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刑法學案例教程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332887
- 條形碼:9787301332887 ; 978-7-301-33288-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刑法學案例教程 內容簡介
本書立足我國刑法規定和刑事司法實踐,將理論知識講授與專業技能培養有機結合,力求緊貼行業實踐需要,緊貼學生學習和成長需要,滿足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教學目標要求,與職業能力培養相適應,與刑法課程教學相配套。全書共十六章,涉及70多個判例,每個案例為一節,分別按照“案情介紹—爭議焦點—裁判結果與理由—案件評析—相關法律規范”的寫作體例展開,切實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書中精選了大量典型的案例,有一些是引起較高社會關注度的案例,如“昆山反殺案”“天津老太氣槍案”“于歡案”等。案例分析部分則在堅持我國刑法通說理論的基礎上,全面介紹刑法學界已成定論的理論,針對重點問題,如犯罪客觀方面、犯罪主觀方面、正當防衛、共同犯罪等,加大論述分量,力求說清說透。
刑法學案例教程 目錄
**章 刑法解釋和刑法效力范圍
**節 被送醫救治的肇事者拒不交代肇事經過是否成立“肇事逃逸”
第二節 將“干擾”采樣等價為“干擾”計算機信息系統是否屬于類推
解釋
第三節 有利于被告人的類推解釋不違背罪刑法定原則
第四節 如何理解《刑法》第12條規定的“處罰較輕”
第二章 犯罪概念和犯罪構成
**節 《刑法》第13條但書規定的理解與適用
第二節 犯罪構成論體系之比較
第三章 犯罪客觀方面
**節 不作為方式的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及其認定
第二節 危險行為的認定:基于醉酒后強駕他人車輛引發事故的行為
第三節 法律因果關系的認定:基于非法拘禁行為的轉化規定
第四章 犯罪主體
**節 自然人身份的刑事意義
第二節 分則未明確規定單位犯罪的認定
第五章 犯罪主觀方面
**節 處分意識的體系定位
第二節 過于自信的過失的判斷
第三節 基于違法性認識錯誤之犯罪行為的定性
第六章 正當行為
**節 對特殊防衛中“行兇”的理解
第二節 正當防衛中的“不法侵害”之界定
第三節 正當防衛中的“防衛限度”之界定
第四節 緊急避險的現實認定
第七章 故意犯罪的停止狀態
**節 如何正確認定犯罪預備
第二節 犯罪未遂與犯罪中止
第三節 共同犯罪中的犯罪停止形態
第八章 共同犯罪
**節 共同犯罪故意的認定
第二節 共同犯罪中的實行過限
第三節 教唆犯的中止形態的認定
第九章 罪數形態和刑罰消滅制度
**節 牽連犯的認定
第二節 如何理解核準追訴之“必須追訴”
第十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節 公交車行駛過程中,駕駛員同乘客的互毆行為如何定性
第二節 如何認定交通肇事轉化為故意殺人的主觀故意
第三節 醉酒后在道路上挪動車位的行為是否構成危險駕駛
第四節 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與重大責任事故罪出現競合時如何處理
第五節 如何理解私藏槍支彈藥罪中“配備、配置槍支的條件消除”
第十一章 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
**節 在食品中違規摻入添加劑行為的定性
第二節 在走私廢物中夾藏普通貨物行為的定性
第三節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后難以償還本息行為的定性
第四節 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罪
第五節 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
第六節 串通投標罪
第七節 收取醫保卡并劃卡套取藥品進行銷售的行為定性
第八節 離職員工利用原公司經營信息造成其重大損失的行為認定
第九節 信用卡詐騙罪中的冒用行為認定
第十二章 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
**節 為逃避債務而殺害債權人行為性質的認定
第二節 被害人過錯的認定
第三節 強迫被害人同意與他人發生性關系行為性質的認定
第四節 索取懷疑之債而非法拘禁他人行為性質的認定
第五節 以恢復戀愛關系為目的而劫持他人行為性質的認定
第六節 出賣親生子女行為性質的認定
第七節 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中“其他方法”的認定
第十三 章侵犯財產罪
**節 駕駛機動車“碰瓷”行為的定性
第二節 以盜騙交織的手段非法占有他人財物行為的定性
第三節 秘密轉移第三方支付平臺資金行為的定性
第四節 為維護自身合法利益采取脅迫方式索取高額賠償款行為的定性
第五節 搶奪由他人合法保管的本人財物的行為定性
第六節 代為保管他人財物的占有關系定性
第七節 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毀壞公私財物行為定性
第十四 章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
**節 執行職務行為合法性的判定
第二節 利用木馬程序非法獲取網站服務器控制權限的行為定性
第三節 高空拋物行為的罪名辨析
第四節 認定尋釁滋事的主觀目的
第五節 黑社會性質組織與惡勢力犯罪集團的界定
第六節 拒絕執行衛生防疫措施的認定
第七節 認定污染環境罪的規范標準
第八節 賭博罪
第九節 偽證罪
第十節 包庇罪
第十一節 販賣毒品罪
第十五章 貪污賄賂犯罪
**節 貪污行為的定性
第二節 挪用公款行為的定性
第三節 行賄行為的定性
第四節 單位行賄罪和行賄罪的區分
第五節 利用影響力受賄行為的定性
第十六章 瀆職罪
**節 徇私枉法罪案例分析
第二節 濫用職權罪案例分析
第三節 玩忽職守罪案例分析
刑法學案例教程 作者簡介
彭文華 ---------------------------- 彭文華,教授,上海政法學院刑事司法學院院長、紀檢監察學院院長,上海市“東方學者”特聘教授,華東政法大學博士生導師。主要社會兼職有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犯罪學學會常務理事等。 主要研究方向為刑法學,重點研究領域為犯罪論體系、量刑、刑法制裁體系以及人工智能刑法等。在《中國法學》《法學研究》《中外法學》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50余篇,其中20多篇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刑事法學》等轉載。出版《刑法第13條但書與刑事制裁的界限》《犯罪既遂原理》《刑法總論》《刑法分論》等專著和教材10余部。主持國家、省部級項目10項。2021年入選上海政法學院“佘山學者領軍人才”獎勵計劃。同年獲第二屆“全國刑法學優秀學術著作獎(2014—2020)”一等獎。
- >
史學評論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煙與鏡
- >
唐代進士錄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