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牙買加颶風(20世紀現代經典文庫)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76588
- 條形碼:9787020176588 ; 978-7-02-017658-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牙買加颶風(20世紀現代經典文庫) 本書特色
★ 英國皇家文學學會成員、英國國家文藝學會和美國文藝學院名譽會員理查德·休斯代表作,充滿冒險、傳奇、懸疑、寓言等各種文學元素。 ★ 被譽為“描寫兒童心理活動的典范之作”,一部深刻洞悉兒童內心世界的現代寓言。 ★ 兼具成長小說與女性小說雙重特點,呈現一個女孩心理成長與精神蛻變的全過程。 ★ 小說曾多次被改編為電影、舞臺劇
牙買加颶風(20世紀現代經典文庫) 內容簡介
《牙買加颶風》是理查德?休斯非常重要的一部長篇小說。作品以兒童的視角出發,充滿了心理刻畫。英國商人巴斯?桑頓帶著家人到牙買加謀生,雖然那里被視為荒蠻之地,但他的孩子早已習慣了當地的生活。一次可怕的颶風讓桑頓先生決定送他們的孩子回國避難。航程中,孩子們所乘的輪船遭遇了海盜的攔劫,七個孩子被帶到海盜船上。孩子們與海盜一起在大海上航行,短暫的拘謹過后,孩子們很快適應了新的環境,玩得不亦樂乎。然而,危險卻從未消失……當一個孩子突然消失后,其他孩子默認了這個悲劇,并很快遺忘了他。孩子們*后被送到了英國,而海盜則遭到了審判。
牙買加颶風(20世紀現代經典文庫) 節選
解放風潮席卷了西印度群島,所到之處,只留下殘垣斷壁、滿目瘡痍。尚存的房舍七零八落,周圍一箭之地全是廢墟:奴隸的窩棚被拆毀了,制糖作坊崩塌了,豪華宅邸也因為無錢修護而破敗了。地震、火災、暴雨接踵而來,雜草也開始瘋長。極目望去,荒蕪在迅速蔓延。 在牙買加,有一個情景讓我記憶猶新。那兒有座石材建造的大宅子,叫德比山莊,帕克一家就曾住在里面。這家人原本擁有繁盛的種植園,然而隨著解放風潮的爆發,他們也在劫難逃,家道開始敗落。制糖作坊全被毀了,叢生的灌木取代了甘蔗和大黍草。那些干活的黑人結伴散去,人倒是自由了,可工作也沒了;黑人住的窩棚被燒掉,留下的三名“忠仆”就占據了主人的房子。家族產業的繼承人是兩位帕克小姐,都上了年紀,從小受的教育使她們軟弱無能。我腦海中常浮現這樣的畫面:有一次我到德比山莊去辦點什么事,一路擠過齊腰的灌木,來到前門。那兒橫生出一棵樹來,門已經關不上了。房子的百葉窗都脫落了,四處爬滿藤蔓,使光線顯得更加暗淡。一個黑人老太婆身穿臟兮兮的織錦衣物,躲在亂藤雜草的陰影中向外窺探著。兩位老帕克小姐總是待在床上,因為黑奴搶走了她們所有的衣裳。她們幾乎沒有飯吃,喝的水盛在兩個裂了縫的伍斯特瓷杯 和三個椰子殼里,用銀托盤端進來。那天,一位小姐懇求惡仆們借給她一條印花布裙,穿著下床走了走。她看到鑲金大理石桌上因為殺雞而留下的血和雞毛,就使勁地擦拭了一番;她試圖跟惡仆們講講道理,還想給那個鍍金的鐘上上弦——不過*后還是徒勞地踱回了床上。兩個人不久就餓死了,但是在物產如此豐饒的地方不大可能餓死人,所以有人說她們是被喂了玻璃粉。傳言有很多,但總歸她們是死了。 此類情景總會給人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遠比普通的、不那么神秘的、日常的事物更深刻,但這并不是島上現狀的完整寫照。即使在過渡時期,這種戲劇化的情節也不是天天發生。相比之下,距德比山莊十五英里 的封代爾莊園更具代表性。這里只剩下工頭住過的房子,主屋則已完全坍塌,被雜草掩埋。剩下的房子分兩層:底層是石頭壘的,養著羊,孩子們也在此玩耍;上層是木頭搭的,住人,可以沿著外置的雙翼木梯爬上去。當地震來襲時,上層只傾斜了一點,后來用大木樁頂著恢復到了原位。屋頂是木瓦結構,旱季時木瓦干縮,到處都是縫隙。雨季來臨的頭幾天,老是要搬著床和家具挪來挪去,直到木板重新泡脹了為止。 