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中國語情年報(2022)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750587
- 條形碼:9787030750587 ; 978-7-03-075058-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語情年報(2022) 本書特色
語言是人類*重要的交際工具和思維工具,然而,隨著全球化和信息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以及語言交流平臺的額日新月異,語言自身及其功能正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新情況、新特點。
中國語情年報(2022) 內容簡介
語言是人類*重要的交際工具和思維工具,然而,隨著全球化和信息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以及語言交流平臺的額日新月異,語言自身及其功能正呈現出靠前的新情況、新特點。關注語言生活,了解語情狀況,有針對性地發展語言文字視野,是國家的現實戰略需求。為全面、客觀地記錄我國2022年語情狀況,本書從語言使用動態、語言資源保護和文化傳承、語言文字信息化建設和語言服務、語言教育、語言規劃及辭典編纂、漢語國際教育與中歐語言文化傳播、語言學術活動等角度反應2022年中國語言生活。希望為相關學術研究提供檔案資料,也為國家制定相關的語言政策及規劃提供參考。
中國語情年報(2022) 目錄
語言使用動態
引言 3
(一)年度漢字、熱詞和流行語 5
(二)漢字的使用與傳播 14
(三)語言污染和語言規范 26
(四)地名使用動態 41
語言資源保護
引言 49
(一)漢語方言的使用 50
(二)民族語言的使用 58
(三)漢語方言和民族語言保護 62
(四)語言文化傳承 67
語言科技和語言服務
引言 77
(一)語言科技進展 79
(二)特殊語言及行業語言服務 94
(三)冬奧會語言服務 110
(四)應急語言服務 119
(五)語言服務人才培養 125
語言教育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
引言 131
(一)語文教育 133
(二)外語教育 140
(三)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 144
中國語言文化國際傳播
引言 161
(一)國際中文教育 162
(二)中國語言文化多途徑傳播 194
語言學術活動
引言 211
(一)“迎接二十大,語言文字這十年”系列活動 212
(二)其他學術活動 216
中國語情年報(2022) 節選
語言使用動態 引言 2022年,語言使用精彩紛呈,值得關注。 年度漢字、熱詞、流行語彰顯時代印跡,記錄社會發展。“穩”“黨的二十大”“戰”“俄烏沖突”分別當選年度國內字、國內詞、國際字、國際詞;“一帶一路”年度漢字“通”、海峽兩岸年度漢字“思”、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年度彈幕“優雅”、十大網絡流行語、十大網絡熱議語等直觀生動地體現著社會脈動。隨著兩會和黨的二十大的召開,一批關鍵詞也得到了廣泛關注,這些熱詞和流行語反映了社會發展的進程和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時,“拿捏”“海克斯科技”“文字討好癥”“栓Q”等網絡流行語走紅,折射出當下熱點和社會心態。 漢字的使用和傳播有聲有色。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還是“斯人”引起各界討論;漢字“秈”“粳”登上全英文期刊;中國文字博物館首推“甲骨文數字藏品”;新疆首批“國家通用語言文字AR動漫體驗功能教室”在喀什地區澤普縣落成;2022兩岸漢字文化藝術節在臺北開幕;方正字庫亮相2022站酷CUBE共創大會;阿里巴巴永久免費的版權字體再更新;漢儀股份上市;《字繪中國》為全國45座城市留影。各界人士通過多種方式為傳播漢字文化貢獻力量,一系列活動挖掘了漢字的獨*價值與魅力,促進了漢字文化的傳播與傳承。 各類語言失范現象備受關注。網絡熱詞“栓Q”被寫進作文,新冠感染者污名化問題受到多方關注。同時,一系列語言規章相繼出臺,漢字的規范使用、術語的規范化問題等成為社會熱議的焦點。規范使用漢字工作座談會在京召開,11家協會、學會聯合發布《關于規范使用漢字的倡議》;微博、B站、抖音、快手等網絡平臺開展語言文字規范行動;新版《信息技術中文編碼字符集》強制性國家標準發布,共收錄漢字87887個,新增1.7萬余個生僻漢字;中國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更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國家氣象局印發《國家*氣象服務產品地理用語業務規定》;首批中小學數字教材國家標準發布;《機關事務管理術語》國家標準發布實施。 地名問題廣受關注。新《地名管理條例》發布,提升地名管理法治化、科學化、規范化水平;《重慶市地名管理條例》正式施行,對地名命名與更名、文化保護等內容進行重點規范;北京城市副中心地名體系規劃獲批實施;《中國地名大會》第三季回歸;成都部分地鐵站名被指翻譯混亂;網友建議沈陽地鐵恢復站點英語名。 