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貨幣大歷史:金融霸權與大國興衰六百年
-
>
(精)方力鈞作品圖錄
-
>
《藏書報》2021合訂本
-
>
(精)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范碩:書法卷+繪畫卷(全2卷)
-
>
(噴繪樓閣版)女主臨朝:武則天的權力之路
-
>
書里掉出來一只狼+狼的故事-全2冊
-
>
奇思妙想創意玩具書(精裝4冊)
青海世居少數民族簡史叢書--撒拉族簡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5046990
- 條形碼:9787225046990 ; 978-7-225-04699-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青海世居少數民族簡史叢書--撒拉族簡史 內容簡介
撒拉族是元代從中亞撒馬爾罕遷來的一支撒魯爾人在青海不斷壯大繁衍而形成的一個民族共同體,信仰伊斯蘭教,因遷至青海定居在今循化一帶,所以成為青海省特有的少數民族。該書從撒拉族的族源寫到撒拉民族的形成及早期的社會經濟概況,再從元明清時期中央王朝的統治寫到撒拉族封建領主制的社會狀況。其次,全文對循化地區設營立廳、置土司和撒拉族社會的發展變化,乾隆四十六年反清起義,同治年間陜甘回民反清起義,光緒乙未“河湟事變”,清末民國時期的撒拉族社會,撒拉族的基層社會組織,馬家軍閥對撒拉族的經濟掠奪等以及撒拉族人民的解放都做了相關的介紹。可以說該書內容全面但不繁復,是廣大讀者了解撒拉族歷史的優選讀本。撒拉族雖是青海特有的少數民族,但針對有關該民族的歷史專著較少,尤其是易于廣大讀者閱讀的版本更是少之又少。本次由青海民族大學退休教授羋一之先生編寫的這本《撒拉族簡史》,不論從語言還是歷史事實上講,都十分符合廣大讀者的閱讀需求。同時,《撒拉族簡史》的出版,對青海省地方歷史文化的繼承和延續,也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
青海世居少數民族簡史叢書--撒拉族簡史 目錄
**章 元明時期
**節 撒拉族的由來
一、撒拉族族稱
二、撒拉族族源
三、撒拉人的先民及其遷徙歷史
四、撒拉爾人東遷的幾個具體史實
第二節 撒拉民族的形成及分布
一、撒拉族族體擴大及與周圍民族的關系
二、撒拉族居住區域的分布和發展
三、撒拉民族的形成
第三節 撒拉族早期的社會經濟
一、農業和牧養業
二、副業
第四節 元明時期對撒拉族地區的施政
一、元朝對撒拉族地區的管控
二、明朝對撒拉族地區的施政
第二章 清朝前期中期
**節 查田定賦、封授土司和設營立廳
一、清初河湟地區的政治形勢
二、查田定賦
三、封授兩個土千戶
四、設立循化營,建城駐兵
五、設立循化廳
第二節 撒拉族社會經濟的發展
一、農業經濟和民族人口
二、手工業和家庭副業
三、封建地主經濟成分發展及其與領主經濟的矛盾
第三節 茶馬互市的終結
一、茶馬互市終結的政治背景
二、茶馬互市終結的影響
第四節 尕*制度
一、尕*制度及其始末
二、尕*制下的清真寺系統及宗教活動
第五節 乾隆四十六年反清起義
一、起義的背景和導因
二、乾隆年間的教派斗爭
三、由教派斗爭轉變到殺官起義
四、起義戰斗過程
五、對乾隆年間反清起義的評價
……
第三章 近代時期
第四章 撒拉族的文化
附錄 歷史大事件
青海世居少數民族簡史叢書--撒拉族簡史 節選
