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中國古代法醫學與社會治理關系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7764628
- 條形碼:9787507764628 ; 978-7-5077-6462-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古代法醫學與社會治理關系史 本書特色
本書是中國工程院課題 “法醫科學 與社會治理法治化戰略研究” 的子課題 “法醫科學與社會治理發展史研究” 課題研究成果。對于法醫學史的研究, 此前學者們往往集中于對某個國家不同時期的法醫制度和法醫學發展的研究, 而關于社會背景、 政治制度、 法制思 想、 文化宗教、 科學技術等對法醫學發展影響的研究相對比較薄弱。 但是,法醫學作為一門 為法律提供服務的應用科學, 其發生、發展必然受到法律的影響, 并以社會、法制的發展、演化、變革為轉歸。社會、 法制的發展、 變革必然作為一條主線貫穿于法醫學發展的整個過程之中。 本書, 研究我國古代法醫學發展與社會治理史的關系,為進一步提高我國現代司法鑒定的社會治理效能提供歷史借鑒。
中國古代法醫學與社會治理關系史 內容簡介
本書在梳理大量文獻基礎上,詳細介紹了中國古代各個朝代(先秦、秦、漢、唐、宋、元、明、清)的司法制度、法醫學發展狀況,內容涉及我國古代各個歷史階段司法與檢驗制度、檢驗機構與人員配置、檢驗理論與經驗知識、法醫著作與法醫案例、重要人物與歷史作用、法醫文化與知識傳承、中外交流等諸多層面,為讀者展示了一個較為清晰、全面的中國古代法醫學發展和社會治理關系概貌。同時以法醫學發展與社會治理的關系作為切入點,運用社會學、法醫學、歷史學等多學科方法,對我國古代法醫學產生、發展與社會治理的辯證關系進行深入系統研究;探討法醫學發展與社會治理領域的相互關系,辯證分析各個朝代法律制度對法醫學發展的規范作用以及法醫檢驗對社會治理的積極作用或消極影響。為我國當代法醫學發展參與社會治理提供歷史借鑒,為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出貢獻。
中國古代法醫學與社會治理關系史 目錄
中國古代法醫學與社會治理關系史 作者簡介
黃瑞亭,1958年1月生,福建羅源人。1984年畢業于福建醫科大學醫學系。先后在西安醫科大學、同濟醫科大學和中山醫科大學法醫系學習。現為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司法鑒定管理辦公室主任、主任法醫師、碩士生導師,中國法醫學會理事、中國法醫學會醫療損害鑒定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法醫學雜志》編委、《法庭科學文化論壇》編委,司法部司法鑒定科學技術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政法大學法庭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福建醫科大學、福州大學、福建公安學院兼職教授。1991年獲福建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并獲得“國家科技成果完成者證書”(證書編號025923)。著作有《中國法醫學史》《中國近現代法醫學發展史》《世界法醫學史(中國法醫學史)》《司法鑒定概論》《鑒證: 圖文解說中國法醫典故》《中國近現代法醫學史》《名公宋慈書判研究》等20部。論著有《百年中國法醫學》《法庭科學真諦》《我國仵作職業研究》《我國古代誣告檢驗的現代研究價值》《辦刊特色與歷史作用》《宋慈及產生的歷史文化條件》《林幾學術思想及其現代價值》《宋慈祖籍考》《宋慈與林幾學術思想的比較研究》等100余篇。 叢斌,1957年7月生,山東文登人,漢族。教授、主任法醫師,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74年參加工作。1978年3月至1982年12月就讀于河北醫科大學醫學系臨床醫學專業,獲學士學位。1983年至1986年歷任河北醫科大學黨委宣傳部編輯、病理教研室助教。其間,1984年至1985年于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原西安醫科大學)全國法醫高級師資班學習。1986年至1989年就讀于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原西安醫科大學)法醫學專業,獲碩士學位。1989年至1995年歷任河北醫科大學法醫學教研室助教、講師、副教授。其間,1994年赴日本信州大學醫學部法醫學專業作訪問學者。1995年至1999年歷任河北醫科大學法醫學教研室教授,實驗動物學部副主任、分子生物學研究室主任。1999年至今歷任河北醫科大學研究生部主任,研究生學院院長、法醫學教研室主任,副校長、法醫系主任,法醫學院院長。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推拿
- >
我與地壇
- >
姑媽的寶刀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