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清代辨義本草二種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7340779
- 條形碼:9787117340779 ; 978-7-117-34077-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清代辨義本草二種 本書特色
本書所收清代《藥品辨義》《藥義明辨》兩書,為辨義本草代表作,目前尚無校注本。兩書以辨析藥理為主要內容,以切于臨床使用為宗旨,對前代本草既有繼承亦有商榷,見解精到,其學術價值尚待發掘。校注者宗“辨章中醫學術、考鏡文獻源流”之旨,對書中400余處引文逐一溯源、考證,因枝振葉,沿波討源,以期還原文獻本真。
清代辨義本草二種 內容簡介
①內容:本書所收清代《藥品辨義》《藥義明辨》兩書,為辨義本草代表作,目前尚無校注本。《藥品辨義》記載225則藥物條目,《藥義明辨》收錄藥物300種。兩書均以探討藥物生效之理、臨床用藥之理為主,收藥精而少,論說簡而明,屬臨床實用簡要藥書。②權威性:鄭金生先生撥冗作序,并給予學術指導。校注者將歷史學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引入本草文獻研究,多有與中醫文獻學者不同的視野與見解,得到鄭老的肯定和贊許。③思想性:辨義本草興起于清代前期,以辨析藥理為主要內容,以切于臨床使用為宗旨,對前代本草既有繼承亦有商榷,見解精到,其學術價值尚有待發掘。④學術性:校注者宗“辨章中醫學術、考鏡文獻源流”之旨,對書中400余處引文逐一溯源并加以考證,因枝振葉,沿波討源,以期還原文獻本真。
清代辨義本草二種 目錄
藥品辨義/ 1
藥義明辨/ 171
校后記/ 293
中藥名索引/ 295
清代辨義本草二種 作者簡介
周云逸,現為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兼任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循證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醫古文研究分會委員,主要從事中醫醫史文獻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宋代筆記醫藥文獻整理與研究”,出版專著《與宋代學術文化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年),發表論文《北宋本草學的特點及影響》(《復旦學報》2017年第5期)等。
- >
姑媽的寶刀
- >
煙與鏡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