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工會組織建設與企業民主管理工作概論(2023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880912
- 條形碼:9787500880912 ; 978-7-5008-8091-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基層工會組織建設與企業民主管理工作概論(2023版) 本書特色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的重要論述,保持和增強工會工作和工會組織的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充分反映和體現工會改革創新成果。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印發的《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進一步做好全國工會干部培訓教育有關工作,中華全國總工會專門成立全國工會干部培訓基礎教材編寫委員會組織編寫。編委會由全總領導、各主要部門負責人和各產業工會負責人以及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組成。
完備的工會理論體系,全面的工會知識概述,適應當前工會工作要求,貼近工會干部需要,是新時代工會干部學習工會工作理論知識的權威性、專業性讀物。
基層工會組織建設與企業民主管理工作概論(2023版) 內容簡介
《基層工會組織建設與企業民主管理工作概論》(2023版)是全國工會干部培訓基礎教材之一,主要講述基層工會組織建設與企業民主管理工作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全書分兩篇:基層工會組織建設工作篇主要介紹工會會員隊伍建設,基層工會范圍與組織制度,新經濟組織、社會組織工會組建工作,鄉鎮(街道)、村(社區)工會組織建設,增強基層工會組織活力等內容;企業民主管理工作篇主要介紹企業民主管理概述,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廠務公開制度,職工董事、職工監事制度,民主管理等其他形式,政府與同級工會聯席會議制度等內容。是新時代工會干部學習基層工會組織建設與企業民主管理工作理論知識的權威性、專業性讀物。
本書由全國工會干部培訓基礎教材編寫委員會組織編寫,全國總工會基層工作部組織修訂編寫。
基層工會組織建設與企業民主管理工作概論(2023版) 目錄
基層工會組織建設工作篇
章工會會員隊伍建設
節工會會員的條件
一、法律意義上的勞動者
二、以工資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或者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
三、承認《中國工會章程》
第二節工會會員的發展
一、職工加入工會的程序
二、職工入會方式
三、職工加入工會應注意的具體問題
第三節工會會員的權利和義務
一、工會會員的權利
二、工會會員的義務
第四節工會會員的教育和會籍管理
一、工會會員的教育
二、工會會員的會籍管理
第二章基層工會范圍與組織制度
節基層工會的范圍、任務、建設目標及組織體制
一、基層工會的范圍
二、基層工會的任務及建設目標
三、基層工會的建立及組織體制、機構設置
第二節基層工會的組織制度
一、會員代表大會制度
二、民主選舉制度
三、民主決策制度
四、分工負責制度
五、會務公開制度
六、民主評議監督制度
第三節工會積極分子
一、工會積極分子的概念及特點
二、工會積極分子的選拔、培養和管理
三、工會積極分子隊伍建設
第三章新經濟組織、社會組織工會組建工作
節新經濟組織、社會組織建會的重要性和工作重點
一、加強新經濟組織、社會組織建立工會組織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二、當前工會組建工作的重點領域和重點對象
第二節建會工作的長效機制
一、黨建帶工建、工建服務黨建機制
二、目標責任機制
三、考核激勵機制
第三節雙措并舉、二次覆蓋
一、“雙措并舉、二次覆蓋”的發展過程
二、區域(行業)工會聯合會的建立和運行
三、社會化工會工作者隊伍建設
第四節基層工會組織建設工作創新發展
一、開展“互聯網 ”工會普惠性服務
二、推行基層工會組織和工會會員實名制管理
第四章鄉鎮(街道)、村(社區)工會組織建設
節鄉鎮(街道)工會組織建設
一、建立鄉鎮(街道)工會的必要性
二、鄉鎮(街道)工會的組織形式和組織領導體制
三、鄉鎮(街道)工會的干部配備
四、鄉鎮(街道)工會的職能
第二節村(社區)工會組織建設
一、建立村(社區)工會的必要性
二、村(社區)工會的主要工作對象
三、村(社區)工會的主要任務
四、村(社區)工會的組織形式
五、村(社區)工會的主要活動方式
第五章增強基層工會組織活力
節增強基層工會組織活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的必然要求
二、充分發揮工會組織作用的重要著力點
三、堅持問題導向推進工會工作的內在要求
四、提高工會工作整體水平的迫切需要
第二節增強基層工會組織活力的原則要求和關鍵環節
一、增強基層工會組織活力的原則要求
二、增強基層工會組織活力的關鍵環節
第三節建設職工之家
一、建設職工之家的由來、特點及基本要求
二、“雙愛雙評”活動是非公有制企業推進建設職工之家的重要形式
三、實施“雙亮”是推進職工之家建設的前提
四、建設“六有”基層工會是建設職工之家的基準
五、開展“雙爭”活動是建設職工之家的動力
