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自律的孩子成學霸: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和學習韌性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6317503
- 條形碼:9787576317503 ; 978-7-5763-1750-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自律的孩子成學霸: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和學習韌性 本書特色
◆一本寫給父母的學霸培養指南書! ◆破解“優等生”自主學習力的秘密:學習有動力、學習講方法、學習有韌性!為孩子注入成為優等生的原動力! ◆專治孩子一學習就頭疼、寫作業拖拖拉拉、吃不了學習的“苦”、成績總是下滑…… ◆作者為中科院博士,曾就職于中科院研究所從事教育工作,周圍遍布中科院/清華/北大等碩博士生以及高學歷父母。 ◆海淀媽媽被稱為中國家長中的“天花板”,本書作者是教過眾多海淀媽媽的海淀媽媽。 學員中很多家長為海歸、中科院、清北等著名高校高材生。已經幫助多位中科院、清華、北師大等高校老師做好家庭教育規劃。 ◆作者在中科院幼兒園、清華附小、海淀社區等做過上百場家庭教育講座,線上線下幫助1萬家庭解決教育升學難題! ◆??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永舫、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占肖衛、北京市“紫禁杯”優秀班主任任全紅、北京市語文學科骨干教師楊雪飛,3000萬粉絲知識博主秋葉大叔傾情推薦! ◆??作者把教育心理學與腦科學相結合,讓家長了解孩子好好學習的底層邏輯! ◆ 笑妮的新著《自律的孩子成學霸: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和學習韌性》,強調培養孩子學習時的自律性,與本人提倡的“熱愛、用心、努力、認真”八字箴言相契合。該書從教育的底層邏輯 出發,提供了大量簡單有效的方法,幫助家長培養出當下熱愛學習、長遠有學習后勁的孩子,是一本適合家長閱讀的圖書。 ——??李永舫 中國科學院院士,博士生導師
自律的孩子成學霸: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和學習韌性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寫給父母閱讀的家庭教育圖書。作者通過研究發現,當下孩子的學習問題,主要是缺乏學習的內驅力,并且缺乏學習的韌性。她從心理學及腦科學出發,針對孩子的這些問題,從認真聽講、專注力培養、情緒處理、堅持力增強等多個方面,給家長一些建議和實用的方法,從而能夠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和學習韌性,從此把學習變得自主自發,愛上學習。
自律的孩子成學霸: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和學習韌性 目錄
自律的孩子成學霸: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和學習韌性 節選
輕松讓孩子主動寫作業:把讓人上癮的游戲要素用在作業中 在講座現場,很多家長都曾無奈地跟我說:"感覺別人家的孩子寫作業都不用管,只有我們家的孩子每天都得吼,吼完才開始寫作業,但是到了第二天,還是老樣子。"還有些家長更是無奈道:"我們家的孩子,要是不提醒他,就知道玩游戲,能一直玩到睡覺。" 有的家庭中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景,孩子拿著手機玩游戲,父母問孩子為什么還不開始寫作業,孩子頭都不抬地敷衍一句:"這就寫。"家長忍住火氣,一個小時過去了,孩子依然沉浸在游戲中,學習的事早已忘到九霄云外了。家長終于忍無可忍,怒目而視,大吼道:"趕緊寫作業去!"迫于無奈,孩子磨磨蹭蹭地坐到書桌前。看到孩子這副樣子,家長怒氣未消,焦慮又起。 父母問孩子為什么這么不愿意寫作業,孩子說:"寫作業太無聊了,一點意思都沒有。"父母便開始擔心:"照這樣下去,還不得連學都不想去上了啊,要是孩子真厭學了怎么辦呢?" 