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2023全國一級注冊建筑師資格考試輔導教材 建筑結構、建筑物理與設備(知識題)精講精練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872212
- 條形碼:9787519872212 ; 978-7-5198-7221-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2023全國一級注冊建筑師資格考試輔導教材 建筑結構、建筑物理與設備(知識題)精講精練 本書特色
按照新大綱(2021 版)組織編寫,鎖定近 10 年考點分布金牌講師精準解析,幫助考生高效復習匯集土注公社多年教學經驗,把握考試命題趨勢 呼應新大綱,融合近幾年場地設計(作圖題)與設計前期與場地設計(知識題),符合近年考試新趨勢
2023全國一級注冊建筑師資格考試輔導教材 建筑結構、建筑物理與設備(知識題)精講精練 內容簡介
本書根據全國一級注冊建筑師資格考試2021年新大綱,對《建筑結構、建筑物理與設備》(知識題)進行了梳理,建筑結構包括建筑力學、建筑荷載與結構設計方法、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砌體結構、木結構、抗震設計、地基與基礎、大跨度建筑結構、既有建筑加固共十章,建筑物理與設備包括建筑聲學、建筑光學、建筑熱工學、建筑給水排水、暖通空調、建筑電氣共六章。本書通過思維導圖、近五年考試分值統計、考點精講、典型習題的復習架構幫助考生更好地通過考試。此外,本書*z后還附有2022年12月的考試真題,供同學自測使用。
本書可供參加2023年一級注冊建筑師考試的考生復習使用。
2023全國一級注冊建筑師資格考試輔導教材 建筑結構、建筑物理與設備(知識題)精講精練 目錄
目錄
前言
A 建 筑 結 構
**章 建筑力學 2
**節 靜力學基礎 2
考點1:力學相關概念 【】 2
考點2:結構相關概念 【】 7
考點3:幾何構造分析 【】 11
第二節 靜定結構 15
考點4:靜定平面桁架內力計算 【】 15
考點5:靜定單跨梁內力計算 【】 22
考點6:靜定多跨梁內力計算 【】 26
考點7:靜定平面剛架內力計算 【】 28
考點8:靜定組合結構內力計算 【】 30
考點9:三鉸拱內力計算 【】 32
考點10:靜定結構的受力特性 【】 33
第三節 超靜定結構 35
考點11:超靜定結構特性 【】 35
考點12:超靜定結構內力圖 【】 43
考點13:超靜定結構變形 【】 46
考點14:連續梁可變荷載的不利布置 【】 47
第二章 建筑荷載與結構設計方法 49
**節 建筑荷載 49
考點1:結構上的作用 【】 49
考點2:荷載分類和荷載組合 【】 50
考點3:永久荷載 【】 52
考點4:樓面和屋面活荷載 【】 53
考點5:風荷載 【】 55
考點6:雪荷載 【】 59
第二節 建筑結構設計方法 59
考點7:結構的設計工作年限 【】 59
考點8:結構可靠度 【】 59
考點9:極限狀態 【】 60
考點10:建筑結構安全等級 【】 61
第三節 建筑結構標準圖例 61
考點11:《建筑結構制圖標準》(GB/T50105—2010)相關規定 【】 61
第三章 鋼筋混凝土結構 70
**節 混凝土結構材料 71
考點1:混凝土 【】 71
考點2:鋼筋 【】 74
考點3:混凝土與鋼筋的黏結 【】 77
第二節 混凝土結構構件 77
考點4:受彎構件———梁與板 【】 77
考點5:受壓構件———柱與墻 【】 83
考點6:受拉構件 【】 84
考點7:受扭構件 【】 85
考點8:變形、裂縫、延性與耐久性 【】 86
考點9:預應力構件 【】 91
第三節 構造規定 93
考點10:混凝土保護層 【】 93
考點11:變形縫與后澆帶 【】 94
第四節 結構設計基本規定 98
考點12:*大適用高度 【】 98
考點13:*大高寬比 【】 100
考點14:結構水平和豎向布置 【】 100
考點15:地震作用與減隔震設計 【】 103
考點16:抗震等級 【】 104
考點17:防連續倒塌設計 【】 106
第五節 多高層結構體系 107
考點18:框 架結構 【】 107
考點19:剪力墻結構 【】 108
考點20:框架-剪力墻結構 【】 111
考點21:筒體結構 【】 114
考點22:混合結構 【】 116
考點23:裝配式結構 【】 119
第六節 復雜高層結構 120
考點24:復雜高層結構一般規定 【】 120
考點25:帶轉換層高層建筑結構 【】 121
考點26:帶加強層高層建筑結構 【】 123
考點27:連體結構 【】 124
考點28:豎向體型收進、懸挑結構 【】 126
第七節 框架結構布置 126
