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文學青年編年史(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185597
- 條形碼:9787532185597 ; 978-7-5321-8559-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學青年編年史(精裝) 本書特色
唐弢青年文學研究獎得主、《思南文學選刊》副主編方巖長篇小說評論集。方巖為近年來值得關注并在逐漸走向成熟的青年批評家,他關注注意調和學院派寫作風格與更廣泛普通讀者閱讀需求之間的矛盾,行文風趣幽默,善用奇崛比喻,積極介入廣受年輕人喜愛的中青年作家現場。 本書收入作者十年來精選長篇小說評論,涉及近年重要長篇(如《考工記》《朝霞》《山本》《霧行者》《灰衣簡史》《這邊風景》《朱雀》等),與具備典型性和影響力的不同代際作家(如王蒙、吳亮、王安憶、賈平凹、麥家、池莉、葉彌、路內、葛亮、李宏偉等)進行文學對話,誠實展現了一位文學青年的十年精神漫游圖景。
文學青年編年史(精裝) 內容簡介
本書收入作者近年部分長篇小說評論,分為三輯:**輯為文本細讀;第二輯為批評短制;第三輯關注長篇小說的歷史形態和晚近現象。 這些文章既涉及近年重要長篇,如《考工記》《朝霞》《山本》《霧行者》《灰衣簡史》《這邊風景》《朱雀》等;亦注重作家代際的典型性和影響力,如王蒙、吳亮、王安憶、賈平凹、麥家、池莉、葉彌、路內、葛亮、李宏偉等。
文學青年編年史(精裝) 目錄
**輯
歷史的技藝與技藝的歷史 / 003
歷史如何虛構傳奇 / 022
偷襲者蒙著面 / 045
欲望說明書 / 067
文學青年編年史 / 088
第二輯
歷史的紅利和盆栽的人生 / 127
革命時期的愛情 / 137
紅旗下的蛋 / 146
“你自高高云端,他們在罌粟之田……” / 153
經驗仿制、中產濫情與拋向歷史的媚眼 / 166
歷史遺跡、寫作“中段”與自我辯護 / 174
第三輯
文學史幽暗處的高曉聲 / 189
李凖·1985·茅盾文學獎 / 218
“80年代”作家的潰敗和“80后”作家的可能性 / 232
穿過話語的密林和荒原 / 263
現實感、歷史觀與新經驗 / 295
后記
幾句話 / 317
文學青年編年史(精裝) 節選
幾句話 ——《文學青年編年史》后記 1、 這本書的出現完全是個意外。 大概在2021年四五月間,師友們醞釀某個活動時,提到了我的一篇評論,覺得“文學青年編年史”這個名字不錯,可以出本集子。 我從長篇小說評論中篩選出了若干篇章,拼湊成了這本集子。里面的文章*早寫于2011年,*晚寫于2021年,大多是在南京謀生時所寫。十年這樣的數字是編完后才發現的巧合,并沒有特別的意義。編完發走,便感覺事情已經結束。作為文學批評這個行當的二流從業人員,我并不覺得自己的集子之于別人有什么意義,組裝的知識和轉借的意義都是預設的生產流程的自動產出,與“創造”意義上的意外、溢出和不確定并沒有什么關系。它除了能夠確認我曾品評過一些作品,剩下的就只有與自我安慰相關的虛榮心,而自我安慰與自我蒙蔽常常是同義詞。批評無非是通過別人的寫作來制造意義,卻難以確認自身作為寫作的意義。所謂,“學術”“專業”之類的詞語在很多時候只是某種修辭,過分依賴類似的詞語所營造出的“智識”“深度”等意義幻景,只會讓“謀生”這樣樸素、簡單的訴求都蒙上了不道德的意味。 這種多年來反復出現的自我厭棄再次襲來,是在今年二三月間。其時,我剛剛完成春節前就計劃好的兩篇評論,幾乎同時,出版事宜亦被重新提起,靜默的日子卻遽然降臨。