在我們身邊也會看到,經常有孩子"掛著羊頭買狗肉",將手機藏于書本之下偷偷玩游戲。理性上,孩子明白需要學習,自責自己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感性上,卻沉迷于游戲不能自拔,把父母的話當作耳旁風。就這樣,在作業與游戲之間來回撕扯,極度內耗,*終游戲拔得頭籌,耀武揚威地奪取著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因此沉淪。 為什么游戲會讓孩子如此著迷呢?那些讓孩子欲罷不能的游戲要素能不能用到孩子做作業中? ● 讓孩子像玩游戲一樣積極寫作業的"黃金三部曲" 當我告訴家長們,我們可以讓寫作業游戲化時,家長們的**反應是:把寫作業游戲化是個好主意,可是具體該怎么做呢? 讓我們看看小樹的媽媽是如何做的吧! 小樹的父母都是中科院的老師,夫妻倆從小都是不用父母操心、成績優秀的孩子。本以為兒子小樹會像他們小時候一樣懂事,于是從小樹出生起就對他寄托了厚望,他們希望兒子將來能夠子承父業,做科學家。可等到小樹上了小學后,夫妻倆越來越沮喪,他們發現理想與現實間的差距太大了。 小樹可不像父母小時候那么自覺地學習,實際上,他每天都需要父母催著才開始學習。小樹感到很委屈,每天聽到*多的就是"快去學習!""別玩了,趕緊寫作業!"之類的話。更委屈的是,寫作業的時候,媽媽總是坐在旁邊,一會兒提醒他抬起頭來,一會兒告訴他"再接再勵"的"勵"字寫錯了,一會兒又批評他態度不認真。時間長了,小樹并沒有變優秀,才剛上三年級就產生了厭學情緒。只要爸媽一提作業,小樹的抵觸情緒就非常強烈:"我討厭學習!討厭寫作業!" 面對兒子的反應,聰明的媽媽敏銳地認識到陪伴兒子學習的過程中需要講究方法,于是開始拿出做科研的勁頭琢磨起來,及時地改變了做法,不再逼著小樹寫作業。后來,小樹愛上了寫作業。 小樹的媽媽是怎么做的呢?剛開始她是這么想的:因為作業太枯燥,所以不想寫,這是很多孩子對作業的真實態度,自己小時候也曾有過這樣的感受。既然這樣,如果想讓兒子主動寫作業,就得先讓他喜歡作業,想讓他喜歡作業,就得讓寫作業變得輕松有趣。有什么辦法能讓寫作業變得輕松有趣呢? 小樹的媽媽在讀博期間養成了一個習慣,當寫論文累了時,她就會在午飯后玩半小時的游戲以便讓大腦放松下來,這個習慣一直保持著。有一天,小樹的媽媽在單位食堂吃過午飯后,回到辦公室打算玩一會兒游戲,她在打開游戲界面的一瞬間得到了啟發:只要在兒子寫作業的過程中像游戲一樣設置一些小技巧,不就可以讓作業變得輕松有趣了嗎?這個發現讓小樹的媽媽有點興奮,于是迅速拿起紙和筆,一邊回憶自己玩游戲時的感受,一邊在紙上列出了游戲中吸引人的4個要素設計: ● 充滿新鮮感的開端; ● 打怪升級過程中沒有批評,只有鼓勵和表揚; ● 任務有分級,而且每一級的小挑戰都較容易實現; ● 任務完成后及時獎勵。 寫下游戲激發玩家興趣的要素設計后,媽媽便根據它們設計了讓小樹不再排斥寫作業的"黃金三部曲",并用在了陪伴兒子學習的過程中。 (1)用充滿新鮮感的名字吸引小樹迫不及待地開始寫作業。 二次元的美少女、端著沖鋒槍發出"咔咔"聲的戰士……游戲總能吸引我們的注意力,哪怕不玩游戲的人,也常常會出于好奇看上幾眼新奇有趣的游戲界面。 而小樹一想到背誦課文、習題練習等這些枯燥的學習項目,還沒開始,大腦便已經打了退堂鼓。媽媽就從"設置新鮮感的開端"入手,將他的注意力吸引到作業中。 小樹從小就喜歡警察,他的夢想是長大后成為一名警察。需要他做習題時,媽媽不再說"快開始做題!"而是換成:"來,警察執勤了。"一聽到警察執勤,小樹便很爽快地接受了,馬上打開作業本做了起來。等他做完題,媽媽看到其中有幾處錯誤,卻不再像以前那樣嚴肅地批評孩子不認真,而是用游戲的口吻說道:"現在,小警察要去抓小偷了,看看題里面有沒有錯誤,要是有,就找出來幫助他'改邪歸正'吧。"說完,還在小樹的后背上輕輕拍了一下,表示他該進入警察角色了。以前,媽媽只要一提改錯,小樹便煩躁地認為媽媽吹毛求疵,不信任自己。母子倆經常鬧得不愉快。 現在,媽媽改變了策略,根據孩子的興趣把寫作業換成"警察上崗",把找錯糾錯改成了"警察抓小偷",然后引導小偷"改邪歸正",整個寫作業的過程輕松而愉快。寫完數學作業,休息了一會兒,小樹便自覺地開始寫語文作業,還告訴媽媽:"警察又要上崗了。" 給作業改個名字,增加新鮮感,可以吸引孩子迫不及待地開始。具體做法是,根據孩子平時喜歡的角色,比如警察、航天員,甚至奧特曼等,在寫作業前賦予他一個角色,讓角色"附身"上崗。比如,小樹媽媽用的是"警察上崗",在需要孩子糾錯時,又讓他以"警察"的身份抓住作業中的"小偷"-- 作業中錯誤的地方。"