考點29:框架結構布置 【】 126
第四章 鋼結構 132
**節 鋼結構的特點 133
考點1:鋼結構特點 【】 133
第二節 鋼結構材料的力學性能 134
考點2:鋼材分類及性能 【】 134
考點3:鋼材質量等級的選用 【】 136
考點4:鋼結構的力學指標 【】 138
考點5:鋼材力學性能的影響因素 【】 139
第三節 軸心受力構件 141
考點6:軸心受力構件分類 【】 141
考點7:軸心受拉構件 【】 142
考點8:軸心受壓構件 【】 143
第四節 受彎構件、拉彎與壓彎構件 144
考點9:受彎構件 【】 144
考點10:拉彎與壓彎構件 【】 148
第五節 鋼結構的連接 150
考點11:鋼結構連接方式 【】 150
考點12:焊接連接 【】 150
考點13:鉚釘連接 【】 152
考點14:螺栓連接 【】 153
考點15:構件間的連接 【】 154
第六節 鋼與混凝土組合梁 155
考點16:鋼與混凝土組合梁 【】 155
第七節 鋼結構房屋的抗震設計 155
考點17:鋼結構房屋適用的*大高度和*大高寬比 155
考點18:鋼結構民用建筑抗震等級和構造措施 【】 156
考點19:鋼結構豎向支撐 【】 158
考點20:鋼結構柱腳包裹 【】 159
考點21:單層鋼結構廠房抗震設計 【】 160
第八節 鋼結構的防護 166
考點22:鋼結構的防腐設計 166
考點23:鋼結構的防火設計 【】 167
第五章 砌體結構 169
**節 砌體材料及力學性能 170
考點1:砌體結構概述 【】 170
考點2:塊體的種類及其強度等級 【】 171
考點3:砌筑砂漿及其強度等級 【】 173
考點4:砌體的力學性能及其計算 【】 174
第二節 砌體結構的受壓構件 178
考點5:靜力計算 【】 178
考點6:墻和柱的高厚比 【】 180
考點7:無筋受壓構件的計算 【】 181
第三節 砌體結構的構造要求 183
考點8:潮濕環境下的材料要求 【】 183
考點9:承重柱、墻的*小尺寸 【】 184
考點10:局部受壓破壞的防范措施 【】 185
考點11:框架、鋼筋混凝土結構填充墻 【】 186
考點12:洞口的預留及管道的埋設 【】 187
考點13:夾心墻 【】 187
考點14:墻體開裂的防范和減輕措施 【】 188
考點15:圈梁 【】 189
考點16:過梁 【】 190
考點17:挑梁 【】 191
考點18:配筋磚砌體 【】 191
考點19:組合磚墻的材料和構造 【】 191
第四節 砌體結構的抗震要求 192
考點20:高度的規定 【】 192
考點21:結構材料性能指標的規定 【】 194
考點22:高寬比的規定 【】 194
考點23:抗震橫墻間距的規定 【】 195
考點24:砌體墻段尺寸的規定 【】 195
考點25:多層砌體房屋的建筑布置和結構體系 【】 196
考點26:底部框架-抗震墻房屋的結構布置 【】 197
考點27:多層磚砌體房屋抗震要求 【】 198
考點28:底部框架-抗震墻房屋抗震要求 【】 201
第五節 施工需注意的問題 203
考點29:砌筑前保證適度濕潤 【】 203
考點30:交接處砌筑間斷的處理方法 【】 204
考點31:臨時施工洞口和腳手眼的留置問題 【】 204
考點32:施工順序 【】 205
第六節 砌體結構布置 205
考點33:磚砌體房屋結構布置形式 【】 205
第六章 木結構 207
**節 木結構材料選用 208
考點1:木結構特點 【】 208
考點2:木結構材料 【】 208
第二節 木結構材料的力學性能 209
考點3:木材性能指標及力學性能 【】 209
考點4:木材材質等級 【】 210
考點5:木材的含水率 【】 211
考點6:木材設計強度 【】 212
第三節 木結構構件的計算 213
考點7:木結構的設計方法 【】 213
考點8:木結構構件的計算 【】 214
第四節 木結構的連接 216
考點9:木結構連接方式 【】 216
考點10:板材連接方式 【】 217
第五節 木結構的防火、防水防潮 217
考點11:木結構防火、防水防潮 【】 217
第六節 木結構房屋的抗震設計 219
考點12:木結構房屋的抗震設計 【】 219
第七節 木結構的其他規定 220
考點13:方木原木結構 【】 220
考點14:木結構的梁和柱 【】 220
考點15:木結構的桁架 221
考點16:輕型木結構 【】 222
第七章 抗震設計 223
**節 地震相關知識 224
考點1:地震種類與地震術語 【】 224
考點2:地震震級與地震烈度 【】 225
第二節 抗震設防 226
考點3:抗震設防烈度和標準 【】 226
考點4:抗震設防分類和標準 【】 227
考點5:抗震設防兩階段設計 【】 231
第三節 場地選擇 232
考點6:場地選擇的規定 【】 232
考點7:液化土 【】 233