《撒拉族簡史》: “國民軍”指馮玉祥所部“西北軍”。正當馬麒大力經營自己的基業時,中國大地上出現了**次“國共合作”并推動了北伐戰爭,打倒列強,剪除軍閥。在北方,馮玉祥趕走了賄選總統曹錕,由段祺瑞組織“執政府”,1925年1月馮玉祥任“西北邊防督辦”;1926年9月,馮在“五原誓師”,參加北伐,所部進入甘肅,掃除北洋軍閥及封建勢力。此時,分疆而治的甘肅八鎮回漢軍閥均受到嚴重威脅,既不甘心俯首聽命,又反抗無力,只得虛與委蛇。 1926年10月,馮玉祥明令撤銷甘邊寧海鎮守使和蒙番宣慰使職任,提升馬麒為青海護軍使;改西寧道尹為西寧行政區長官,派林兢為行政長官(原道尹黎丹另有任用);寧海軍改編為暫編二十六師,以馬麒兼師長,馬步元、馬步云、馬步青分任旅長。盤踞西寧的馬家軍閥聽命于國民軍,而國民軍的勢力開始伸入西寧等地。從另一角度看,反封建的民主思想隨國民軍勢力進入了西寧、循化等地。1928年秋,北伐告竣。1928年9月5日南京國民政府議決:將寧夏行政區改建為寧夏省,將西寧道和青海辦事長官所轄地區改建為青海省。同年10月17日議決:定西寧為青海省治,任命孫連仲(馮部師長)為青海省主席,馬麒為省政府委員兼建設廳長。11月15日孫連仲在蘭州通電就職,派高樹勛旅進入西寧并控制甘青交通線。1929年1月18日孫連仲到達西寧,20日宣告青海省政府正式成立。馬麒不愿屈居孫連仲之下,一再辭職,不肯就任,只保留省政府委員名義,建設廳長一職由馬麟出任。在此前后,出現了“馬仲英之亂”,眾多撒拉人卷入其中。 馬麒與涼州鎮守使馬廷勃(馬安良之子)串連,欲乘國民軍在河州征糧催款,回民不滿,密謀挑起事件,迫使國民軍讓步,爭回自己以往權勢。恰寧海軍營長馬寶(馬海淵子、馬麒堂弟)在河州反抗征糧被槍殺,其子馬仲英在馬馬麒默許下于1928年春由西寧帶七人潛赴河州,組織反抗活動。路經循化時,奪取縣府所存槍械,在河州癿藏又取出馬家窖存大量槍枝,聚集回民,以驅逐國民軍作號召。西寧巡防軍、涼州巡防隊也時有“嘩變”投靠馬仲英者。馬仲英自任“西北討逆軍總司令”(有說為“黑虎吸馮軍”),因馬仲英年僅18歲,民間稱“尕司令”。馬仲英一路攻打河州,流竄各地,演出了一場“河湟事件”。 馬仲英被國民軍擊潰,馬廷勷也已喪失涼州地盤和所部軍隊,國民軍又大軍壓境。馬麒審時度勢,為保存自己,只有歡迎孫連仲入青,致電表示“傾心西向,竭誠服從”。馬仲英敗竄循化、貴德,又于1929年正月初五日搶掠湟源城后向門源退卻。馬麒為向國民軍表明自己“心跡”,派副師長馬麟在老虎口堵擊馬仲英。馬仲英出扁都口走河西,逃新疆,后(1934年冬)失敗于伊犁。參加馬仲英軍隊的不少撒拉人,因而流落于肅州和伊犁等地。據1956年調查,伊寧縣第六區第四鄉**村名叫“撒拉玉孜”(即撒拉村或撒拉部),有撒拉人350余戶,該區第三鄉還有十余戶,絕大多數是隨馬仲英流落該地的。 2.“二化”清鄉,國民軍東撤,馬家軍閥繼續統治 1929年初,國民軍旅長高樹勛率部到“二化”清鄉,消除反馮勢力。駐防化隆的旅長馬步芳(馬麒次子)為表心無二志,奉獻出駿馬100匹,銀洋15萬元,并將寧海軍營長馬伏良和馬朝佐送交國民軍處死,還在循化縣伊麻目渡口,槍決撒拉人9名,懸首高桿,以此取得國民軍放心,并由此取得將所部第九混成旅擴編為暫編**師,馬步芳任師長。從此,馬步芳便逐步掌握了青海的軍權。 1929年秋,蔣介石和馮玉祥兩個集團醞釀戰爭,次年4月,中原大地發生大規模的蔣與馮、閻(錫山)之間的大戰,即中原大戰。于1929年秋開始國民軍即陸續東調準備參戰。9月,孫連仲率部離青,省主席一職由高樹勛暫代,高旋又離青,孫推薦馬麒代理省主席。1930年春,南京國民政府正式任命馬麒為青海省主席,青海統治權又回到了馬家手中。1931年8月馬麒病故,省主席由馬麟繼任;1936年8月馬麟出國,馬步芳代理省主席到1938年3月,被正式任命為省主席,直至1949年9月青海解放。撒拉族被馬家軍閥統治有40年。 ……
- >
史學評論
- >
二體千字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虎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