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巡禮之年(全三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2040432
- 條形碼:9787552040432 ; 978-7-5520-4043-2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巡禮之年(全三冊) 本書特色
1. 這是一位長期浸潤于中國古典文化的學人,也是一位兼擅不同領域的“文藝復興人”。臺灣《印刻文學生活雜志》總編輯稱其散文為“十年來所見*好的”,毛尖老師為本書作序,盛贊周先生的散文是繼周作人、廢名之后,中文世界頂feng的清寂之作。 2. 知識和信仰會影響我們觀看事物的方式,周志文教授習于透過小人物的微瑣命運來展現大時代的氛圍,而無數的平凡構成了《巡禮之年》的盛大和特有的秩序,在濁流清澗中形成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景象。 3. 他不用道德的標準去接近真實,他的散文,無論是寫自己還是寫他人,寫生活還是寫藝術,都讓人親近可感,充滿藝術家的感情,是幽靜時候可以捧在手心的釅茶,香遠益清。 4. 他的文字,時而冷靜深邃,時而溫暖平實,從不刻意拔高,卻有一種繁華落盡見真醇的味道。他詩人般的纖敏和哲人般的深沉,冷的智慧與熱的靈魂,常讓人“泫然欲泣”后有“莊嚴”之思。 5. 時代遠揚而去,所有的吉光片羽,都在電光石火之間,散落成了連接。但對于周志文來說,世界的運行,有時不過是深山中的花開花落。動蕩與承平,恰似生命的幽暗與光明,經得起低徊險巇,也迎得來高歌坦途。巡禮之年,悠長而平靜,似乎是為了未來繁華的春的合唱,做著深沉的醞釀。
巡禮之年(全三冊) 內容簡介
這是一套有關記憶與時間的散文集,寫作的時間跨越十二載,所記大多是作者五十到六十這段人生歲月中的見聞與感悟。年逾八十的周先生回望這些文字,將它們集結出版,取名“巡禮之年”,既是他作為骨灰級樂迷對于李斯特的致敬,也是一位學人對于歲月的又一次朝圣。
在三冊《巡禮之年》中,您既可以讀到世紀之交臺灣的市井風情和人生百態,亦可以讀到作者訪學行旅中的哲思感悟。從聆樂賞畫時的纖敏體察,到世局轉蓬下的深沉顧惜,從極其細小的日常見聞和身邊瑣事,到逐漸雄渾開闊的知性之美和莊嚴之思,周志文的筆大量觸及生老病死、情感覺知、宗教藝術、行旅懷鄉……一種“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幽人深情常常躍然紙上。毛尖老師在讀到周先生的這些文字后寫道:“周著《巡禮之年》,在生態的意義上,是對今天水泥社會的一次植樹造林。而回到時間長河,《巡禮之年》則是對那些沒有進入過文學史的人物的一次次回憶和擁抱。”
他的散文有些像一潭清泉,沒有湍流、沒有波濤,平平靜靜的,但一方面透明可析,一方面可以反映天光。而那些沒有被說出來的時時刻刻,是潛入時間長河的魔法一場,也藉由周志文的筆,使我們的熱淚在心中匯成河流。
巡禮之年(全三冊) 目錄
序:在我身上沒有痛苦——讀《巡禮之年》/毛尖
◆《巡禮之年 之一 野姜花》
輯一 寧靜
沉默的人們
咖啡廳內
兩天里發生的事
已死者與未死者
皮匠與理發師
野姜花
水晶
停電
聚會
文法學家
冥想的老者
資優生的抉擇
女權分子
詩句
腹中詩書
輯二 市聲
命相師
呂阿菜
黃順安
三個貝多芬
交趾陶
走過一個原叫書店街的地方
老人
金童玉女
泡沫紅茶
鄰居搬家了
地下道
永恒
文明
市聲
隨想曲
輯三 奧義
經文
票亭
相思樹
法文教授
房兆楹種的樹
張愛玲
受難百香果
奧義書
默讀一首濟慈的詩
愛島嶼的人
像蝴蝶般飄散的故事
我的尊嚴
◆《巡禮之年 之二 井旁邊大門前面》
輯一 化石
白駒過隙
沒有發生任何事
無言歌
LP與CD
鼻塞
陷落
捕狗人
擁有
揮霍
地球
痕跡
團圓
化石
輯二 路過
綠樹聽鵜鴂
游戲
機會主義者
存在
鳶尾花
黑暗的角落
在無人的美術館中
看與聽
入戲
誰殺死了老畫家?