考點8:斷裂帶的地表位錯 【】 236
第四節 建筑形體的規則性 237
考點9:建筑形體規則性的規定 【】 237
考點10:平面和豎向不規則 【】 239
考點11:防震縫和伸縮縫 【】 242
第五節 非結構構件 243
考點12:非結構構件的內容及規定 【】 243
考點13:各類結構填充墻的規定 【】 244
第六節 地震作用與抗震驗算 246
考點14:地震作用的計算 【】 246
考點15:抗震設防烈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的對應關系 【】 247
考點16:設計特征周期、場地類別及設計地震分組 【】 248
第七節 隔震與消能減震 249
考點17:隔震與消能減震的適用范圍及作用 【】 249
考點18:隔震設計 【】 250
第八章 地基與基礎 251
**節 地基 252
考點1:地基土的物理性質 【】 252
考點2:巖土的分類 【】 253
考點3:土的工程特性指標 【】 257
考點4:地基基礎設計等級與要求 【】 259
考點5:基礎埋置深度 【】 260
考點6:地基承載力計算 【】 262
考點7:地基變形計算 【】 264
考點8:地基穩定性計算 【】 265
考點9:不良地質場地 【】 266
考點10:土質邊坡與重力式擋墻 【】 268
考點11:軟弱地基 【】 271
第二節 基礎 275
考點12:基礎的類型 【】 275
考點13:無筋擴展基礎 【】 277
考點14:擴展基礎 【】 278
考點15:柱下條形基礎 【】 281
考點16:高層建筑箱形和筏形基礎 【】 282
考點17:樁基礎 【】 284
考點18:地基與基礎的抗震驗算 【】 287
考點19:基礎選型 【】 288
考點20:基坑工程 【】 289
第九章 大跨度建筑結構 291
**節 大跨度建筑結構概述 291
考點1:大跨度建筑結構概述 【】 291
第二節 桁架結構 293
考點2:桁架結構概述 【】 293
考點3:屋架 297
第三節 空間網格結構 298
考點4:空間網格結構概述 298
考點5:網架結構 【】 299
考點6:網殼結構 300
考點7:立體桁架結構 【】 303
第四節 懸索結構 303
考點8:懸索結構 【】 303
第五節 拱結構 307
考點9:拱結構 【】 307
第六節 索膜結構 310
考點10:索膜結構 【】 310
第十章 既有建筑加固 311
考點1:一般規定 311
考點2:加固材料 312
考點3:地基基礎加固 312
考點4:主體結構整體加固 313
考點5:混凝土構件加固 313
考點6:鋼構件加固 315
考點7:砌體構件加固 316
考點8:木構件加固 317
考點9:結構錨固技術 318
B 建筑物理與設備
第十一章 建筑聲學 320
**節 聲音的基本性質 321
考點1: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 321
考點2:聲波的基本物理量 【】 321
考點3:聲波的繞射、反射、散射和折射 【】 323
考點4:聲波的透射與吸收 【】 324
第二節 聲音的計量 325
考點5:聲功率、聲強和聲壓 【】 325
考點6:聲壓級、聲強級、聲功率級及聲級的疊加 【】 326
考點7:響度級、總聲級、計權網絡 【】 327
考點8:聲波隨距離衰減規律 【】 328
第三節 混響與室內聲壓級 328
考點9:混響時間 【】 328
考點10:室內聲壓級、混響半徑與共振 【】 330
第四節 室內音質設計 330
考點11:音質的主觀評價與客觀評價指標 【】 330
考點12:音質設計的步驟 【】 332
考點13:大廳的混響設計 【】 333
第五節 吸聲材料和吸聲結構 334
考點14:多孔吸聲材料 【】 334
考點15:空腔共振吸聲結構 【】 335
考點16:薄膜、薄板共振和其他吸聲結構 【】 336
第六節 隔聲和構件的隔聲特性 337
考點17:隔聲頻率特性和計權隔聲量 【】 337
考點18:單層勻質密實墻的空氣聲隔絕 【】 338
考點19:雙層墻的空氣聲隔絕 【】 339
考點20:門窗隔聲 【】 340
第七節 隔振 341
考點21:振動的隔離 【】 341
考點22:撞擊聲的隔絕 【】 342
第八節 噪聲控制 344
考點23:噪聲評價 【】 344
考點24: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 【】 345
考點25:《建筑環境通用規范》(GB55016—2021)中噪聲限值的規定 【】 345
考點26:民用建筑室內允許噪聲級 【】 346
考點27:空氣聲隔聲標準 【】 347
考點28:撞擊聲隔聲標準 【】 348
考點29:城市噪聲的控制 【】 349