語言使用動態|005 (一)年度漢字、熱詞和流行語 讀懂“兩會熱詞”,把握時代大勢 (摘自:北青報,3月1日,作者:徐江) 人民網近日開展第21次全國兩會調查,超過562萬人次參與。網友投票結果顯示,“依法治國”“從嚴治黨”“社會保障”三大熱詞關注度位居前三位。本次調查中,選擇“依法治國”一詞的網友人數*多,占比64.8%,充分展現出過去一年我國一系列法治建設舉措深人人心,以及全社會對法治中國建設的關注與期待。64.9%的網友贊同“‘大數據殺熟’問題有所改善,消費價格更透明”、61.7%的網友關注“一批涉嫌超范圍采集個人隱私信息的移動應用下架”。 “兩會熱詞”激勵奮進動力 (摘自:人民論壇網,3月2日,作者:向秋) “兩會熱詞”記錄時代變遷,反映時代大勢,標注幸福刻度,折射民生期待,寄托著人們對美好未來的無限憧憬。要通過“兩會熱詞”把準前行的方向,激勵奮進的動力。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據人民網全國兩會調查結果顯示,“依法治國”“從嚴治黨”“社會保障”三大熱詞關注度位居前三位。 政協提案中的民政熱詞 (摘自:中國社會報,3月5日,作者:周冉冉) 熱詞一:社會救助。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會建議,要擴大監測預警對象范圍,加強基層社會救助監測預警工作人員隊伍建設。熱詞二:養老。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提出,要加強規劃和工作統籌,強化嵌人式養老服務與各項規劃的對接,形成相關服務管理辦法,構建社區嵌人式養老服務體系。熱詞三:未成年人保護。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尤為關注,并提出要加大統籌力度。熱詞四:基層治理。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委員會提出,充分借助黨建促鄉村振興這一抓手,持續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下移,構建鄉村治理新體系。 2022“一帶一路”年度漢字發布活動啟動候選漢字包括“合”“通”等 (摘自:中國新聞網,4月19日,作者:李欣宇、張素) “聯合國中文日”將至,中國公共關系協會主辦的2022“一帶一路”年度漢字發布活動正式啟動。主辦方19日介紹,聯合國新聞部將每年的農歷節氣谷雨定為“聯合國中文日”,以紀念“中華文字始祖”倉頡造字的貢獻。 2022“一帶一路”年度漢字發布活動旨在用一個字闡釋“一帶一路”倡議的深蘊內涵,挖掘和展現“一帶一路”建設的獨*成果,加深對“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絲路精神的認同。經專家建議,這屆活動有以下9個候選漢字:合、通、同、韌、濟、安、生、實、變。 據悉,*終結果將在5月舉行的2022“一帶一路”年度漢字發布活動上揭曉。 2022“_帶_路”年度漢字正式發布 (摘自:光明網,5月20日,作者:李欣宇) 5月19日,由中國公共關系協會主辦的2022“一帶一路”年度漢字發布活動舉辦。“通”字*終脫穎而出,成為2022“一帶一路”年度漢字。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教授黃天樹指出,“通”者“達”也,本義為通達、無障礙,引申為到達目的地、互相連接無阻斷。“一帶一路”倡議重在落實“五通”,旨在推動以點帶面、從線到片,逐步形成區域大合作格局。“通”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內核,意在傳承“絲路精神”。 “栓Q”被人申請注冊商標 (摘自:瀟湘晨報,6月9日,作者:李姝) 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網站查詢結果顯示,近日,自然人王某申請注冊“栓Q”商標,國際分類為餐飲住宿等,當前狀態為“等待實質審查”。“栓Q”是英語“thank you”衍生的諧音梗,本意是表示感謝,但作為網絡用語,后來衍生為表達自己無語,對某件事討厭的情緒。近年來,網絡熱詞、網絡熱梗成為商標注冊的香餑餑。在此之前,“劉畊宏女孩”“劉畊宏男孩”“王心凌男孩”“孤勇者”“蕭雨神”等網絡熱門詞匯都被人申請注冊商標。
中國語情年報(2022) 作者簡介
赫琳,1974年生,湖北棗陽人,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語委科研基地中國語情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湖北省語言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語情月報》主編,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武漢大學“351人才”“珞珈青年學者”及首批“70后”學者學術創新團隊帶頭人。主要研究領域為漢語語法學和應用語言學。出版《現代漢語副詞語義指向及其計算機識別研究》《動詞句同義句式研究》等專著4部,發表《先秦“被·動”式、“見·動”式再認識》《“從小”語義指向的計算機識別》等論文60余篇。獲教育部第六屆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和武漢大學科研成果一等獎。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