六、開展會員評家活動是推進職工之家建設的重要手段
七、開展模范職工之家“結對共建”是推進職工之家建設的活動載體
企業民主管理工作篇
第六章企業民主管理概述
節企業民主管理的概念、性質、任務、形式和法律依據
一、企業民主管理的概念
二、企業民主管理的性質
三、企業民主管理的任務
四、企業民主管理的形式
五、企業民主管理的法律依據
第二節企業民主管理的意義
一、企業民主管理是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指導方針的具體體現
二、企業民主管理是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途徑
三、企業民主管理是建立中國特色企業管理制度的應有之義
四、企業民主管理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
五、企業民主管理是加強企業黨建工作、預防腐敗的重要手段
第三節企業民主管理應當把握的幾項原則
一、堅持黨的領導
二、堅持依法推進
三、堅持群眾路線
四、堅持和諧共贏
第四節企業民主管理的歷史發展與現狀
一、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企業民主管理
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企業民主管理
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企業民主管理
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企業民主管理
第七章職工代表大會制度
節職工代表大會制度概述
一、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的概念
二、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的性質和地位
三、職工代表大會的特殊組織形式
四、職工代表大會與企業其他組織機構的關系
第二節職工代表大會的職權
一、職工代表大會的職權
二、國有及其控股企業職工代表大會的職權
三、集體企業職工代表大會的職權
第三節職工代表大會的組織制度
一、職工代表大會的基本組織形式
二、職工代表大會的組織構成與任期
三、職工代表大會的組織機構
第四節職工代表大會的會議制度
一、職工代表大會的預備會議
二、職工代表大會的正式會議
三、 職工代表大會的臨時會議
四、職工代表大會的工作制度
五、推進互聯網技術在職工代表大會工作中的運用
第五節職工代表
一、職工代表的選舉與罷免
二、職工代表的權利和義務
三、職工代表的保護
四、職工代表的素質和責任
第六節職工代表大會的特殊形式
一、 區域(行業)職工代表大會制度
二、企業集團職工代表大會制度
三、車間民主管理
第八章廠務公開制度
節廠務公開概述
一、廠務公開的概念
二、廠務公開的意義
三、廠務公開的由來與發展
第二節廠務公開的主體與原則
一、廠務公開的主體及其職責
二、廠務公開的原則
第三節廠務公開的主要內容和實現形式
一、廠務公開的主要內容
二、廠務公開的實現形式
三、廠務公開的拓展和深化
第四節廠務公開與基層民主建設、民主管理的關系
一、廠務公開與基層民主建設的關系
二、廠務公開與企業民主管理的關系
三、廠務公開與職工代表大會的關系
第五節廠務公開的機制建設
一、廠務公開的領導機制
二、廠務公開的工作機制
三、對廠務公開責任主體的考核監督
第九章職工董事制度、職工監事制度
節職工董事制度、職工監事制度概述
一、職工董事制度、職工監事制度
二、我國職工董事制度、職工監事制度的由來與發展
三、建立職工董事制度、職工監事制度的法律政策依據
四、職工董事、職工監事與公司法人治理機構、職工代表大會及工會的關系
第二節設立職工董事、職工監事的意義與原則
一、公司制企業法人治理的民主特質和要求
二、建立和完善職工董事制度、職工監事制度的意義
三、設立職工董事、職工監事應當遵循的規定
第三節職工董事、職工監事的選舉與任免
一、職工董事、職工監事的任職資格
二、職工董事、職工監事的提名與產生
三、職工董事、職工監事的任期、罷免與補選
第四節職工董事、職工監事的權利、義務與履職保障
一、職工董事、職工監事的權利
二、職工董事、職工監事的義務
三、職工董事、職工監事的履職保障
第五節職工董事、職工監事的工作制度
一、建立職工董事、職工監事工作制度的意義
二、職工董事、職工監事工作制度
第十章民主管理的其他形式
節班組民主管理
一、班組民主管理的概念
二、班組民主管理的意義
三、班組民主管理的形式和職責
四、班組民主管理的組織制度和活動方式
第二節民主懇談會、值班廠長等形式
一、民主懇談會的概念
二、值班廠長制度
三、經理(廠長)聯絡員、信箱、接待日
第十一章政府與同級工會聯席會議制度
節政府與同級工會聯席會議制度概述
一、政府與同級工會聯席會議制度的概念
二、政府與同級工會聯席會議制度的由來與發展
三、政府與同級工會聯席會議制度的法律政策依據
四、政府與同級工會聯席會議制度和相關組織機構的關系
第二節政府與同級工會聯席會議制度的基本原則、意義
一、政府與同級工會聯席會議制度的基本原則
二、建立政府與同級工會聯席會議制度的意義
第三節政府與同級工會聯席會議的工作運行規則
一、政府與同級工會聯席會議的運作程序
二、政府與同級工會聯席會議的議題內容
三、工會組織推進政府與同級工會聯席會議制度建設的職責任務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基層工會組織建設與企業民主管理工作概論(2023版) 作者簡介
全國工會干部培訓基礎教材編寫委員會成員分別來自中華全國總工會及直屬單位共20個部門的主要負責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