考點30:建筑中的吸聲降噪設計 【】 349
第十二章 建筑光學 352
**節 建筑采光和照明的基本原理 353
考點1:光的特性和視覺 【】 353
考點2:基本光度單位及應用 【】 354
考點3:材料的光學性質 【】 357
考點4:可見度及其影響因素 (視覺的基本特性)【】 358
考點5:顏色 【】 360
第二節 天然采光 363
考點6:光氣候 【】 363
考點7:窗洞口 【】 364
考點8:采光標準 【】 368
考點9:各建筑類型采光標準值 【】 369
考點10:窗地面積比 【】 371
考點11:采光質量 【】 373
考點12:各類場所采光設計要點 【】 374
考點13:采光計算 【】 376
考點14:采光節能 377
第三節 人工照明 377
考點15:電光源的種類、特性與使用場所 【】 377
考點16:燈具的光特性 【】 379
考點17:燈具分類 【】 381
考點18:照明方式和種類 【】 382
考點19:照明標準 【】 384
考點20:照明質量 【】 386
考點21:照明設計 【】 389
考點22:照明計算 391
考點23:“建筑化”大面積照明藝術處理 【】 392
考點24:室外照明 【】 393
第四節 照明節能 394
考點25:照明功率密度值 【】 394
考點26:照明設計節能的一般原則和方法 【】 396
第十三章 建筑熱工學 398
**節 傳熱的基本知識 399
考點1:傳熱的基本方式 【】 399
考點2:圍護結構的傳熱過程 【】 400
考點3:濕空氣 【】 401
第二節 熱環境 402
考點4:室外熱環境 【】 402
考點5:室內熱環境 【】 403
考點6:中國建筑熱工設計分區 【】 405
第三節 建筑圍護結構的傳熱原理及計算 407
考點7:穩定傳熱 【】 407
考點8:周期性不穩定傳熱 【】 409
第四節 圍護結構的保溫設計 410
考點9:保溫原則和構造方案 【】 410
考點10:圍護結構的保溫設計 【】 411
考點11:門窗、幕墻、采光頂的保溫設計 【】 413
考點12:傳熱異常部位的保溫設計 【】 414
第五節 建筑防熱設計 414
考點13:熱氣候與室內防熱 【】 414
考點14:圍護結構的隔熱設計 【】 416
考點15:建筑遮陽 【】 418
考點16:自然通風的組織 【】 420
考點17:自然能源利用與防熱降溫 【】 422
第六節 外圍護結構的蒸汽滲透和冷凝 423
考點18:外圍護結構內部冷凝的檢驗 【】 423
考點19:防止和控制冷凝的措施 【】 424
考點20:夏季結露與防止措施 【】 425
第七節 建筑日照 425
考點21:日照的基本原理 【】 425
考點22:日照有關規范 【】 426
第八節 建筑節能 428
考點23: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 【】 428
考點24:《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2015)相關規定 【】 431
考點25:《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范》(GB55015—2021)
相關規定 【】 432
考點26:《工業建筑節能設計統一標準》(GB51245—2017)相關規定 【】 436
考點27:《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19)相關規定 【】 437
考點28:被動式太陽能建筑 【】 438
考點29:《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筑技術導則 (試行)(居住建筑)》相關規定 【】 440
考點30:《近零能耗建筑技術標準》(GB/T51350—2019)相關規定 【】 441
第十四章 建筑給水排水 444
**節 建筑給水系統 444
考點1:給水系統基本要求 【】 444
考點2:給水系統的抗震要求 【】 447
考點3:管材與衛生器具 【】 448
考點4:冷水的儲存 【】 452
考點5:冷水的加壓和分配 【】 453
考點6:用水定額 【】 454
考點7:給水系統分區 【】 456
考點8:給水系統的水污染防治措施 【】 458
第二節 建筑熱水及飲水供應系統 460
考點9:熱水加熱方式及供應系統 【】 460
考點10:太陽能生活熱水系統 【】 464
第三節 建筑排水系統 466
考點11:排水系統基本要求 【】 466
考點12:雨水系統 【】 470
考點13:排水系統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 473
第四節 建筑消防系統 473
考點14:消火栓給水系統 【】 473
