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計算機網絡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721499
- 條形碼:9787111721499 ; 978-7-111-72149-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計算機網絡 本書特色
以建構型、設計型、創新型思維引導讀者從無到有設計計算機網絡,摒棄按層次結構解剖知識點的傳統教學方式
計算機網絡 內容簡介
本書從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系統能力培養出發,以建構型、設計型、創新型思維引導學生從無到有設計計算機網絡。本書首先從需求出發,明確計算機網絡應滿足的要求和約束條件以及可用的設計方法,然后將計算機連接成小型網絡,進而將小型網絡互聯成大型網絡,實現任意計算機及應用程序之間數據的可靠傳輸;之后設計計算機網絡服務和應用,并設計服務質量保證機制、網絡安全機制和網絡自動管理機制;*后討論面向未來的新型網絡技術。<br />本書適合作為研究型大學計算機相關專業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材,也適合計算機網絡領域的技術人員參考。<br /><br />
計算機網絡 目錄
叢書序言
前言
第1章 計算機網絡設計方法學 1
1.1 計算機網絡設計需求 2
1.1.1 計算機網絡應用模式 2
1.1.2 計算機網絡設計需求與
?約束 4
1.1.3 計算機網絡主要性能
?指標 5
1.1.4 設計的綜合平衡 7
1.2 網絡服務模型與傳輸模式設計 7
1.2.1 網絡服務模型 7
1.2.2 數據傳輸模式 8
1.3 網絡連接方式設計 9
1.3.1 直接連接 9
1.3.2 多跳轉發連接 10
1.4 網絡拓撲結構設計 10
1.4.1 拓撲結構設計 10
1.4.2 網絡覆蓋性設計 12
1.4.3 通信模式設計 13
1.5 數據交換方式設計 13
1.5.1 電路交換 13
1.5.2 包交換 13
1.5.3 廣播交換 14
1.5.4 包交換的實現方式 14
1.6 網絡設計模式 18
1.6.1 網絡體系結構分層設計
?模式 18
1.6.2 協議、接口與服務 19
1.6.3 數據的封裝與傳輸 22
1.6.4 ISO分層模型示例—
?OSI參考模型 23
1.6.5 因特網分層模型示例—
?TCP/IP參考模型 24
1.6.6 虛擬層次模型 25
1.6.7 從單網到多網互聯的
?增量設計 26
1.7 計算機網絡構成要素設計 26
1.7.1 計算機網絡硬件 26
1.7.2 計算機網絡軟件 27
1.7.3 計算機網絡應用 27
習題 28
第2章 基本網絡設計 29
2.1 傳輸介質 29
2.1.1 傳輸介質的類別與特性 29
2.1.2 有線傳輸介質 30
2.1.3 無線傳輸介質 34
2.1.4 傳輸介質的傳輸能力 36
2.1.5 Wi-Fi無線信號的功率 37
2.2 數據通信系統與物理層 38
2.2.1 數據通信系統模型 38
2.2.2 數據傳輸模式 38
2.2.3 信號編碼與調制 41
2.3 保證傳輸正確性的方法與數據鏈
?路層 49
2.3.1 介質接入控制 49
2.3.2 組幀 53
2.3.3 檢錯與糾錯 55
2.3.4 可靠性與應答機制 57
2.3.5 同步方式 65
2.4 提高傳輸性能的方法 68
2.4.1 多路復用 68
2.4.2 認知無線電 72
2.4.3 網絡編碼 73
2.5 局域網設計 73
2.5.1 局域網設計思想 73
2.5.2 局域網示例—以太網 74
2.5.3 百兆以太網 80
2.5.4 千兆以太網 83
2.5.5 萬兆以太網 87
2.5.6 40Ge/100Ge以太網 90
2.5.7 25Ge以太網 91
2.5.8 50Ge/100Ge/200Ge
?以太網 91
2.5.9 200Ge/400Ge以太網 91
2.5.10 800Ge以太網 92
2.5.11 網卡設計 92
2.5.12 交換機設計 94
2.5.13 VLAN 100
2.6 無線局域網設計 101
2.6.1 無線局域網設計要點 101
2.6.2 無線局域網示例—
?Wi-Fi 103
2.6.3 Wi-Fi 6如何實現高
?性能 108
2.6.4 Wi-Fi 7前瞻 114
2.6.5 無線AP設計 114
2.6.6 LiFi 116
2.7 個域網與體域網設計 116
2.7.1 個域網與體域網的一般
?結構 116
2.7.2 個域網示例—藍牙
??網絡 117
2.8 廣域網設計 119
2.8.1 廣域網設計思想 119
2.8.2 廣域網示例—SDH 120
2.8.3 廣域網示例—OTN 124
2.8.4 廣域網示例—5G/6G
?移動網絡 134
2.9 接入網設計 137
2.9.1 接入網的一般結構 137
2.9.2 接入網技術示例—
?PON 137
2.9.3 接入網應用示例—
?FTTH/FTTR 141
習題 142
第3章 網絡互聯機制設計 143
3.1 網絡互聯的方法 143
3.1.1 網絡互聯的需求 143
3.1.2 網絡互聯的一般方法 144
3.2 路由算法 146
3.2.1 研究方法—圖論方法 147
3.2.2 路由算法分類 148
3.2.3 隨機路由算法 149
3.2.4 洪泛路由算法 149
3.2.5 熱土豆路由算法 150
3.2.6 距離向量路由算法 150
3.2.7 鏈路狀態路由算法 153
3.2.8 廣播路由算法 154
3.2.9 組播路由算法 155
3.2.10 泛播路由算法 155
3.2.11 層次路由選擇算法 156
3.2.12 多目標QoS路由
??算法 156
3.3 網絡互聯協議示例—IPv4及
?相關協議 157
3.3.1 IP數據報 158
3.3.2 IP數據報的封裝與分片 160
3.3.3 IP地址與子網 161
3.3.4 IP包傳遞流程 164
3.3.5 IP路由協議—RIP 165
3.3.6 IP路由協議—OSPF 168
3.3.7 邊界網關協議—BGP 171
3.3.8 組播協議—PIM與
MOSPF 173
3.3.9 地址解析與反向地址
解析—ARP與RARP 174
3.3.10 控制報文協議—
???ICMP 176
3.3.11 自動地址分配—
???DHCP 178
3.3
計算機網絡 作者簡介
黃傳河 武漢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物聯網工程專業負責人,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物聯網工程專業教學研究專家組委員。長期從事計算機網絡、網絡安全、高性能計算領域的研究和教學工作。主講“計算機網絡與通信”(湖北省精品課程)、“分布并行計算機技術”(武漢大學精品課程)、“高性能計算”等課程。主持和參與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863及省級重點項目,曾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湖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華為優秀研究生管理干部獎等。 杜瑞穎 武漢大學國家網絡安全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網絡安全、隱私保護。 張健 武漢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物聯網、機器學習與智能交互、計算機網絡、云計算與大數據處理、大數據挖掘管理與分析等。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虎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巴金-再思錄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