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民國保甲制度與甘肅基層社會變遷(1934-1949)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713977
- 條形碼:9787522713977 ; 978-7-5227-1397-7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民國保甲制度與甘肅基層社會變遷(1934-1949) 內容簡介
本書以民國保甲制度為紐帶,以甘肅各縣保甲推行之實況調查為依托,以時間和空間結合敘述的模式,系統勾勒出20世紀三四十年代保甲制度在甘肅省域推行的具體實踐及其遇到的各種困難與問題,并對保甲制度推行過程中的各類個案問題進行了實證研究。
民國保甲制度與甘肅基層社會變遷(1934-1949) 目錄
緒論
一 研究目的及意義
二 學術史回顧
三 研究思路與方法
四 資料的收集與整理
章 保甲制度推行前后之甘肅政局與地方社會
節 南京國民政府對甘肅地方勢力的初步整合
一 甘肅分省與青海、寧夏省制的建立
二 “甘人治甘”策略的失敗
三 “文人治甘”的窘境
四 朱紹良入甘與甘政初定
第二節 南京國民政府與甘肅地方實力派之間的沖突與調適
一 孫殿英屯墾青海與各方反應
二 南京國民政府的策略選擇
三 地方實力派的自行其是與國民政府的謹慎應對
第二章 20世紀30年代保甲制度在甘肅的建立與推行
節 南京國民政府推行保甲之時境源流
一 保甲制度復興的社會生態
二 徘徊于自治與保甲之間
三 從“理想自治”到“實踐保甲”
四 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
第二節 甘肅保甲的制度設計與初步實踐
一 甘肅保甲的制度設計
二 甘肅保甲推行的計劃與實踐
第三節 甘肅保甲機構的設置及其特點
一 國民政府保甲機構設置的多樣性
二 甘肅保甲機構設置的本土化改革
第四節 甘肅保甲推行的延滯及其原因
一 甘肅保甲實況之抽樣調查
二 甘肅保甲推行延滯之原因
三 甘肅地方實力派對保甲編組的阻撓
第三章 20世紀40年代甘肅保甲制度的重建與擴展
節 抗戰初期甘肅保甲制度的轉型
一 抗戰初期保甲制度功能的轉變
二 抗戰初期甘肅保甲制度重心的轉移
第二節 新縣制的推行與甘肅保甲制度的重建
一 新縣制推行中保甲與自治的融合
二 新縣制的推行與保甲機構的調整
三 新縣制的推行與甘肅保甲制度的擴展
第三節 保甲制度向甘南地區的滲透:目標、過程及其結果
一 黑錯會議:甘南地區保甲推行之先聲
二 保甲制度在甘南地區的初步推行
三 甘南地區保甲編組之績效考析
四 甘南地區保甲編組中的沖突與調適
第四章 保甲制度在甘肅推行中的困難與問題
節 保甲制度推行與地方權力群體之間的博弈
一 是非難判:保甲訴訟中的“罪名”與“罪行”
二 保甲訴訟與鄉村社會的權力結構
三 國家權力機構下移與鄉村精英群體的出路選擇
第二節 甘肅鄉鎮保甲經費來源、用途及其收支狀況的歷史考察
展開全部
民國保甲制度與甘肅基層社會變遷(1934-1949) 作者簡介
柳德軍,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陜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在《歷史研究》《史學月刊》《史學集刊》《安徽史學》等專業期刊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2項,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一等資助、特別資助項目各1項。2018年獲山西省高等學校中青年學術帶頭人榮譽稱號,2019年獲山西省“三晉英才”學術稱號,2020年獲山西省第十一次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2022年獲山西省第十二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研究方向為中華民國史、近代西北區域政治與社會史等。
書友推薦
- >
推拿
- >
巴金-再思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史學評論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