考點15:自動滅火系統 【】 476
考點16:消防水池、高位水箱、消防水泵房 【】 480
第五節 建筑節水基本知識 482
考點17:建筑中水系統 【】 482
考點18:建筑節水設施與措施 【】 483
第十五章 暖通空調 486
**節 供暖系統 487
考點1:供暖系統概述 【】 487
考點2:供暖熱源的選擇 【】 488
考點3:供暖熱媒與管道設計 【】 489
考點4:集中供暖系統的規定 【】 490
考點5:散熱設備 【】 491
第二節 通風系統 495
考點6:通風系統概述 【】 495
考點7:自然通風 【】 496
考點8:機械通風與事故通風 【】 497
第三節 空調系統 499
考點9:空調冷 (熱)水系統 【】 499
考點10:集中空調風系統 【】 499
考點11:空調系統及其控制 【】 501
考點12:空氣冷卻處理 【】 503
考點13:冷卻水系統 【】 503
考點14:蓄能系統 (蓄冷與蓄熱)【】 505
考點15:氣流組織形式 【】 506
考點16:可再生能源應用 【】 507
第四節 設備機房及主要設備的空間要求 507
考點17:機房(鍋爐房、制冷機房、空調機房等)、主要設備及管道的
空間要求 【】 507
第五節 建筑防排煙設計 511
考點18:防排煙定義及基本概念 【】 511
考點19:防煙系統設計 【】 512
考點20:排煙系統設計 【】 514
考點21:補風系統設計 【】 517
考點22: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系統的防火設施 【】 517
第六節 暖通空調系統能源種類及安全措施 519
考點23:暖通空調系統能源種類及安全措施 【】 519
第十六章 建筑電氣 522
**節 電氣設計基礎 523
考點1:電氣基本知識 【】 523
考點2:電力系統 【】 525
第二節 供配電系統與自備電源 526
考點3:負荷分級及供電要求 【】 526
考點4:自備電源 【】 528
考點5:柴油發電機組 【】 529
考點6:應急電源 【】 530
考點7:不同設施供配電要求 【】 531
第三節 變電所 532
考點8:變電所的地址選擇 【】 532
考點9:變壓器 【】 533
考點10:變電所建筑設計 【】 535
第四節 配電布線系統 537
考點11:布線系統的一般規定 【】 537
考點12:電纜橋架布線 【】 538
考點13:電氣豎井內布線 【】 539
第五節 電氣照明設計 540
考點14:電氣照明基本分類 【】 540
考點15:特定功能空間的照明要求 【】 541
考點16:應急照明中的備用照明 【】 542
考點17:應急照明中的安全照明 【】 543
考點18:應急照明中的疏散照明 【】 543
第六節 電氣安全與防雷 546
考點19:漏電保護方式 【】 546
考點20:等電位聯結 【】 547
考點21:安全電壓 【】 548
考點22:建筑接地 【】 549
考點23:建筑防雷分類 【】 550
考點24:各類防雷建筑物防雷措施 【】 552
考點25:防雷構件設計要求 【】 554
第七節 電氣防火 556
考點26: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組成與場所 【】 556
考點27:火災自動報警探測區域與劃分 【】 557
考點28:消防控制室 【】 557
考點29: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 558
考點30:火災監控系統 【】 561
考點31:消防電梯 【】 564
第八節 常用電氣設備及應用系統 565
考點32:常用電氣設備 【】 565
考點33:綜合布線系統 【】 567
考點34:智能化機房 【】 569
C 模 擬 試 卷
2023年度全國一級注冊建筑師資格考試模擬試卷 建筑結構、建筑物理與設備(知識題)
(基于2022年12月真題) 571
參考答案 592
參考文獻 593
展開全部
2023全國一級注冊建筑師資格考試輔導教材 建筑結構、建筑物理與設備(知識題)精講精練 作者簡介
黃起益,廈門大學嘉庚學院, 講師,資深培訓老師;鄧枝綠,上海中福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一級注冊建筑師,資深培訓老師
書友推薦
- >
史學評論
- >
姑媽的寶刀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山海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唐代進士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