道德
地平線
祭品
四月桐花
輯三 樹蔭
百喻經
深藍
卡拉OK
配角
火車
命運
心中的靈光
羽毛
將軍
名字
荷風
三月陽光
水鳥
影子
輯四 斷想
科莫多龍
超現實
關于赫斯特??揚森的三篇斷想
落木
不解
月臺
等待
回憶錄
誘鴨
魯迅看殺頭
卡蜜兒
井旁邊大門前面
◆《巡禮之年 之三 橫式風景》
輯一 旅行
榆蔭
萊頓
通報
外物
因為風的緣故
布拉迪斯拉發的教堂
阿馬迪斯巷
提恩教堂
克里門提農
口味
有渣的咖啡
茶的心情
故事
駱馬
蒲公英的族裔
輯二 風景
羅教授
魯開蛇與鴨兒大
裝作日本人
大地
橫式風景
中國的牡丹
郁金香
愛爾蘭酒館
布拉格遇鬼
布施
貧窮與尊嚴
波希米亞水晶
布拉格的鳥
輯三 藝術
醞釀
四季
西貝柳斯
賈科梅蒂
史塔克
散步布拉格
大提琴家的左手
長笛
夏日的音樂
謝幕
尋找光源
跋 周志文
編輯手記
巡禮之年(全三冊) 節選
● 一個時代過去了,那個時代的人就逐漸走入歷史,走入歷史不見得都是名人,一般的人也都會走入歷史,只是很快就被所有的人遺忘,像書頁化成破碎的紙片,飛散在黃昏的天空中,有點像蝴蝶般的,但一下子就都不見了,大地即將沉入黑暗。——《像蝴蝶般飄散的故事》 ● 浪漫也許不合潮流,但確實在這個世界存在過,就好像三葉莊的三層紅磚房,曾經在臺北存在過一樣。——《隨想曲》 ● 經歷過的災難與貧困,使他們在創作時比時下人具有較多的理想,較深的堅持。他們的殞落,是時代的損失,而他們如徒具形體地活著,放棄了理想與堅持,則是我們整個社會的悲哀。——《誰殺死了老畫家》 ● 在浮華的城市,爾虞我詐欺騙詞語充斥的世界中,靜默與笨拙,有時反而令人珍惜。——《皮匠與理發師》 ● 有時候,知識是人類*da的累贅。道家常以人之形體為人之大累,莊子說:“至人無己”,意思是*偉大的人是沒有自己的,唯獨沒有自己,才能蹤跡大化、神游六合。但人沒有知識,便無法發覺自己被自己的形體所累,就好像其他生物,并不能意識到自己存在,因而“不覺”被自己所累,它們只是遵循著自然的規律而生存罷了。所以要揚棄自己,得先揚棄知識。——《文法學家》 ● 在三十年代的作家中,張愛玲是作品中流露出*多中國感情的作家,她的中國,不是歌頌贊美,也不是謾罵批駁,而是一種深深的惋惜,一種無法說,說出來也不見得有人聽的絞痛。——《張愛玲》 ● 生命經過淘洗,困局形成動力,越缺少自由,越會去追求自由,越喪失尊嚴,越渴望去找到尊嚴,就在這狀況下,驚奇的藝術產生了。鳥以高飛來顯示自由,而鳥總趁著逆風才能高飛。有人問我,你的自由在哪里?答案是:我受阻越多,自由就越多;而尊嚴呢?我想,我真正的尊嚴,總是藏在生活中*不起眼的似乎一無尊嚴之處。——《我的尊嚴》 ● 一些智慧是天生的,但是還是有一些智慧,是要通過許多寒來暑往,是要經歷一些木枯崖落的生命的歷程,才能真正體會得到。——《落木》 ● 特殊的光造出特殊的文化,造出特殊的歷史、特殊的文學和藝術,它們又影響了哲學家的玄想,形成建筑師的幻夢……幽暗地方的光,特別值得珍惜。——《尋找光源》
巡禮之年(全三冊) 作者簡介
周志文 1942年生于湖南,祖籍浙江。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現已退休。 在明清學術史、明清文學和現代文學等主要研究領域之外,癡迷西方古典音樂,尤擅散文創作。 除學術著述外,文學作品尚有:
時事文化評論:《在我們的時代》《瞬間》;
小說:《日升之城》《黑暗咖啡廳的故事》;
聆樂札記:《冬夜繁星》;
散文:《三個貝多芬》《冷熱》《布拉格黃金》《風從樹林走過》《時光倒影》《同學少年》《記憶之塔》《家族合照》《有的記得,有的忘了》等。 近年來在大陸亦出版古典文化普及讀物《論語講析》《陽明學十講》等。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山海經
- >
朝聞道
- >
姑媽的寶刀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隨園食單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