我記得當時住在這里的是巴斯??桑頓一家。他們并非定居多年的 “克里奧爾人” ,而是從英國來的新移民。巴斯??桑頓先生把買賣開在圣安妮,每天都得騎著騾子去上班。他的長腿跨在矮小的坐騎上,顯得特別滑稽;也不知他跟騾子誰更喜怒無常一些,反正“人騾斗氣”經常成為街頭一景。 他們家旁邊就是被廢棄的制糖作坊。榨糖和熬糖的作坊不能挨得太近:榨糖作坊要建在高地上,水車帶動巨大的金屬磙子上下運動,把甘蔗軋碎;榨出的甘蔗汁順著一條楔形水槽流進熬糖作坊,一個黑奴站在那里,拿草把向里面淋石灰水,好讓糖汁結塊,然后把結塊的糖扔進熔爐上的大銅鍋里。爐膛里燒的是柴草,還有“糖渣”,也就是榨干了的甘蔗。幾個黑奴站在爐邊,用長柄銅勺撇去鍋里的浮沫。作坊里霧氣繚繞,其他的黑奴環坐在四周,吃著糖或嚼著糖渣。撇在地板上的浮沫,混雜著地上的污物、蟲子、老鼠,還有黑奴腳上的灰垢,慢慢流進另一個水池,那是用來釀造朗姆酒的。 不管怎么說,這都是以前的做法。我不了解現在的新工藝,甚至不知道是否發明了新工藝,畢竟我從一八六〇年之后就再沒到島上去過,這段時間可不算短了。 當然,遠在一八六〇年之前,封代爾莊園里的作坊就已經毀了:大銅鍋掀了個底朝天,高處的榨糖作坊里,三個大磙子胡亂地躺在地上。上面沒有水,因為溪流改道了。巴斯??桑頓家的孩子們經常順著通風口爬到機井里,那兒堆滿了枯葉和輪軸的殘片。一天,他們在那里發現了一個野貓窩,而母貓恰好不在。貓崽兒都很小,艾米莉想用圍裙把它們兜回家,但它們拼命地撕抓,扯破了她的薄外衣。大部分逃跑了,但艾米莉還是保住了一只,這讓她既高興又驕傲。這只取名湯姆的小貓慢慢長大,卻一直沒有被真正馴服過。它讓一只名叫凱蒂??克蘭布魯克的老家貓受孕,生了幾窩小貓,但只有一只活了下來。這只小貓叫塔比,后來成了一只傳奇貓,而它的父親湯姆卻返回了叢林。塔比與湯姆不同,它很忠心,游泳也很棒。它喜歡戲水,常跟著孩子們在水池里撲騰玩耍,興奮得喵喵直叫。它愛玩一種危險的游戲——捉蛇,響尾蛇和黑蛇在它看來都跟老鼠似的。它會從樹上或別的什么地方猛撲上去,不把蛇斗死絕不善罷甘休。有一次它被咬了,孩子們傷心得哭起來,不忍看它痛苦地垂死掙扎;可它鉆到灌木叢里,不知道吃了點什么,幾天后又雄赳赳地回來了,似乎隨時準備著下一場龍虎斗。 艾米莉的哥哥叫約翰,有一副紅臉膛。約翰的屋里鬧鼠災,他經常用老鼠夾子捕到幾只,把它們交給塔比處置。有一天晚上塔比很不耐煩,只見它連老鼠帶夾子一塊拖出去,怒吼著摔到石頭上,砸得火星直迸。又過了幾天,它才心滿意足地回來,可是約翰的老鼠夾子再也找不到了。 除了老鼠外,約翰屋里還有成群的蝙蝠出沒。巴斯??桑頓先生耍得一手好鞭子,曾經巧妙地打中一只蝙蝠的翅膀,把它擊落下來。可是在這小小斗室之中,鞭子噼啪作響,蝙蝠吱吱尖叫,半夜三更聽來,真讓人毛骨悚然。
牙買加颶風(20世紀現代經典文庫) 作者簡介
理查德·休斯(Richard Arthur Warren Hughes,1900—1976),英國劇作家、詩人、小說家。 十七歲在《觀察家》(The Spectator)首次發表文章, 1922年畢業于牛津大學,就學期間結識葉芝和羅伯特·格雷夫斯等人,發表詩集《吉卜賽之夜》。同年,他的獨幕劇《姐妹的悲劇》在倫敦上演。1924年,他為英國廣播公司創作了世界上第一部廣播劇《危險》。在兩次大戰之間,休斯曾游歷世界,包括美洲和非洲,所見所聞在其作品中多有反映。二戰期間他服務于英國海軍部,1946年獲英帝國勛章。他的作品還包括短篇小說集《一瞬間》、兒童故事集《蜘蛛宮殿》《別責怪我》、長篇小說《危在旦夕》,以及未完成的歷史小說三部曲《人類的困境》等。 他曾在倫敦大學教授文學,是英國皇家文學學會成員、美國藝術和文學學會名譽會員。
- >
唐代進士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回憶愛瑪儂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巴金-再思錄