于是,我決定不再像往常那樣通過自我說服、重新確信來抵御厭煩、消沉和嫌棄,直到下一輪循環重新開啟。這種方法如同藥物成癮,每次假裝正常,都是逐步加大劑量的結果。實在是太消耗了。既然世界可以隨時輕易停擺,那么通過自戀式、撒嬌式的抵抗想向世界證明自身多少有點價值的行為實在是空洞、滑稽。無需想象放任自流的邊際,匆忙靠岸大抵還會是那個熟悉、安穩、狹窄的孤島小世界。或許會撞見陌生的島嶼,也許島上什么也沒有……那就繼續漂下去,畢竟海里還有很多未知的浮游生物…… 2、 2022年沒有春天,我只能每天在頂樓的天臺上揮汗如雨,以防止自己在自我厭棄中窒息。在團購群里各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具體真實面前,我的文字虛無縹緲,與這個世界沒有任何關系。我意識到自己將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再也不會在自己的文字中找到任何慰藉。當群里有年輕人開始告別時,我開始變得焦躁。因為,我發現自己的感慨依然是“批評”式的,假裝可以與那些悲傷共情,卻無法觸及具體的經驗。那是一種職業式的傷感,永遠是姿態大于內容。于是,這篇自序寫得煎熬而漫長。我想替自己做個了斷,卻又在內心懷疑自己在繼續制造廢棄之物。所以,每敲打一個字都像是在黏合碎片,慣常的思維和修辭難以串字成行,像是一張張書頁被煙頭烙出無數的洞。*后,我決定把這篇已經寫了一萬字多字的后記刪改成現在的樣子。多說無益,也算為以前的文字做了總結。 3、 夏天和恩惠終于在6月猶猶豫豫地到來。中旬的某一天,我決定去那個把城市分割成兩半的地方看看。我騎行至江邊,搭上了輪渡,沿著對岸繼續騎行,直到遇上楊浦大橋立在岸上的橋墩,它周圍圍著鐵絲網,并掛著軍事重地之類的警示牌。我并沒有見過對岸以前的風景,正如我無法預知它將來的樣子。江風和熱浪讓人倦怠,我坐下來歇息。自行車立在眼前。那是我**次仔細打量這部已經騎了兩年多的女式自行車。這輛自行車原先是吳亮老師的,長期閑置于辦公室,新車上落滿灰塵,車轂上銹跡斑斑。我來上班后,張羅過一次大掃除,他便把車子送給了我。我至今不知道車子的標牌到底在哪里,一直以為車梁上的那行字母無非是phoenix或forever之類的標識。我當時只注意到車前軸安裝了一個三洋電機以驅動車頭的照明燈。為此,我還被交警攔下過,理由是私自改裝……那天,我終于看清車梁上那行并不顯眼的花體英文,elite city,車鎖上則是更小的兩個單詞,hard lock。這兩行字像是在提醒我的處境:2019年8月25日的夜色中,我坐著一輛貨車來到這個城市定居。大概三個月后,一些不詳的氣息開始蔓延。反反復復的震蕩早已打磨出新世界的輪廓,而我卻在舊時光的幻覺中渾渾噩噩地度過了近三年,還以為一切都終將恢復。如今,一貫遲緩、愚鈍的我終于看清自己一直卡在新舊之間的裂縫中。正如這些文字既留不住舊世界的記憶,也觸不到新世界的塵埃…… 江風攜裹著熱浪和香煙的灰燼及時把我嗆醒。我意識到,就在剛剛,迷戀隱喻和反諷的職業癖好再次發作了。我有點惡心…… 于是,起身離開……
文學青年編年史(精裝) 作者簡介
方巖,南京大學文學博士,《思南文學選刊》副主編,遼寧大學文學院特聘教授,中國現代文學館特邀研究員。著有評論集《第一本》等,曾獲唐弢青年文學研究獎、江蘇省紫金山文學獎、《當代作家評論》年度優秀論文獎等。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經典常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