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茲茲念汝到如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5031628
- 條形碼:9787555031628 ; 978-7-5550-3162-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茲茲念汝到如今 本書特色
《茲茲念汝到如今》充分展現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對真善美的執著追求,給人以深刻啟迪。這是一本極具親和力的散文集。文筆樸實自然,如小溪般清澈明麗,有著南國柔婉娟秀的特質。這些散文擺脫物欲功利,揮寫生命自由。
茲茲念汝到如今 內容簡介
本書積作者多年螢雪所得,是一本富有大自然神韻與人生體味的散文集。全書分“記憶里的光”“紅塵事”“鄉村風情畫”“文學的恩澤”四輯。這些散文擺脫物欲功利,揮寫生命自由。在作者的筆下,親情、友情、鄉情都純潔得沒有半點的虛偽和欺詐。我們透過這些玲瓏剔透的精致篇章,看到的是一顆纖塵不染的晶瑩心靈,品出的是豐厚的情感底蘊和人生意味,令我們在不知不覺中領略了人生的美好。
茲茲念汝到如今 目錄
茲茲念汝到如今
我用真心換世界
時光深處的記憶
把*美的留給你
站在時間高處
家在青山綠水間
與鄭民欽先生面對面
在清華大學學習培訓的日子
第二輯 紅塵事
溫暖的邀約
生活的饋贈
尋夢牡丹亭
桃花依舊笑春風
故鄉榕樹下
中亭街的時空記憶
暖風熏得“游子”醉——福州市收容遣送站見聞錄
做一個充滿正能量的人
學不會嘲笑
也談美女
如果云知道
西塘印象
男人生命中的四種女人
一場雨
蹉跎
話舊
心
得失之間
學會說“不”
又一年
第三輯 鄉村風情畫
記住一個村莊
在水之湄
十四門橋今猶在
尋訪拔仕官路
風雨龍臺山
塔影洄波一千年
侯官渡口,一曲驪歌
悠悠古廟話滄桑
往事并不如煙
端午節與龍舟競渡
恰似重聞故人聲
第四輯 文學的恩澤
理想,在遠方
《瓦爾登湖》札記
鄭重
《疼痛》后記
《紙頁上的流年》后記
《千年侯官村》后記
紙頁上的堅守——葉紅《紙頁上的流年》序
江水無弦萬古琴——葉紅《千年侯官村》序
將學問做在大地上——讀葉紅《千年侯官村》
茲茲念汝到如今 節選
茲茲念汝到如今 你并不是我們中間的陌生人,也不是過客,你是我們的兒子,我們誠摯愛戴的人。 ——紀伯倫《先知》 那一日,我坐在永安市委黨史研究室的辦公室里,午后的陽光透過窗欞映射進來,有些晃眼。黨史辦的同志將一張從《中共永安組織史資料》中復印下來的、印有我父親“葉國興”名字的紙頁遞給我。我端詳了良久,感慨萬千,手竟微微顫抖。“永安、西洋”,這簡單的四個字卻連接著父親長長的一生。它使我相信,這世界是真實地存在著一種深情的。不然,何以連西洋古道上的一枚被風輕輕卷起的落葉,都在父親晚年的夢中如此繾綣? 黨史辦的同志熱忱地說:“你來一趟不容易,我已聯系了鎮政府,現在就帶你去看看西洋吧!” 車子在盤山公路上行駛,我把目光投向了窗外的遠方。逶迤山川,早已被秋色所染,地連阡陌,相映成畫。平日間世事叢雜,勞碌終歲,疲憊的心總裹著厚繭,陀螺般飛旋在生活的表層。而此刻,塵慮卻,俗務摒,我只愿自己被一份純真的追憶牽引,洞穿漫長時光的層層覆蓋,回到美好的從前。我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念叨著:爸,我來了,您知道嗎? 是的,我來了,我真的來了。在父親一生綿延無盡的訴說中,在我童年縫縫補補的想象里,這片土地曾經離我那么遠,又那么近。它仿佛是一根無形的精神臍帶,深深維系著我、滋養著我,永遠割舍不斷。我*初理解的“家國情懷”“英雄主義”“人生價值”和“世間冷暖”都與之有關。而所有的這一切,都是父親賦予我的。 父親*初的那個夢留在了這里。1947年,15歲的他懷揣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遠大理想,背起簡單的行囊,從出生地大田只身一人來到省立永安師范學校就讀。三年的時光,他刻苦學習,成績優異,各方面也得到了鍛煉和成長,從一個羞澀的大男孩,成長為校學生會主席,領導了規模不小的“反饑餓、反壓迫”學潮運動,初顯了學生領袖的才能。從家里一本發黃的影集里,我曾見過父親年輕時瀟灑的英姿,學生裝、中分頭,意氣風發,不禁讓人對他們如火如潮的青春羨慕不已。 三年學業結束之后,父親和同學們一道,高亢地唱著《畢業歌》——“我們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會的棟梁”投入火熱的革命洪流中。那是父親*美好的青春時光,他努力工作,渴望著用自己的所學,為一個在戰亂中誕生的新中國服務。 父親常說,永安這塊土地是一片神奇而多情的土地,山川壯美,人杰地靈。他曾引用《永安縣志》中的一句話來形容它:“至永安,見其山川雄峻開朗,將為人文奧區也。”他說,這里的人居住分散,屋場多半依山傍水。在屋場的背后,往往有一株或幾株參天的古榕、古樟、古楓挺立著,以示歲月之深沉,人丁之繁發,風水之優雅。在每一個大姓的屋場,必有一家古老的祠堂,里頭修有神龕,設有天井,建有戲臺,分布著左右廂房。以往當地出了狀元、榜眼、探花、進士、舉人、秀才,祠堂的標識便多有旗桿、石獅、照壁、雕花門樓相襯,甚是醒目。 永安又仿佛有一種巨大的磁場,讓人置身其中,就會特別地崇拜英雄,渴望著像他們一樣,奉獻出自己的青春和所有的一切。在踏上永安旅程之前,我細細翻閱了永安滄桑的歷史,才終于開始理解了父親所說的這個“磁場”是什么。 永安居于武夷山脈和戴云山脈過渡地帶。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是中央蘇區連接閩西、閩北蘇區的戰略通道和向外擴展的重要戰略基地。它曾被毛澤東劃定為紅四軍“籌款區域”,被中央局稱為“根據地”,也是當時陸路的紅色地下交通線的重要組成部分。父親后來工作的西洋鄉,是該秘密交通生命線上連接閩西蘇區的重要樞紐。在那段血與火淬煉的歲月里,中央紅區和福建地方紅軍縱橫馳騁,用鮮血和生命在這片英雄的土地上書寫了紅色經典。 P3-5
茲茲念汝到如今 作者簡介
葉紅,女,福建永春人,中國散文詩學會會員、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現為中共福州市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副主任。已在報紙雜志上發表不同體裁作品100多萬字。著有長篇小說《疼痛》、散文集《紙頁上的流年》、報告文學《青春無悔》等。作品入選《中國文學新人新作選》《最受小學生喜愛的100篇文章》《智慧背囊》《2018-2019散文家年度精選》《中國最美游記》等。曾獲第八屆“冰心文學獎”、全國散文作家論壇征文大賽一等獎、“感恩人生”全國紀實詩歌散文征文大賽一等獎等。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經典常談
- >
煙與鏡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