警察"抓到"小偷"后,審問并引導"小偷"改邪歸正,即把錯誤答案找出來,并寫出正確答案。 (2)用登山模型教會小樹將學習的總任務拆解成一個個子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多肯定,少批評,這樣小樹就能夠一心一意地寫作業了。 媽媽知道,從青銅到白銀再到王者,游戲中都會設置不同的任務級別,而且每個級別都有明確的目標,這也是游戲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實際上,目標不明確,孩子坐在那里就會像盲人摸象似的應付了事。沒有清晰的目標就沒有強烈的成就感,沒有強烈的成就感就很難堅持。這就是孩子寫作業時一會兒要喝水,一會兒要吃東西的主要原因。 小樹的媽媽想起以前帶小樹去爬過山,于是畫了一座高山,并在山上畫了一條彎曲的路。 媽媽跟小樹說:"你還記得上次我們爬過的坡峰嶺嗎?" 一聽坡峰嶺,小樹使勁點點頭,因為那次的爬山經歷讓他覺得特別快樂。 媽媽接著說:"你今天寫作業就像我們去坡峰嶺爬山,往上爬的時候,你很期待爬到山頂對不對?" 小樹點點頭,說:"嗯,對。" 媽媽在山頂畫了一面小旗子代表總目標,接著問小樹:"我們往上爬的時候是一口氣爬到山頂的嗎?" 小樹來了興致:"不是,我們一共經過了3個涼亭,每經過一個涼亭都在亭子里歇了歇才繼續爬的。我還記得咱們在中間那個涼亭里坐下來吃了些零食。" 媽媽邊聽小樹說邊在彎曲的路上畫了3面小旗子,對小樹說:"我們的目標是爬到山頂,一段一段慢慢爬,*后到達山頂的時候也沒有覺得特別累,還覺得一路上的經歷很有趣。我們可以把今天的作業也分成3部分來做,每完成一個小任務,就休息5分鐘,起來喝口水或伸一下懶腰,你覺得怎么樣?" 聽媽媽這么一說,小樹覺得很有意思,頭點得像小雞啄米一樣,說:"好!好!" 母子倆商量后決定,先背誦《日月潭》的第2至第4自然段,再用今天學的九九乘法口訣計算3道應用題,*后跟讀英語課文,每項任務完成后,休息5分鐘。把任務拆解后,小樹將每項小任務依次寫在旗子旁邊。媽媽則在山頂上的旗子旁邊寫上了"將作業收好,整理好書包",如圖2-1所示。 小樹很高興地按照計劃執行了起來,在他寫作業的過程中,媽媽不再像以前那樣緊緊盯著,更沒有批評他。媽媽發現,每完成一項任務,小樹會自發地在代表任務的旗子旁邊打上對鉤,打完對鉤后他格外高興(打對鉤是孩子自發的行為,這沒在母子倆的計劃中)。 就這樣,小樹很快樂地完成了一項又一項學習任務,很快,所有的作業都完成了。有時候,休息不到5分鐘,小樹便會坐下來繼續進行下一項任務。每天放學后寫作業對小樹來說,再也不是什么難事了,他覺得自己很厲害。 (3)小樹完成任務后,媽媽會及時鼓勵他,讓寫作業的過程以母慈子孝的形式結束。 小樹寫完一門作業時,媽媽會微笑著對他豎起大拇指,這讓小樹感到更加快樂和自信。有了成就感,小樹就更加不討厭寫作業了。 就這樣,每天重復以上三個步驟。過了一段時間,小樹不知不覺喜歡上了寫作業,每天放學后再也不用爸爸媽媽提醒,自己就坐下來學習了。 我們可以把小樹媽媽的方法總結成3步,我們將其稱為讓孩子愛上寫作業的"黃金三部曲"。 **步,迫不及待式開始:設置有吸引力的開頭。 第二步,一心一意式過程:拆解作業任務。 第三步,母慈子孝式結束:及時肯定孩子。 大家不妨試一試,將游戲中讓孩子沉迷的因素遷移到學習中,巧妙點燃孩子寫作業的熱情,就能輕松地讓孩子主動寫作業。……
自律的孩子成學霸: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和學習韌性 作者簡介
凌笑妮 中科院博士,青少年學習力指導師,兩個孩子的海淀媽媽。8年兒童教育實戰經驗,10年中科院碩博教育經驗。 ◆ 畢業于中科院,曾就職于中科院研究所,從事教育工作。 ◆教過眾多海淀媽媽的海淀媽媽。學員中很多家長為海歸,也有很多畢業于中科院、清華、北大等著名高校的高材生。已經幫助多位中科院、清華、北師大等高校老師做好家庭教育規劃。 ◆在中科院幼兒園、清華附小、海淀眾多社區等做過上百場家庭教育講座,幫助上萬家庭解決教育升學難題。 創立讓孩子“當下愛學會學,長遠有學習后勁”的全學習力閉環體系,以“幫助孩子做身心健康的學霸,擁有好未來;幫助父母做自己的育兒專家,過好這一生”作為人生使命,專注于父母心力提升、孩子提分升學以及親子關系等研究。
- >
山海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自卑與超越
- >
巴金-再思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