二,老大早夭;趙炅是老三,趙廷美是老四,還有一個老五,也早夭。按照以杜太后為主角的“金匱之盟”說法,趙匡胤之后,帝位傳兄弟趙光義,而不傳兒子趙德昭。這樣,執掌乾綱者在二代之后,還是成年君主,不至于出現后周柴榮之后孤兒寡母無法控制*高權力那種弱勢格局,大宋似可因此避免因權力失衡導致的國家動亂。太宗之后呢?于是,“金匱之盟”的故實中,又有了另外一個“再傳”版本。也即由太祖傳太宗,太宗再傳兄弟趙廷美,趙廷美再傳太祖之子趙德昭,由此大宋帝王重新回到太祖譜系。 這個說法來自時人王禹偁。 王禹偁是太宗、真宗兩朝的文人,有一部傳為他所著的《建隆遺事》,“再傳”說,就是由此書發端。 書中講述了一個近于傳奇的故實。 說趙匡胤對杜太后非常孝順,對兄弟非常友愛,這種孝順和友愛,幾乎“曠古未有”。 有一次,趙匡胤在“萬機之暇”,抽空召來晉王趙光義、秦王趙廷美,皇子南陽王趙德昭、東平王趙德芳,以及皇侄、公主等,到杜太后的房閣飲宴。書中有解釋說,秦王趙廷美,乃是宣祖趙弘殷的第三子,也是杜太后親生。有傳言認為趙廷美是太祖的乳母所生,從王禹偁的說法來看,顯然不是。 一家人聚會非常和睦!熬坪ā保鎸Χ盘笳f: “我百年之后要傳位給晉王,讓晉王百年后再傳位給秦王! 杜太后聞言大喜,說:“我久有此意,但不愿意說出來。我要萬世之下,人們會傳頌一個婦人生了三個天子!你這番話真是大孝,‘成吾之志’!”說罷,讓晉王、秦王趕緊離席,拜謝大哥。太后又對太祖兩個兄弟說:“今天的皇上,過去以布衣身份侍奉周室,曾經多次力戰爭取功名,那真是‘萬死而遇一生’,這才做到節度使。等得到天命,做了皇上,這么多年來,幾乎沒有一天不在征討,沒有一個月不在打仗,真可以說是‘歷盡艱危,方成帝業’。你們倆沒有功勞卻安享尊榮,成就大的爵賞,應該知道幸運。以后,各自都不得有負于陛下!”然后,對秦王趙廷美說:“我不知道秦王百年后,又將基業托付何人?” 秦王當即回答:“愿立南陽王趙德昭! 杜太后聞言又是一喜,道:“是了!是了!”又說:“傳位事,陛下能有此意,我能料到,但這也是天意!他日,你們各自都要按照今天說的這個約定做,不得逾越——逾越這個約定,‘罪同大逆,天必殛之’!” 趙匡胤聽到這里,馬上要兒子趙德昭來拜謝杜太后。 在一場家宴中,“再傳”模式被建構起來后,杜太后還不放心,又對趙匡胤說:“可以替我將趙普呼來,令他以今天的約定寫一篇《誓書》,與你們兄弟依次傳而收藏。還要選擇一個吉日,將這個約定上告天地、宗廟。陛下認為是否可行?” 趙匡胤答應下來,當即召趙普入宮,讓他來草擬這篇《誓書》。但趙普推辭說自己不善于作文,于是又召翰林承旨陶谷前來擬文。 王禹偁書中說,這篇《誓書》交給晉王趙光義也即太宗趙炅收藏;等到趙匡胤駕崩,趙炅又將《誓書》交付秦王趙廷美收藏。但后來趙廷美“謀不軌”,“幽死”(幽囚或幽憤而死),《誓書》藏于禁中,*后不知道下落。太祖之子南陽王趙德昭也因為犯事,被“逼令自殺”,于是“傳襲之約絕矣”。 這個傳奇故實,講述的“趙匡胤—趙光義—趙廷美—趙德昭”再傳模式,有很多漏洞,與后來發生的“史實”,有難于理清邏輯的地方。 ……
載入史冊的驢車.下 作者簡介
金綱 原名李金剛,下過鄉,讀過書,曾為北京大學歷史人物研究中心研究員,現為思想史研究獨立學者,出版有《論語鼓吹》等著作!白鸬滦远绬枌W,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一語,常置座右。
- >
推拿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二體千字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