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中蒙經貿合作適切性人才培養路徑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686409
- 條形碼:9787509686409 ; 978-7-5096-8640-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蒙經貿合作適切性人才培養路徑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為響應“一帶一路”構想和中蒙經貿合作需求,以管理學、經濟學和民族學等為理論基礎,使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結合的方法,是一本具有涵蓋知識面廣、學科交叉的特點,具備較強的實踐應用價值的書籍。本書襄括學術性、實踐性、時代性,探究中蒙經貿合作適切性人才供求影響因素及其測度、中蒙經貿合作適切性人才供求動態均衡、中蒙經貿合作適切性人才培養體系、維度和質量以及創新中蒙經貿合作適切性人才培養路徑,并提出中蒙經貿合作適切性人才培養的政策建議。
中蒙經貿合作適切性人才培養路徑研究 目錄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研究目標、內容與方法
1.2.1 研究目標
1.2.2 研究內容
1.2.3 研究方法
1.3 研究框架、創新點及局限性
1.3.1 研究思路和框架
1.3.2 研究的創新點
1.3.3 研究的局限性
第2章 相關概念和文獻綜述
2.1 相關概念
2.1.1 中蒙經貿合作
2.1.2 適切性人才
2.1.3 人才培養路徑
2.2 邊界界定
2.3 文獻綜述
2.3.1 關于中蒙經貿合作的研究
2.3.2 關于適切性人才及其培養模式的研究
2.3.3 關于中蒙經貿合作適切性人才培養的研究
第3章 理論基礎與研究假設
3.1 理論基礎
3.1.1 國際貿易理論
3.1.2 相互依賴理論
3.1.3 區域經濟合作理論
3.1.4 高等教育價值理論
3.1.5 利益相關者理論
3.1.6 多元文化教育理論
3.1.7 教育供求理論
3.2 研究假設
3.2.1 中蒙經貿合作適切性人才供求影響因素
3.2.2 中蒙經貿合作適切性人才供求動態均衡
3.2.3 中蒙經貿合作適切性人才培養體系、維度與質量
3.2.4 中蒙經貿合作適切性人才培養路徑的創新
3.2.5 中蒙經貿合作適切性人才培養的政策
第4章 中蒙經貿合作適切性人才供求影響因素及其測度
4.1 中蒙經貿合作適切性人才需求影響因素及其測度
4.1.1 中蒙經貿合作適切性人才需求的宏觀層次
4.1.2 中蒙經貿合作適切性人才需求的微觀層次
4.2 中蒙經貿合作適切性人才供給影響因素及其測度
4.2.1 中蒙經貿合作適切性人才培養規模
4.2.2 中蒙經貿合作適切性人才培養目標
……
第5章 中蒙經貿合作適切性人才供求動態均衡研究
第6章 中蒙經貿合作適切性人才培養體系、維度與質量研究
第7章 中蒙經貿合作適切性人才培養路徑創新研究
第8章 中蒙經貿合作適切性人才培養的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
后記
中蒙經貿合作適切性人才培養路徑研究 節選
3.2.1.2 中蒙經貿合作適切性人才供給影響因素 (1)適切性人才培養機構影響因素分析。 對中蒙經貿合作所需的適切性人才的供給主要依賴各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培養,中蒙兩國高校、科研機構對開展中蒙經貿合作適切性人才培養的重點不盡相同。隨著中蒙經貿合作日益密切,對適切性人才有了新的需求,中蒙兩國高校和科研機構應重新思考適切性人才培養的方向。 中蒙經貿合作適切性人才的有效供給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了人才危機,推進了中蒙合作進程,雖然國家已經加大了對適切性人才培養的扶持力度,但這仍然不能滿足開展中蒙經貿合作對人才的需求,并且部分適切性人才存在能力不足、水平過低等問題,這就要求高校等擴大中蒙經貿合作適切性人才的培養規模。蒙古國高校對于中蒙經貿合作適切性人才的培養目標和內容盡管非常豐富,但實際上面臨著“同質化、模式化”等突出問題,為解決這些問題,高校在進行適切性人才培養時需要精確定位人才培養目標。從供給端來看,傳統的貿易人才已經不能夠滿足中蒙兩國開展貿易合作的需求;從需求端來看,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對于適切性人才的數量需求和質量要求都在不斷提高,這意味著高校需要對中蒙經貿合作適切性人才培養結構做出調整。從宏觀層面來看,適切性人才的培養結構由專業結構、層次結構、空間結構、規模結構等構成,高校等在中蒙經貿合作適切性人才的培養結構方面應積極回應企業與市場等需求方對適切性人才的新訴求,采取有效策略,優化高校對適切性人才的培養結構。在確定適切性人才培養目標后,培養規格也就隨之確定下來,高校對人才的培養內容涵蓋素質、能力和知識三個方面,蒙古國高校在適切性人才的培養上應側重凸顯高校特色。基于以上分析,本書將培養規模、培養目標、培養結構、培養規格等作為高校對適切性人才供給質量與培養方向的重要影響因素。 (2)適切性人才供給端影響因素分析。 適切性人才供給端的影響因素主要分為三個層面:一是微觀層面。如學習態度、學習方式、性格特征、價值觀等個體情況,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中蒙經貿合作適切性人才的供給。二是中觀層面。企業的規模、文化、薪酬、發展前景等影響著適切性人才的供給。高校的研究經費、專業建設等體現了高校對適切性人才的培養能力,高研發經費與專業建設會提升高校對適切性人才的培養質量。三是宏觀層面。良好的政策驅動有利于吸引和留住適切性人才;人才引進政策、培養政策及人才激勵政策保障了適切性人才供給的穩定性。經濟全球化、突發事件、世界格局多極化等影響著國際形勢,而一個良好的國際形勢可以為適切性人才及其家庭提供良好的保障,為其提供更廣闊的發揮平臺,進而間接影響適切性人才的供給,經濟環境、生活環境及自然環境作為中蒙經貿合作的大背景,也同樣影響著中蒙經貿合作適切性人才的供給。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相關政策的完善,所擔心的適切性人才問題也將會被解決,使其安心工作,實現自身價值。因此,本書從微觀、中觀、宏觀三個層面具體分析中蒙經貿合作適切性人才供給的影響因素。 3.2.2 中蒙經貿合作適切性人才供求動態均衡 中蒙經貿合作人才供給與需求的適切性體現在地方高等院校人才培養理念、目標及效果是否與開展中蒙經貿合作的企業單位等對人才的需求相一致。研究中蒙經貿合作人才適切性的目的在于使適切性人才供給和需求匹配,使企業和高校畢業生都能夠找到合適的員工與崗位。對中蒙經貿合作適切性人才的供求均衡進行研究,需要從企業方面出發,分析企業對人才的要求和高校對人才供給之間的耦合程度與切合程度,厘清高校人才培養與企業人才需求的不適切影響因素,總結人才供需失衡原因,并提供相應的供求適切性對接機制。已有研究表明,企業等非常重視應屆畢業生對專業知識的應用,同時注重其團隊溝通能力、團隊協調能力和抗壓能力。高校等應注重對學生專業知識收獲、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針對企業對適切性人才的需求與高校對適切性人才的培養兩系統研究適切性人才供求的耦合性,本書擬通過建立統計模型測算兩個系統的耦合協調性,并且使用該模型分別對中蒙兩國的適切性人才供求的切合程度進行分析。 培養人才與留住人才同樣影響著中蒙經貿合作適切性人才供求的耦合性與切合性:在培養人才方面,高校是培養中蒙經貿合作適切性人才的重要主體,但在培養人才方面存在著設置專業趨同、理論課程較多等問題,學生從中獲益少,這些問題導致人才供給與需求的不適切。在留住人才方面,人才的收入與待遇、地區人才保障機制是其實現自身價值、獲得社會認可的核心保障,各地區應通過各方協作留住人才。 ……
中蒙經貿合作適切性人才培養路徑研究 作者簡介
陶克濤,博士,教授,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在《經濟研究》《管理世界》等期刊發表論文70余篇,部分論文被新華文摘等全文轉載。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獲得高等教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等多項獎勵。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二體千字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唐代進士錄
- >
隨園食單
- >
山海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